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讀不下去,才去讀文科”、“文科是萬金油,理工科好找工作、收入高”、“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理工科學生在所謂的智商、前景等多個方面對文科生形成“優越感”“碾壓感”,讓文科生屢屢遭受那種“萬點暴擊”。
按理説,隨着時代的變遷、觀念的進步,不應該再有重理輕文的思維。可社會上時不時就會冒出一些奇談怪論,製造文理對立。最近又有人以他國教訓為例,呼籲重視理工科教育,引得軒然大波。重視理工科沒錯,但藉此貶低文科就失之偏頗。
文理分科,主要源於工業革命之後,因自然科學強勢崛起,人文科學漸漸“失勢”。這背後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歷史背景,社會化大分工和工業化大發展,更需要理工科人才進行專業化的“刻意練習”,之後在財富和階層的躍遷效應下,理工科的重要性被不斷強化,文科的原始地盤和地位遭到削弱。
但文理兩科是“形分神不分”,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這些“理工男”主導的科學革命,背後是深深的哲學指引;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發現了“看不見的手”,但他更強調的是《道德情操論》……在革新的年代,當然需要理工科創造的效率,但在追求公平、均衡發展、文明及觀念調和中,也離不開文科思維。
道理並不複雜,如果只有理工科的單一思維,就容易喪失大局觀,讓外賣員困在算法裏、用基因編輯技術去修改人類繁衍進程、用不完備的量化模型決策放大經濟運行的波動……結果往往會造成對人性的關懷不夠,也忽視了人文科學中對道德、倫理、社會等“元問題”的追問。
當然,人文學科自身也必須正視階段性“失寵”“沒落”的內因。要通過理論創新增強對現實的解釋力度,吸納理工科的科學元素來擴大解決問題的邊界。人文科學的價值往往在長期、在關鍵時刻顯現,在財富衡量和地位比較中,少一些那種急功近利、製造焦慮的宣傳報道和論文寫作,既要講明理工科的顯性作用,也要講明文科的隱性意義。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一個都不能偏廢。我們既需要理工科在“術”的層面鑽研下去,也需要人文科學在“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命題上指點大“道”。只有樹立“文理不分家”的觀念,打通文理的“任督二脈”,我們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來源:央視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