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説現在的家長最重視的是孩子的學習,不如説就是重視孩子每次考試的分數。在絕大多數家長看來,只有孩子能夠考到100分,才能夠證明他們平時是認真聽課的,是努力學習的。
但其實能不能考100分並不是最重要的,對於孩子好習慣的培養才是真正應該得到家長重視的關鍵所在。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年齡越小,好習慣就越容易養成和鞏固。
所以孩子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尤其是一二年級的時候,父母就要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孩子越學越輕鬆。
父母要在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養成這7種習慣
1、閲讀的習慣
如今我們一再強調閲讀的重要性,因為閲讀能力的提高,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很大的促進作用。
只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願意主動地去閲讀,更有時候恰恰相反,孩子對閲讀會存在排斥心理。
對此,父母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不要把閲讀當做一項任務,不是單純地應付老師佈置的作業,也不是在父母面前裝模作樣。
而是應該真正發自內心地願意閲讀,因為書中不僅有黃金屋、顏如玉,更能讓孩子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從而有更深的人生感悟。
2、獨立思考的習慣
現在很多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會特別地依賴大人,他們總是寫一題問一題,只要遇到一眼看不出答案的題目,第一想到的就是求助父母,而不是花一點時間去獨立的思考。
如果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那麼在學習上必然會非常的被動和吃力。父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寫作業的習慣。
除此之外,還要幫助孩子在學習方面做好時間規劃,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的學習,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3、專注的習慣
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都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這樣才有可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同樣,就算作為孩子,在學習中當然也應該做到專注,所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樣的孩子才是有專注力的孩子。
但很多時候,孩子總是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困擾,這種干擾有的時候來源於父母,比如他們總是人為地打斷孩子的思考,詢問孩子想要吃什麼喝什麼。
如果排除這些因素,父母還是發現儘管已經給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可是孩子卻依然無法專注時,那麼必須引起重視,及時對孩子的專注力進行訓練。
4、複習和預習的習慣
孩子的大腦容積是有限的,雖然他們有的時候記東西很快,但是如果在24小時內不加以鞏固,那麼這些東西是很容易被遺忘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師都會反覆強調複習的重要性,因為只有複習,才能讓知識真正歸孩子所有。
當然預習也同樣重要,通過預習能夠讓孩子對第2天上課的知識有初步的瞭解。這樣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孩子的思維能夠及時跟上,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可以在老師的講課中得以解決。
5、認真聽課的習慣
如果孩子沒有把握住課堂上的45分鐘時間,那麼在課後花再多的時間都是徒勞。所以上課的時候,孩子一定要做到全神貫注,認真聽老師講的每一句話。
這樣即便日後隨着知識量的增加,上課內容難度的增加,但是隻要孩子認真聽課,其實就等於贏在了起跑線上。
6、珍惜時間的習慣
時間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是非常寶貴的,對孩子而言當然也是如此,只是很多時候孩子對此並沒有正確的認知,所以才會出現做事磨蹭的情況。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時間的可貴,同時儘可能地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做到有規劃,才能不浪費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7、主動提問的習慣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他們的小腦袋瓜對任何事物都充滿着興趣和好奇,這時便會經常提出來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讓父母回答,但很多時候都會被父母拒絕。
漸漸地父母會發現上小學之後,孩子提出的問題會越來越少,這其實和父母的無視有着很大的關係。
只有父母對孩子的問題作出及時反饋,才能夠讓孩子養成愛提問題的好習慣,才能從中有所收穫。
孩子的一二年級非常關鍵,所以父母應該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告訴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起到監督督促的作用。
這樣孩子才有可能做得越來越好,從而不僅成績提高,而且也會學得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