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星河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曹植可能自己無心爭奪地位,但是其他人可不這樣想。從古至今,世界上都不缺陰謀家、野心家,他們善於利用其他人來完成自己的野心,曹植為人太單純,沒有城府,很容易着這些人的道。比如當年的曹彰,要是當時曹植真的打贏了曹彰,那曹魏必定會陷入內亂之中,曹丕能不能坐穩王位都不一定!為了讓曹植不被人利用,為了讓那些背後小人不要再覬覦魏國皇帝之位,曹丕只能不斷地遷徙曹植,不讓其他人接近曹植。事實上,如果曹丕嫌麻煩,最省事的方法應該派人毒死曹植,這樣是最省心省力,別人還找不出任何破綻,不過曹丕沒有這麼做,可見他對曹植還是顧念了兄弟之情的。
曹植
曹丕
在很多人心目中,曹丕是一個小肚雞腸之人,為了保全帝位,使出渾身解數防範他的兄弟,口碑一般。然而實際上,曹丕雖然做了一些讓大家看起來不爽之事,但總體看來,曹丕的所作所為還是相對較好的。
説曹丕心眼小,因為年輕的時候,曹洪沒借錢給他,所以懷恨在心,處心積慮對付曹洪,絲毫不念曹洪是他的叔叔,想要誅殺曹洪。要不是卞太后從中阻攔,為曹家立下大功的曹洪,就要被曹丕給殺了。實際上,這種説法是經不起推敲的!我們來看看曹丕處置曹洪的時間節點,這一年是黃初七年(公元226年),而曹丕是黃初元年(220年)年繼位的,這就很奇怪了,如果曹丕真的很小心眼,想要對付曹洪,為何要等到他登基的7年後呢?更重要的是,曹丕於黃初七年(公元226年)這一年又去世了,這就更加讓人懷疑了,為何曹丕會在去世之前,專門去處置曹洪這個叔叔呢?這恐怕光用小心眼是解釋不通的吧?
曹植才高八斗,是曹家兄弟中最有文采的一位,而且從史書中來看,並沒有看出曹植和曹丕的關係有何不好。就連大家常説的奪嫡之爭,似乎曹植和曹丕也打得不温不火,完全沒有刀兵相向的殘酷。關於這一點,很多人不服氣,那麼我們就可以看看其他朝代中,那些皇室兄弟是如何爭權奪利的?秦二世可是把公子扶蘇給直接逼死了的,李世民可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直接殺掉了的,而且連侄子都沒有放過,作為奪嫡失敗之人,下場可謂是非常的慘,相比較而言,曹植的結局要好得多了。
當時的曹操,很可能沒想這麼多,也許他是臨死前想看看自己的黃鬚兒,可是他的這個舉動,卻讓曹彰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曹彰來了之後,直接問曹操的璽綬在哪裏,這不得不讓大家產生懷疑,這曹彰是想要幹嘛?
《三國志》:時鄢陵侯彰行越騎將軍,從長安來赴,問逵先生璽綬所在。
曹彰詢問璽綬在哪裏,擺明了就是逾矩,是想趁曹操剛死,有所行動。而後,從裴松之的註解中也能看到,曹彰此人,野心還是有的,相反,曹植倒是沒啥大野心。
魏略曰:彰至,謂臨菑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見袁氏兄弟乎!"
事實上,歷來對於曹植和曹丕的奪嫡之爭,還有另外一種看法,説的是曹植本來是沒有奪嫡之心的,只不過他下面的人都想鼓動曹植競爭,因為只有曹植動起來了,奪下了權位,他們那些跟隨曹植的人,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這個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不能否定曹植就沒有奪嫡之心,很可能是因為曹操正式任命曹丕為太子,曹植的奪嫡之路被斬斷了,之後他就認清了現實,只想好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而已,所以他才沒有加入曹彰的陰謀行動之中。
曹丕曹植兩兄弟關係算不上多差,曹丕也非常瞭解自己的這個弟弟,單純有才氣,容易被人利用,所以雖然有不少的人彈劾曹植,但曹丕一直沒有對曹植痛下殺手,只是遷徙到外地,不讓有心之人利用曹植。這裏就得説到七步詩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詩大家從小都學過,説的就是曹丕逼迫曹植作詩,不然就要不顧兄弟之情,要殺掉曹植。每次讀到這句詩,大家都會感嘆,曹丕這人太壞了,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首詩真的是曹植所作的嗎?
説到背後有心之人,其實在曹丕死後,曹叡當政時期,就曾發生過一件事,讓大家看到了曹魏的水是有多深。當時諸葛亮北伐,曹叡親自率軍去往長安壓陣,也就在這個時候,曹魏國都起了流言,説曹叡死了,搞得大家都想迎立曹植為帝了,後來曹叡及時趕了回來,才平定的騷亂。雖然大家都説要嚴懲造謠生事之人,但最終也都不了了之了。皇帝還在世,只不過是離開國都,就生出了這麼多事,可見當時的曹魏,表面上是恭維皇帝,但私下裏,大家的想法都不相同。魏國的水這麼深,也無怪乎曹丕、曹叡都不敢讓曹植回來了。
結語
曹植的下半生過得並不如意,過着半軟禁的生活,無法恢復正常,空有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鬱郁不得志,確實是非常不堪。不過這也是形勢所迫,而且還是曹丕念及手足之情,沒有痛下殺手的結果,如果直接把曹植毒死,其實對大家都是一種解脱!據史書記載,在曹丕去世前一年,他曾去看過曹植,不知道這對兄弟具體談了什麼,但很顯然,兩人的關係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差,而且曹丕在離開時,還給曹丕增户五百,提高了待遇。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魏略》)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