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作為我國標準漢語一個稱呼,被認為是北京話,其實普通話與北京話有一定聯繫,但真正普通話卻並非源於北京話,而是源自於河北灤平縣。1953年,我國為了規範語言,派出語言專家到灤平進行考察,並在灤平的金溝屯鎮、巴克什營鎮、火斗山鄉三地進行語音採集。認為灤平是普通話保持最好的地區,因此把灤平方言作為普通話標準取音地。
原因
我們通過新聞聯播,可以感受到普通話,其語速適中,也易於廣播演講及日常交流。而當時灤平的方言中最符合普通話標準,灤平人講話音準分明,字正腔圓,説話清晰,沒有北京的兒化音及尾音,便於向全國推廣。
當然灤平話成為普通話採集點,與歷史淵源很深。600年前,朱棣把侄子建文帝趕跑,當上明朝皇帝后,因為北京是朱棣起家之地,朱棣決定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朱棣遷都後,很多有南京口音的官員、軍士也來到北京。此時明朝官話,就揉合了南京口音、元朝老北京口音,兩種話一結合,就成了明朝時期的官話。
朱棣把都城遷到北京後,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北京離着邊境線太近,因此朱棣為了防止蒙古人入侵,決定修建長城,並在長城外製造了無人區,把民眾全部撤到京城。朱棣製造的“無人區”中,其中灤平就在其中,這為以後產生標準的普通話奠定了基礎。
在明朝統治中,灤平境內由於無人居住,也使該地區原有的方言消失。直到明朝滅亡,清兵入關,灤平一帶才慢慢有了煙火氣。清朝入關後,清人也講北京話。康熙皇帝在位時,決定在承德建造行宮,也就是現在避暑山莊。而灤平就處於京城到承德的要道,於是康熙皇帝鼓勵旗人到“口外”種地生活,此時富饒的灤平迎來了很多清朝旗人,他們在此建造了皇家莊園,在灤平建了二十四莊,包括五條御道、八大行宮、二十四黃莊等清朝的組織機構。
但灤平的皇家莊園不是普通人能建的,都是清朝旗人貴族所建,因此他們在灤平生活下去。而灤平當時交通並不發達,相對閉塞,因此一些旗人就把他們學到北京話在這裏保存下來,並形成了自己標準方言。
隨着歲月變遷,北京與灤平雖然離得並不遠,但北京作為京城,人口流動較大,一些外地人在北京久住,使北京話變得並不純正了,後來形成北京的話,比如兒化音、省字。而灤平卻由於封閉的原因,沒有受到外來方言的影響,其方言沒有任何變化,説話語音相對“硬”一點,因此被選為普通話的採集地。
特點
清朝時推行的“口外建莊”,與清朝與北京官話普及基本同步。由於明朝時,官方話是南京官話,以“金陵雅言”為標準音,朱元璋制定了《洪武正韻》加以規範。但朱棣遷都北京後,雖然遷移了數十萬人口,但明朝官話發生了變化,改為以北京官話語調為基礎。
清朝入關後,本來滿清有自己語言,但為了便於鞏固統治,清朝也不得不學習漢語言,當然他們以北京官話為主。而此時,旗人也正在灤平開田建莊。
由於灤平在明朝時沒人居住,就如一個“空白磁帶”。而在灤平開田建莊都是旗人貴族,他們與京城交往密切,於是在這一地區就形成了一個北京官話交流區。但灤平在深化中,其語音與北京胡同音有所不同,形成自身的語速、音韻。
當時北京官話為了區別北京胡同話,被稱為“北京雅音”,使用人羣主要是貴族。清朝自皇太極時時就推行過雅音,並在八旗子弟中設立翻譯考試科,其中就有漢語用韻考核。清朝入關後,順治二年就進行了第一次科舉考試。康熙時採用制科考試,其中把八股文作為文體,要求考試者用漢語用韻,此時誰會講北京官話就有優勢了,於是清朝入關後掀起了學習雅音的熱潮,使北京官話得到推廣。
推廣
普通話的推廣有一個歷史過程。清朝由於推行北京官話,被太平天國認為是“胡語”,因為當時太平天國曾説客家話,有許多古漢語語特點。
清朝末期時為了推行一種廣泛而認可的語言,清朝政府要求精英階層掌握標準語言,也要求全民都要會説。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曾回憶説“根本沒有國家標準語”。甲午戰爭後,統一語言也成為改革的重要一環。
但我國在推廣普通話中採取的是推廣並不是消滅地方方言。而普通的話推廣就是讓説各種不同方言的人便於交流,成為一種媒介。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參考資料:《明史》、《洪武正韻》、《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