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人的印象裏,司馬懿一直是負面的形象多一些,加上他在曹操手下當差,這種忠奸難辨的不好感覺更是有增無減。如果你看過新版《三國》或者《軍師聯盟》,是否有一種觀感,就是曹操放過司馬懿可能是他一生最大的錯誤?
那麼曹操為什麼不殺司馬懿?難道是馬前失蹄?或是有意放任?帶着這個疑問,首先翻開唐房玄齡等著的《晉書?宣帝紀》,在“帝紀第一”裏就有這麼一段記載:“帝即防之第二子。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漢末大亂,常概然有憂天下之心。”由此可見,司馬懿自小就是一位勵志少年,有非同一般的操守和節操,聰明有謀略,博學多聞,研究儒學,並且有“憂天下、胸懷天下”之心。
一般來説,有這種抱負的人,在料事或處事上,都會考慮得比較遠,比較多。這一點,從曹操有意邀請司馬懿入夥時即可看出,剛開始時,司馬懿確實是不甘寄居曹魏麾下,先是藉故推辭,然後是託詞拒絕,最後才被迫屈從。司馬懿這樣做,不僅是識時務者為俊傑,還想給自己要個好價碼,在他內心縱然有一百個不願意,但生存是第一要務。
自從司馬懿投奔曹操後,他把那顆“胸懷天下”的心深深地隱藏起來。但仍然逃不過曹操的那雙眼睛,那個所謂的狼狽之相,讓曹操一直放心不下。一向愛才惜才的曹操,三番五次地考驗、試探和打壓司馬懿,並從自己做起甚至是告誡自己的後代,要防範司馬懿的野心。
既然曹操已經這樣處處提防司馬懿,那為什麼不除之而後快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曹操還算是“明君”(名義上不是,實際已行使君王之權)。
自曹操起事以來,廣納人才、助曹興漢一直是對外的旗號,所以人才之於曹魏而言是不可多得的,識才用才方可興邦。而司馬懿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人才智者,在曹營又為人低調,勤勤懇懇,向曹操獻了很多奇謀大略,是曹操得力的謀士。曹操雖是性情中人,但礙於愛惜人才的顏面,不會只因是猜忌而魯莽誅殺臣下,這不是曹操的行事風格,於情於理都行不通。
此外,司馬懿是一個聰明人,做事不單勤懇而且小心,沒有留下可讓人抓住的把柄。關鍵時刻還會拍須溜馬,曹操大敗孫吳時,孫權上表稱臣,曹操有點不好意思接受,司馬懿就説道:“漢運垂終,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權之稱臣,天人之意也。”説得多麼順理成章,多麼高大上,曹操內心自然美得不行。司馬懿是能屈能伸的代表人物之一,好比越王勾踐。
第二點:司馬懿最知曹操心。
曹操的起事發家,打的是“助曹興漢”的旗號,在當時哪個人起事不都是“為了漢室”嗎?曹操也不例外。但當你基礎打牢之後,甚而是稱霸一方時,這種冠冕堂皇的旗號並不是最需要的,有時候還希望淡化它或者是想讓它消失。
司馬懿何等聰明,他從曹操平時的言行舉止中,一看就看穿曹操的心思,漢室只是曹操辦事的幌子,曹操更想要的是曹魏自身不斷的強大,至於那個空殼漢室就任由其生滅。所以,司馬懿自始自終一心所想、一心所做之事,就是為了興曹,從不觸及“興漢”議題。這很合曹操的心意,曹操也需要這樣的人。這裏有個反面案例,就是穎川望合流的代表荀彧,他認定此生要“助曹興漢”,也在初期為曹魏做了很多重要的貢獻,但他把心思重點放在了“興漢”上,最後卻死個不明不白。
第三點:與世子曹丕“亦師亦友”的關係。
在曹操晚年的立嗣行動中,曹丕成為了王位的繼承人。而司馬懿因為與曹丕“亦師亦友”的密切關係,自然成為了曹丕最親密的“戰友”,為曹丕順利“登基”出謀劃策,是“新君”的股肱之臣。
雖然,曹操在最後的幾年裏,殺了不少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得力干將,但這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為“新君”清除可能的障礙或隱患。因為曹操看透了一切,他看到袁紹因為沒有提前安排好一切,最後幾個兒子相互爭鬥,讓他可以坐等漁翁之利。所以,他要殺人,要清除障礙,包括他的幾個兒子的羽翼,要統統砍掉。那個能人楊修,就是沒能與曹丕站在一隊,而招來殺身之禍。在曹操眼裏,司馬懿是曹丕的左膀右臂,不僅不能殺還要多加保護。
第四點:曹操想當然地認為司馬懿不具備謀反的實力。
在曹操的有生之年裏,對司馬懿又是啓用又是打壓。啓用時,是看中他的才能,確實能為曹魏做出貢獻;打壓時,是因為他的野心,曹操一直認定司馬懿有不臣之心。所以他在世時,給予司馬懿的最高官銜也只是丞相主簿。而且曹操也一再告誡曹丕,要防範司馬懿的野心,所以曹操沒有看到司馬懿的超人耐力和能力,算是某種程度上輕視了司馬懿。
第五點:最為關鍵的是司馬懿瞞過了所有的天下人。
誰曾想到,熱鬧非凡的三國人物之爭,最後落幕的是司馬懿家族得了天下,開創了西晉王朝。諸葛亮沒想到,劉備沒想到,孫權沒想到,曹操更沒有想到……一眾人為了爭奪天下,征戰了數十年,有的人為此還獻出了生命,最後卻是不出錢、只出力的司馬懿家族,輕輕鬆鬆地坐擁天下。假如這些人能看到結局的話,也許就……沒有也許,這就是鐵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