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名校長大講堂探討怎樣做與時俱進的家長?捨得花時間高質量陪伴與孩子同行
孩子到了初中,看上去很獨立,其實有時候內心還很脆弱,特別需要家長的陪伴,只是不願意開口向父母“示弱”……如何與他們相處好,是一門科學。4月30日,由團市委、市少工委主辦的“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名校長公益大講堂第六季第七期走進在線新經濟企業,建平西校校長趙之浩帶來的《與孩子同行,如何更好地教育引導青少年》專題講座,為家長們送來了教育的科學理念和實踐經驗。在他看來,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捨得花時間與孩子同行。
【小學到初中有哪些變化】
一棵小樹是怎樣成長的?“樹木和樹人,有一定的類比關係,樹的根好比家長教育,孩子自出生起,第一個接觸的‘老師’就是父母,家庭教育如果在根部出現了問題,孩子未來要靠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把這棵樹矯正,即使能矯正,這棵樹也是傷痕累累。”趙之浩説。
趙之浩認為,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從小學到初中的變化。“初中階段的孩子心理活動豐富了,但表露於外的東西卻少了,增加了閉鎖性的程度,與此同時,他們又非常渴望有人來關心,不斷地尋找朋友,一旦找到朋友就會推心置腹、毫不保留。特別是他們很擅長利用網絡交友,對網友無話不談以及在家中寡言少語的情況可能同時存在。”
初中階段的學業變化,不僅包括課程設置的變化、老師教學方法不同,學校的要求也出現了變化。“小學主要還是以記為主,到了初中更強調高階思維的培養。相比之下,初中的老師更放手,學生此時自己支配的時間較多。
新中考改革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主要有四個板塊,即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修習課程與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尤其關注適應初中學生成長特點的社會考察、探究學習、職業體驗等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創新能力,不是靠坐在書桌前傻乎乎地想出來的,一定是走進生活、發現生活,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慢慢培養出來的。創新人才不一定是靠培養出來的,而是靠學校的文化、家庭的文化、社會的文化薰陶出來的,這樣才會有創新。”趙之浩説。
【怎樣做與時俱進的家長】
如何做與時俱進的家長?在他看來,不要用過來人的經驗教育未來的人,與時俱進的父母往往不會把孩子管得太死,比如“幾點起牀”等,而是給孩子一個計劃。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要適當,孩子的未來才會更“滋潤”。當孩子有一點進步時,家長還要捨得表揚、懂得欣賞。
做講藝術的父母,家長需要把自己的期許用非語言的形式傳遞出來,與孩子交流時考慮到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孩子才會聽。孩子最不喜歡的就是家長批評時翻舊賬,家長批評孩子時一定要注意講話的分寸、場合、場地,不要讓別人家的孩子壓垮自己的孩子,避免讓自己的孩子喪失自信和自尊。
“做與時俱進的父母,歸根結底就是做一個榜樣父母。”趙之浩説,首先家長要努力讓自己成為孩子仰慕的人。現在的家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給孩子花錢,孩子要什麼家長都捨得。其實,世界上最難得的就是“與孩子同行”,家長要捨得花時間高質量地陪伴孩子。給孩子花錢,從某種意義上是家長逃避責任的方式,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如果家長在家裏很自由地‘葛優躺’,吃瓜子、看電影,然後告訴孩子‘你要努力讀書’,他會聽嗎?”趙之浩説,陪伴孩子是需要付出的,而培養好孩子,也不一定指“出人頭地”,而是成為對未來有用的公民。
由團市委、市少工委主辦的“名校長公益大講堂”自2017年開辦以來,已舉辦了六季,共39位滬上知名校長就家長普遍關心的教育問題作了精彩演講,560餘萬人次的家長通過線上線下渠道聆聽,活動還連續三年拓展至長三角地區。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許沁 圖片編輯:曹立媛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來源:作者:許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