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音樂學院舉辦的“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學術研討會3月27日、28日在京召開。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全國11所獨立設置音樂院校,以及國家各大院團的200餘名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會議,研究探討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
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理念,於2019 年春季學期提出。其中,“8”指中國樂派8門核心的專業基礎課,“1”指包括專業主課和專業實踐課的專業課;“思政”指國家規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類課程,“X”指全面人文素養課程。經集中研討、團隊申報、團隊遴選、課標建設、專家評審等多項措施有序推進,“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於2020年底初步完成了“8”——專業基礎課的建設;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啓動課程體系中“1”——專業課的建設工作;並通過本次會議,匯聚全國範圍內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進行評議、交流與探討,充分肯定了“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的科學性、普適性和權威性。
“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評審會在2020年底對8門專業基礎課評審的基礎上,對錶演專業30個專業方向進行集中評審,並對音樂學專業《世界音樂史》進行研討。與會專家學者從不同的專業、多維的視角,為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8+1”課程建設建言獻策,拓展思路。課堂展示環節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音樂廳進行,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畢明輝現場示範了《音樂賞鑑•精聽與精解》課程、作曲系副教授胡廷江現場示範了《歌曲創作的理論與實踐》課程,國樂系講師宋心馨現場示範了《古箏主課》課程,生動再現了授課情景,向與會專家學者展現了中國音樂學院的教學水平。
3月28日的“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11所獨立設置音樂院校、綜合性藝術院校、各大院團的相關專業領域專家代表紛紛對“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表示認同和支持,並提出自己的認識與思考。
中國音樂學院校長王黎光做了題為“構建‘中國樂派’課程體系的學科基礎及實施路徑”的主題發言。王黎光回顧了中國音樂教育體系的歷史和現狀,指出中國音樂學院建校五十七年來,始終沒有停止探尋中國現代音樂教育體系的腳步。進入新時代,中國音樂學院提出構建“中國樂派”課程體系,為進一步構建完善的中國音樂教育體系奠定了基礎。他闡釋了“中國樂派”課程體系的依據,指出“中國樂派”課程體系尊重藝術規律、教育規律,在中西教育體系的基礎之上,建立符合中國未來發展的學科體系,不僅進入世界藝術學科的一流前列,也實現跨越發展、超越引領。最後王黎光向與會專家詳細介紹了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的構架。在西方音樂教育體系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中國樂派”課程體系繼承中國傳統樂教中“育人”的教育理念;從“8+1”(為樂)、“思政+X”(為人)兩方面架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承國學、揚國韻、育國器、強國音”辦學理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中華文化底藴和全球文化視野、掌握紮實音樂理論知識、具有過硬專業技能的優秀專門人才。
研討會上,中國音樂學院相關院系負責人也交流了對“中國樂派8+1”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和闡釋。作曲系主任高纓以“樹高千尺,重在根基”為題分享了中國音樂學院8+1作曲技術理論課程建設的進程。她認為:“雖然各門課程均從各自的特點出發,擁有不同的特色,但是各門課程之間仍需要相互支撐、配套實施,才能將音樂基礎課程從橫向到縱向,從感性到理性,形成一個集成化的完成系統,並將這些知識以及能力的儲備直接服務於專業學習。”
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院長畢明輝以“弘揚傳統,薈萃東西”為題,向與會專家學者彙報了中國音樂學院8+1音樂學理論課程建設情況。“音樂學系的三門課程與作曲系的五門課程共同構成了“8+1”的8,我們是分工合作的一體。”畢明輝表示:“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如何在音樂專業教育與學科建設中平衡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如何對音樂角隅種長期存在的“中心論”趨向作出理性與科學的調整,如何以多學科、跨學科、超學科的方式推進音樂學科的發展與完善,關乎中國音樂教育和全民美育發展的前途與命運。”
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院長王士魁以“繼往開來,守正創新”為題,對文化強國背景下中國聲樂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進行了交流;管絃系主任黃濱從管絃系各專業方向角度談“中國樂派”課程體系建設;國樂系副主任王中山以“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為題,談了對“中國樂派”與國樂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
本次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學術研討會的成功召開,是中國音樂學院探索建立獨立設置音樂學院本科教學國家標準的重要舉措,為助力“中國樂派8+1”課程體系建設貢獻了新智慧、開拓了新視野,提供了新思路。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編輯/賀夢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