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成為博導!從小鄉村走出的985高校教授分享成功秘訣:讀書這條路最簡單

31歲成為博導!從小鄉村走出的985高校教授分享成功秘訣:讀書這條路最簡單

許偉偉身上的標籤很多:中科院碩博連讀、博士畢業就職MIT、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年輕博導、諾獎得主丁肇中先生的學生......

網友追捧這樣一個喜聞樂見的農家學子逆襲故事:從安徽蕪湖一個小鄉村走出來的青年科學家,通過勤學苦讀實踐了“知識改變命運”,但對於許偉偉來説,標籤背後並不是負重前行的勵志故事,僅僅只是一個農村孩子,一步一步從懵懂到堅定的探索旅程。

01

從小到大沒考過第一

一個農村孩子,去對話和探索宇宙的奧秘,本身就是奇妙的旅程。

“我從小到大,都沒考過第一。”許偉偉想了想,“我不是一個聰明的小孩。”

聊起小時候的事,許偉偉説小學時候很多事情都已經模糊的記不住了,因為太過於平淡,而自己又屬於想法和感知並不突出的小孩。父母支持他讀書,但是支持的力度也僅在於按時交學費,對他成績如何、表現如何、未來如何等沒有要求和規劃。

許偉偉記得,當時父親對自己唯一提出的讀書要求,是“識字就行”。

“就混混沌沌的,每天就是上學,放學,玩。”和身邊的夥伴們相比,許偉偉家的生活沒有格外的貧寒,但是也沒有更多的不同。按部就班的成長過程中,許偉偉對未來的人生沒有規劃,也沒有理想,對於懵懂無知的孩子來説,與其説學習是改變命運的機會,不如説命運和夢想都是很遙遠的終點。

在他能夠接觸到的範疇中,村莊、河流、稻田還有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的村小學,構成了他小小的世界。

在這個小小的世界裏,“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為什麼會下雨”“打雷之前為什麼會有閃電”困惑着少年,他不知道原因,也沒有人能解答他的問題。

“為什麼下雨是我初中學到物理知識後才明白。”許偉偉説,“一直到了大學,我才明白天空為什麼是藍色。這是因為大氣對太陽光的散射作用。地球被大氣包圍,當太陽光進入大氣後,空氣分子和微粒會將太陽光向四周散射,波長比較長的紅光等色光透射性最強,能夠直接透過大氣中的微粒射向地面。而波長較短的藍、靛、紫色光,更容易被大氣中的微粒散射。”

02

學習是最輕鬆的事

如果説人生有起跑線,那許偉偉是從小學四年級才開始起跑。

“大概四年級的時候,學校裏來了一個大學生老師,帶來了新的視野和知識,當時我們從來沒見過大學生,也不懂什麼叫上大學,一下子就被這個大學生老師迷住了。”許偉偉説,從這個老師開始,自己才喜歡上學習,成績從班裏中游前進到班裏的上游。

許偉偉説,小時候村裏很多人會種西瓜,賣西瓜的時候,自己就去幫着瓜農算賬,每次都會得到幾毛錢的零花錢。自己把這些錢攢起來,買到了一塊2塊多錢的電子手錶。

“從那時候開始,我知道了知識的重要性,農民種一年西瓜,一斤才一兩毛錢,而我只需要算算賬,就能掙出幾塊錢。”

除了意識到知識的“價值”,對於許偉偉來説,好好學習還有一個更為直接的原因:“小時候除了幹農活,也跟我爸去工地上幹過。和這些體力活比起來,坐在教室裏學習算是最輕鬆的事了。”

03

“填完志願,我還不知道大學在哪”

高考時,沒有人能對他的當下的選擇和未來的路徑做出指導。

因為自己的同窗好友填報了“南京大學”,許偉偉就想自己填個“南開大學”,想着兩個大學估計距離不遠——實際上南京大學在南京,南開大學在天津。一直等到錄取通知書到了,許偉偉才覺得有點後悔:因為當時蕪湖到南京的火車票,只需要十幾元錢,而到天津的火車票則需要90多元。

專業填報的選擇,如今看來也是非常“兒戲”。當時填報了物理學、生物學、數學等幾個志願,因為他根本不瞭解其他志願,“就覺得這幾門課我能學好。”

一直到大二的時候,許偉偉開始涉足粒子物理課題的研究,才慢慢宇宙的研究產生科研上的興趣,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許偉偉第一次開始用“興趣”,找到了學習的方向。

04

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在記者採訪的時候,有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悄悄告訴記者:“許偉偉可是傳奇人物,整個院都特別有名”。

“我是個嚴厲的老師。”許偉偉目前帶了8名研究生,同時也是團隊的主力科研人員。

“目前在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主要做四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大科學平台,建設AMS數據中心;其次是進行基礎研究,依託AMS實驗研究宇宙線起源、暗物質本質、反物質消失之謎;第三是應用基礎研究,進行太空輻射環境預報、輻射劑量計算;第四是進行前沿技術研究,也就是粒子探測器、電子學、新型探測器件等。”

許偉偉語速變快,眼睛裏閃動着光,“目前我們基本形成了以AMS實驗為特色,以AMS數據中心為平台,覆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的創新團隊。”

不過,他也有被難住的時候。作為家長代表,去女兒學校為一年級的小朋友們講課,小學生們問的好多問題,作為博導他答不上來。原本25分鐘的課時,講了一個多小時,孩子們還是不放他離開,“我不知道孩子們提的這些問題哪裏來的”。

這些經歷,許偉偉回味起來會覺得有趣,“每個孩子都對天上的事情有好奇心。我希望我的課能讓他們保持這些好奇心,能夠萌芽一點東西。”

目前,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新園區正在建設中,許偉偉期盼着園區建成入駐的一天。“山東對我們的支持力度特別大。”

許偉偉説,這也是他跟愛人選擇在山東定居,成為“新山東人”的重要原因。兩人相識於大學,如今女兒讀小學,兒子在幼兒園。兩個調皮的孩子幾乎佔據了夫妻倆全部的業餘時間,“平時我愛人帶的多,週末只要我在家,一般就是我來帶孩子。”

作為父親,許偉偉説自己不會對孩子提出“一定要如何”的要求,即便是自己通過讀書改變了命運,也不會要求孩子一定要成為世俗意義上成功的“學霸”。

他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樣,找到自己的興趣,並且將之作為人生的追求,“無所謂一定要讀碩士、讀博士,只要找到合適自己的事情和位置就可以。”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樊麗萍


綜合:齊魯晚報、山東大學、PaperRss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93 字。

轉載請註明: 31歲成為博導!從小鄉村走出的985高校教授分享成功秘訣:讀書這條路最簡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