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皇宮規模宏大,不僅嬪妃不少,太監宮女也是成隊伍成羣,那麼,一個皇城內究竟有多少太監呢?對於這個問題,乾隆皇帝早就做過宮內宦官人數統計,這一點在史冊上也有相關記載。據統計,明朝時期,國力鼎盛,宮內的太監多達十萬人之多,宮女也有九千餘人。要知道,現在有樓房、有上下雙人鋪,但十一萬人的住宿還是很成問題,當時的明朝皇宮內更不可能容下這麼多的太監,而且,故宮中也只有九千間房間,那麼,這十萬太監究竟是如何安排的,既能方便伺候“主子”,又能解決住宿難題呢?
故宮自從開放遊覽後,一直都是人們旅遊的熱門景點,有細心的遊客就會發現,北京故宮限開放營業面積僅其實僅僅佔了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平時,故宮一天大概能接待5萬遊客,因此,不論什麼時候進入故宮參觀,遊客不管是自拍還是他拍,背景板永遠是烏泱泱的人羣,5萬的人羣都已經是人山人海的狀態,很難想象,當年十萬太監曾經流動在故宮做事是什麼樣的場景,難道不會是比“人擠人”還要來勢洶洶嗎?
如果想搞明白這個問題,那麼,首先要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當時的明朝為什麼需要這麼多太監,又是什麼樣的歷史契機,讓明朝的太監羣體崛起的呢?
其實,歷史上明朝的太監後期地位一直是很高,原因在於當時的統治者擔心朝廷權利會集中在朝臣身上,所以,設立了內閣制度取代了宰相這個職位,既可以分散朝臣的權力,內閣通過參政議政還能減輕皇帝身上的壓力。
總而言之,皇帝做了一個朝廷權力的“三權分立”來制衡朝中重臣的權力,一方是皇帝自己,負責國家要事的決定權,一方是內閣,負責政務的審批;另一方則是六部,負責執行。
到了明正德皇帝這一代的時候,這個權力制衡的狀態被打破,起因是年方15的正德皇帝坐上龍椅後,朝中大臣擔心當時的“宦官”教壞皇帝,便聯合內閣與太后,決定剷除太監勢力,可沒想到,朝臣隊伍中出了“反水”的叛徒,反而讓皇帝知道後大怒了一場。
大臣們見事情敗露,知道大勢已去,便打算以退為進,於是,內閣全體成員向皇帝提出了集體辭官的請求,正德皇帝還沒有從差點被大臣們逼宮的憤怒中緩解過來,見這些臣子們又提出辭官,正中下懷,索性小手一揮,表示應允。
在辭官的隊伍中,還有兩位閣老,讓正德皇帝更生氣的是,六部在得知這兩位老閣老離辭官的消息後,一致要求皇帝出面挽留兩位閣老,這一要求帶有威脅的意味,顯然觸及了一個皇帝的底線。
其實,內閣辭官便辭官,對皇帝來説不過是換一批人馬重新上任的功夫,無傷大雅,但六部卻與內閣串通一氣,這擺明就是想架空皇帝的權力,於是,被威脅到皇權的正德將請奏的六部官員拖下去賞了仗刑。
正德皇帝認為內閣與六部已經是“一條心”,對於自己的皇位威脅十分大,於是,他不僅沒有削弱太監勢力,還把這個太監勢力趁機做大,讓太監代替內閣的地位與作用,重新形成了一個朝臣內宦互相牽制的穩定局面。
再加上有了皇帝的暗中授意後,為了能與朝臣徹底抗衡,太監機構不斷擴大,大太監不再是端茶倒水的奴才,反而可以讀書習字,有一番才識後還能參政,輔助皇帝硃批時。在這樣的需求下,不斷擴張的太監勢力自然需要分門別類、細分機構。
可以説,這十萬太監的鼎盛,有內閣與六部一半的助力。除去特務機構錦衣衞外,就是太監組建的類似陳坤飾演的“西廠都督”這種類似的特務機構,此外,太監機構還有十二監、司禮監、直殿監等等分類,五花八門,難怪能發展到十萬多人。
這麼一説,是不是感覺有點頭目,這些特務機構的太監們因為皇帝指令,被派往了全國各地,自然不會住在宮中,而權高位重的太監一般也不會留在宮中,因為“尊卑有別”,大部分太監宮女都安排在宮外,只有輪值的時候才會進宮留宿,這樣既能保證做事效率,還解決了十多萬人的住宿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