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公元621年5月,秦王李世民率領唐軍在虎牢關,大敗前來援救洛陽軍閥王世充的河北豪傑——夏王竇建德。此戰中,夏軍幾乎全軍覆沒,而竇建德也當場被擒。聽説竇建德投降,裏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王世充也選擇了投降。由此除了少數地區以外,唐朝基本完成了天下的統一。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策劃發動玄武門之變。在這次政變中,李世民成為最終勝利者。自古以來的明君聖主,論及上位過程的殘酷,幾乎沒有能超過唐太宗李世民的,殺兄、屠弟、逼父,就是他上位的三步曲,皇冠上的血腥味之濃,李世民堪稱獨步古今。

隱太子李建成與巢王李元吉身死,李淵被逼退位成為太上皇。而李世民為了穩住位置,進行了血腥屠殺。將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子嗣統統殺害,就連幼子都不放過,並且還在宗室的名冊上刪除他們的名字。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李世民是中國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作為君主,他知人善任、心胸寬厚,被稱為不殺功臣的君主(除了叛臣,李世民確實沒有怎麼殺功臣)。李世民不殺功臣,除了性格原因之外,也與其高超的馭下之術有着分不開的關係。

古語説一諾千金,這是真的,甚至這一形容還太過謙虛,因為古人有着一諾一命的認知與行為。今天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將承諾當成生命,向着死亡前行,從而去踐行自己“君子一言”的堅定。

這件事發生在唐朝,打開《資治通鑑》就可以看到這樣一段話:“辛未,帝親錄繫囚,見應死者,閔之,縱使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無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其中的意思,其實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初登大寶之後的一個故事。公元632年,李世民在查案審判文件的過程中,看到那些受刑犯極為憔悴,不由就動了惻隱之心。

當時,真正需要皇帝來親審的死刑犯只有30人。思慮之後,李世民下了一個命令:“將他們都放回家去吧,與家人團聚一年,來年秋天再來京城接受刑罰。”

不僅如此,李世民又下一道赦令:死刑犯都回家去吧,與家人團聚一年之後,明年秋天赴京受死。

這樣的事情從古至今都是沒有發生過的,而且根據事實證明,後來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死刑犯們歡天喜地出獄而去,猶如放歸大海之魚,個個生龍活虎地很快就消失在京城。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整整390人呀,竟然就這樣放回家了,這個皇帝不是腦子出問題了吧?京城那些人幾乎個個都在盼着來年秋天的“好戲”,他們也想看看哪個傻子會回來赴死。

可是這些人有些失望了,因為第二年秋天,在規定的時間裏,當初奔走而去的死刑犯們,一個又一個地回來了。數到最後,竟然只少一人!

為此,皇帝還沒急呢,那些死刑犯倒急了:這是誰這麼不講信用,完全就是個敗類,如果我有機會遇到他,非親手殺了他不可。就在死刑犯們詛咒的空當,獄吏也沒閒着,早將沒來的人查出來了:徐福林,家住京畿扶風。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獄吏連忙上報李世民,可人家並不着急,反而穩如泰山:不用急,再等他一下。結果,沒過一炷香的時間,徐福林竟然真的坐着牛車到了。原來,人家並非要爽約,實在病得走不了路,就這還是帶病堅持趕到刑場的呢。

看看,就是死也要趕到刑場來死,就這精神足以讓人感慨了。李世民還真是個易感之人,他看到這樣的現狀,便又一次感動了。當場,李世民下特赦令:390名死刑犯全部釋放,你們都回家去吧。

別説死刑犯們了,就是看熱鬧的百姓,就是滿朝的文武大臣,沒一個不驚歎的:真正的君子之治,真正的君子之約呀。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很多人對李世民這樣的做法都感到非常疑惑,究竟是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就不怕這些人都不回來了嗎?而那些死刑犯又為何明明有機會逃亡,非要帶病趕回來赴死呢?

説起來,這就是心理學。李世民之所以這樣做絕對稱得上雄才大略,這可不是給他臉上抹金,試想想,李世民的皇位是怎麼來的?弒兄逼父,強搶而上。這對於淳樸的百姓來説,實在太小人了。

這種對外的形象在李世民自己心裏也如梗在喉,誰不願落個好名聲呢?明明可以順利做皇帝的,明明有能力成為好皇帝的,可偏偏最終成了兇殘小人,太堵心了。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正是為了修正自己在民間的形象,為了拉攏人心,李世民不得不來一個“兵行險招”的伎倆。結果怎麼樣呢?此事一出,李世民一下就從一個不受人信任的小人變身為仁治愛民的好皇帝了。是不是很有效果?

至於説李世民怕不怕死刑犯逃亡,這還真不用擔心。每個死刑犯都是有案底的,如果皇帝想要追拿於你,那是逃到天邊也沒用的,因為天邊也是人家老李家的天下。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李世民這一招走得非常高明,那是邊邊角角都被堵死了,如果讓他自己來看,那是一點危險性都沒有的。只能説他是賭了一把,他的賭友就是這些死刑犯,結果他贏了個大滿貫。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從這件事之後,李世民不僅成了仁者愛民的好皇帝,而且還讓大臣們看清楚了一件事:國家生殺大權在我一人之手,我説能活的就能活,我説不能活的,那肯定活不了。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也就是在這件事開始,唐王朝開啓了一段歷史佳話:貞觀之治。國家進行了均田制,三省六部制,而且對法律進行修訂,吏治進行改善,賦役大大被減輕。李世民的春天終於應機而來:國家安定,人口增長,經濟上漲。

很多都會懷疑它的真實性。但事實就是這樣,史料《資治通鑑》中清楚地記載了下來,而且也成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歷史之“獨一份”的大撒把遊戲。李世民之治民,那真是高手之中的高高手呀。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資治通鑑》也不光只記載了這樣的軼事,裏面也包含了重要人物畫像,有簡明皇帝譜系表、官制簡表。愛好歷史的朋友是一定不能錯過《資治通鑑》,想想成千上萬人的生死榮枯,被你一頁翻過,多少王侯將相在你的指間滑過,這是何等大氣。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資治通鑑》很多人讀不懂,因為司馬光采用了大量的春秋筆法。春秋筆法的特點就是把巨大信息量簡化了,每一個字都值得推敲,許多文章其實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讀者朋友必須用質疑想象邏輯來還原場景才能讀懂,而一旦讀懂則瞬間疑慮消失,會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為人處世的道理,在生活中工作中更能遊刃有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84 字。

轉載請註明: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