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卻因為沒有封一人而導致他最終敗給劉邦

漢元年(公元前207年)項羽滅亡秦國之後,憑藉自己掌握的四十萬軍隊,於次年一邊擁立楚懷王為義帝於郴縣,而暗中密令英布、吳芮、共敖將其殺死於南遷途中;一邊則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以霸主的身份將全國分成十八個王國,分封給諸侯、部將和降將為王。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卻因為沒有封一人而導致他最終敗給劉邦

其實就當時的形式來説,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后,大行分封諸侯的政策是沒有錯的。一是大戰之後,需要以分封的形式安撫和賞賜有功之人,二是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來休養民生,鞏固統治。但是項羽實施分封以後,這兩點目的都沒有達到,反而諸侯國動盪不斷,陸續造反。

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有兩點。一是,項羽分封諸侯王的標準是按功勞來分封,而這個功勞是按伐秦和援趙來算的,這導致有一部分有功之人未得到分封,其中代表人物就是田榮。二是,項羽分封時封錯封重要功臣。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卻因為沒有封一人而導致他最終敗給劉邦

首先我們來看看項羽分封的十八個諸侯王分別是哪十八個王: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韓成、殷王司馬邛、代王趙歇、常山王張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臧荼、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卻因為沒有封一人而導致他最終敗給劉邦

項羽這樣分封的目的是建立自己的權威,同時把他的勁敵劉邦封在秦朝流放罪人的巴蜀,以降將章邯、司馬欣給予鉗制。但正是這樣分封引起了劉邦極度不滿,因為在伐秦時楚懷王約定先入關中者為關中王。劉邦被封為漢王后一直以此來指責項羽不信守承諾。這為劉邦後來聯合其他諸侯國攻打項羽埋下了隱患。另外項羽以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來牽制劉邦,不讓劉邦出巴蜀。但是這三人只有章邯能領兵作戰,後來劉邦反攻關中時,只有章邯抵抗了數月,而司馬欣和董翳則是直接投降。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卻因為沒有封一人而導致他最終敗給劉邦

項羽分封的方法沒有分封齊地的田榮,而就是這個田榮最終折騰得天下大亂。田榮是齊王田儋的堂弟。秦將章邯帶兵在臨濟圍攻魏王咎,魏王向齊國求救。齊王田儋帶領軍隊援救魏國。後章邯把齊魏聯軍打得大敗,在臨濟城下殺死田儋。田榮就集結田儋的餘部向東逃跑到了東阿。後來田榮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自任丞相,田橫為大將,平定了齊地。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卻因為沒有封一人而導致他最終敗給劉邦

項羽分封時把齊王田市改封為膠東王,齊國將領田都因跟隨項羽共同救趙,接着又進軍關中,因此被立為齊王。而前齊王田建的孫子田安,被立為濟北王。項羽這一分封,立即引起了田榮的不滿。隨即就起兵反叛項羽,田榮先後打敗田都和田安,殺死田市,自立為齊王。田榮害怕項羽攻打自己,於是還想方設法説服趙國將領陳餘反叛項羽,還寫信給劉邦和彭越一起反叛項羽。天下立即大亂,項羽不得不領兵四處平亂。雖然後來田榮被滅。可是此時局勢已經大變,劉邦也已經壯大了實力趁機出了漢中。可以説天榮一人攪得天下大亂,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導致項羽最終被劉邦打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7 字。

轉載請註明: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卻因為沒有封一人而導致他最終敗給劉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