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的內卷化——付出無窮努力,興許個別人由此增進了成功的把握,從211跳進了985雙一流,但絕大多數人,只是在相互踩踏。
冰川思想庫研究員 | 任大剛
12月10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對老師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看到這個規定,我既不能説它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不能説它是“頭痛醫腳,腳痛醫頭”,因為家長批不批改作業,構不成任何問題的關鍵——家長批改教輔書作業行不行?批改培訓機構的作業行不行?
老師之所以讓家長批改作業,原因不外乎兩點:要麼是作業太多,連佈置作業的老師自己都批改不過來;要麼是老師太懶,讓家長代勞。
圖/圖蟲創意
而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必須有個前提:家長有批改作業的能力。這個批改能力,不在學校作業上顯露,也必定在更多的課外輔導作業上顯露。所以説“禁批令”的有和無,無關宏旨。
01 知識總量是相對不變的
其實,應該關注的是家長的批改能力,這才是個關鍵性的變量。
大家想想看,我們的父母,絕大多數的文化水準僅限於識文斷字,普遍沒有能力批改我們的小學作業,他們把我們的學習完全託付給了學校,很多家長甚至請求老師:孩子不聽話打得罵得,我們不護短。所以他們並不焦慮,因為他們多是相信老師的。
等到我們這一代做了父母,普遍地起碼有能力批改孩子的小學作業了,一些家長的文化水平甚至遠遠高過老師,教小學語數英都是小菜一碟。
因為掌握批改評判能力了,又有能力對老師的教學品頭論足,看到這也不是那也不對,所以現在的父母焦慮上火了。
圖/圖蟲創意
目前來看,這種批改能力仍主要侷限於小學階段。等到孩子上了初高中,絕大多數家長便沒有批改孩子作業的能力或者時間太長遺忘了,也就老實本分了,不焦慮了,他們會重新覺得老師真厲害,因而重新對老師們禮敬起來。
兩代家長從不能批改作業到能批改作業,看起來是個進步,其實不變的是知識。
也就是説,二三十年前你掌握的小學知識,跟現在的小學生要學習的知識,並沒有什麼變化,那時候1+1=2,現在,1+1還是=2。
人類數千年來知識積累的經驗表明,知識更新迭代速度是很慢的,基礎教育的知識迭代,更慢。
三四十年前,你掌握的政史地、語數英、理化生等各科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跟今天所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沒什麼太大的差別。與時俱進是有的,但真正全新的知識,也只有信息技術課程。
真正的創新,是進入高等教育之後才發生的。
知識總量是相對不變的,這是其一。
02 高考招生率一直變化不大
其二,高考招生率其實一直變化不大。
網上有一組2003-2015年高校招生數據,38所985工程高校,2003年本科招生總體計劃是18.09萬,校均4761人;2015年是19.18萬,校均5049人。
985高校的招生計劃從2006年開始,總體基本上就沒啥變化了。
有些高校招生計劃更是穩如泰山,比如中國科技大學,每年的招生計劃都是1860人,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還是8500人,2015年已經縮減到7180人了。清華大學也從4260人縮到3372人。
▲網上流傳的一份關於高校的招生數據(圖/網絡)
47所中央各部委直屬的211工程大學,2003年招生總計劃為15.75萬,校均招生規模為3351人;2015年是19.83萬,校均4123人。2008年以後,這些中央部屬的211高校招生計劃基本趨於穩定,即便增加也是微增。
27所省屬211高校2003年招生總計劃為12.20萬,校均招生規模為4519人;2015年是15.10萬,校均是5594人。
這兩個約束條件:知識總量沒什麼變,高校招生率也沒什麼變化——決定了:
即便總體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是那麼精到熟練,絕大多數人考六十分,優質高校也要招夠那麼多人;
反之,總體上學生對那些知識熟練到無以復加,絕大多數人考滿分,優質高校也只能招那麼多人(當然它們會有別的辦法甄別出需要的學生)。
在這種情況下,理論上,作為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説,最好的應對是保持適度的競爭,既不必差到進入高校還需要補習初中數學,也不必好到一進入高校才發現基礎教育所受的那些折磨不堪回首。
實際上,在高校裏,同一年同一套題,來自不同省份的兩個學生,分數懸殊幾十分是很正常的。但是你能看出這兩個學生在接受新知識和創新的稟賦有如此大的差異嗎?你能説來自高考先進省份的學生,一定強過來自高考落後省份的學生嗎?
不能。
03 基礎教育正在內卷化
所以,我有把握地説,那些個多考出來的幾十分,純粹是無效競爭,惡性競爭的產物,對社會總價值而言,是毫無意義的。
拿現在忽然出圈的熱詞來説,就是“內卷化”,是
基礎教育的內卷化——付出無窮努力,興許個別人由此增進了成功的把握,從211跳進了985雙一流,但絕大多數人,只是在相互踩踏。
毫無意義的挑燈夜戰,只是為了提高了幾十分,把別人踩下去,殊不知,你自己也是被人踩踏的對象,人家也提高了幾十分。
圖/圖蟲創意
怎樣才能把別人踩下去呢?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搶跑”:幼兒園上小學的課,小學生上初中的課,初中生上高中的課,高中生上大學的課——培訓機構為什麼會“有效”?因為一切培訓機構都是這麼幹,或者主要是這麼幹的。即便禁止,也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公開搶跑,那就私下搶跑,辦法有的是,可能價格更貴。
你不“搶跑”,你就只有被踩踏的份兒。
然而,這種搶跑,對社會總福利而言,啥都不是,簡直就是個屁,它既不能增進全人類的知識,帶來總體進步,也不能培養單個孩子對知識的興趣愛好。反而,由於這種惡性競爭,惡性踩踏,過早耗盡孩子的學習“元氣”,導致孩子對知識產生厭惡心理。
近些年來,每到高考結束,那漫天飛舞的課本試卷練習冊,就是一種對知識學習厭煩透頂的生動演習,很多孩子進入高校後,完全沒有學習興趣,其惡果早已種下。
那麼,既然我是如此厭惡基礎教育的“內卷化”,我為什麼不能退出?
首先,這是一股席捲一切有孩家庭的潮流,你不參與這個無聊的遊戲,那麼就是自動出局,主動放棄。其次,一個並不是一輩子衣食無憂的新人進入社會的身份甄別,主要是,或只有文憑。
就憑這兩點,你也得拼盡全力,把孩子的全部精力耗費在這個無聊透頂的內卷化中。
其實更嚴峻的是,隨着很多孩子無法出國出境接受高等教育,或者喪失出國留學機會,這種對有限名額的惡性爭奪,會更趨白熱化。
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可以預見,基礎教育的“內卷化”會更加嚴重。
不信,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