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長平之戰時,趙括被白起圍困後,藺相如、廉頗和李牧在幹嘛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經典

秦國原本是一個邊陲小國,不受中原諸國重視,但經過商鞅變法後,它迅速崛起了,併成了讓六國忌憚的西部強國。

趙國雖然經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實力強大了很多,但依然不如秦國,由於趙國和秦國接壤,時常遭受着秦國的威脅,但好在趙國有廉頗、藺相如、李牧等人才,秦國才沒有將它滅掉。

長平之戰是決定趙國的一場生死之戰,在此戰中,趙國45萬士兵被白起殺掉,讓趙國元氣大傷,從此失去了抗衡秦國的能力,最後在苟延殘喘幾十年後,被秦國所滅。長平之戰時,趙括被白起圍困了2個月時間,這個時候藺相如、廉頗和李牧都在幹嘛?為何沒有想辦法救援趙括?


長平之戰是由趙國和秦國,為了爭奪魏國的上黨郡而引發的一場惡戰。秦國為了得到魏國的上黨郡,派白起攻打魏國,魏國實力不如秦國,所以他們想將上黨郡割讓給秦國,從而換取和平,但上黨郡百姓不願意加入秦國,所以提出將他們劃歸給趙國,然後換取趙國的出兵相助。

此時的上黨郡猶如一塊燙手山芋,碰不得,但趙王貪圖上黨郡的十多座城池,答應了魏國。這惹怒了秦國,他們反過來派兵攻打趙國。趙國的實力不如秦國,兩軍交戰時,趙軍也是頻頻被秦軍擊敗,趙國名將廉頗被迫採取了防禦策略,這也讓秦國和趙國之間的戰爭陷入了持久戰。


由於兩國長時間的對持,秦軍和趙軍都出現了缺糧情況,但是秦國擁有關中地區和巴蜀平原兩個產糧大區,所以他們的糧草情況要比趙軍略好一些,而趙軍因為糧草問題陷入了困境,被迫去向齊國等國去借糧,但被齊國拒絕。

恰好這個時候,秦國放出風聲,説他們不害怕廉頗,而害怕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趙奢曾率兵擊敗過秦軍,此時為糧草問題而焦頭爛額的趙王,也在尋求改變,他希望趙括能像他父親一樣,帶兵擊敗秦軍,解救趙國於危難之中,所以決定,將廉頗替換下來,讓趙括任趙軍主帥。


但是趙括太年輕了,他雖然熟讀兵書、理論知識豐富,但是經驗不足,這導致他中了敵軍大將白起的計謀,被白起誘敵深入後,斷了他的後路,讓趙軍成了白起的甕中之鱉,最終被白起屠殺掉了。

不過趙括手中擁有40萬軍隊,屠殺掉他們並不容易,所以白起選擇了圍而不攻,讓趙軍糧草、水源耗盡後,不戰自潰,然後白起就可以輕鬆的除掉趙軍,所以白起整整圍困了趙軍2個月時間,隨後等到趙軍糧草和水耗盡後,失去了戰鬥意志,投降秦軍後,然後被白起給坑殺了。

在這兩個月時間中,也不能説趙國完全放棄了救援趙括,而是他們有心無力,沒有能力救援趙括。


首先是趙括被白起圍困後,秦王親自到河內郡,給當地百姓加封爵位一級,鼓勵他們加入當長平之戰,攔截趙軍的援軍和糧軍,所以趙國想救趙括,也沒有能力,因為他們的救援之路被秦軍堵死了。其次,趙括帶領的40萬軍隊,是趙國的大部分兵力,趙國拿不出足夠的兵馬去救援。最後,還因為秦國放出風,要和趙國和談,其他諸國也受其迷惑,沒有做好救援的準備。

還有,趙國的3位支柱性人物,藺相如、廉頗和李牧,其實在當時的情況下,也都救不了趙括。

廉頗在長平之戰後期,因為無法擊敗秦軍,被趙王解職了,讓年輕的趙括替代了他。此時的廉頗手中沒有兵權,即使他想救趙括,也因為手中沒有兵馬,有心無力,救不了趙括。長平之戰後,廉頗又得到了趙王的重用,還率兵痛揍了乘機進犯的燕軍。廉頗的結局較慘,趙悼襄王即位後,要奪廉頗的兵權,遭到了廉頗的反抗,但廉頗也因此得罪了趙王,被迫逃往魏國,最後又到楚國,並在楚地去世。


藺相如是一個謀士,打仗不行,但是謀略比較出眾,他曾在秦國,將和氏璧完整的帶回了趙國,還在澠池會上和秦王鬥智鬥勇,捍衞了趙王的尊嚴,並通過躲避廉頗的方法,維護了和廉頗的關係。藺相如是趙國的重臣,但在長平之戰時,藺相如已經年邁且在病重之中,他反對趙王替換藺相如,但沒有被採納,最終在長平之戰慘敗後,為趙國付出一切的藺相如,在痛苦中病逝了。

李牧也是趙國後期的一位名將,他雖然出生時間不詳,但李牧的年齡要比廉頗小,長平之戰發生時間是公元前260年,而李牧是公元前246才被調回朝中的。調回朝中之前,李牧在邊境抵抗匈奴,所以李牧當時要麼還小,沒有從軍,即使從軍了,也在邊境對抗匈奴,沒法救援趙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