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晉獻公與驪姬
晉獻公晚年昏聵,聽信驪姬之言,先是誅殺了世子申生,後又發兵驅逐公子重耳和夷吾,使得晉國埋下了內亂的種子。然而,看似詭計得逞的驪姬母子卻沒有笑到最後,原世子申生一黨的裏克派心腹扮演成刺客,於葬禮之上突然襲殺了驪姬之子奚齊,後又於朝堂誅殺少姬之子悼子。
《史記·晉世家》:十月,裏克殺奚齊於喪次,獻公未葬也。荀息立悼子而葬獻公。十一月,裏克弒悼子於朝,荀息死之。
晉獻公託孤荀息,為何失敗了?
晉獻公有很多兒子,與夫人齊姜生有世子申生,與狐季姬生有公子重耳,與小戎女生有公子夷吾,與驪姬生有公子奚齊,與少姬生有公子悼子,其中驪姬和少姬是兩姐妹。
眾所周知,晉獻公臨終前曾託孤荀息,要他輔佐驪姬的兒子奚齊。
《史記·晉世家》:獻公亦病,病甚,乃謂荀息曰:“吾以奚齊為後,年少,諸大臣不服,恐亂起,子能立之乎?”荀息曰:“能。”獻公曰:“何以為驗?”對曰:“使死者復生,生者不慚,為之驗。”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託孤荀息
獻公以為,以荀息的威望足以震懾羣臣。説起來,相國荀息並非驪姬一黨,他與世子申生反而有舊交,這讓很多人以為他會廢掉奚齊而立重耳,這一點,晉獻公也是清楚的,但獻公選擇他不僅是因為他在朝中的威望,更多的還是看準了荀息為人的忠誠。
荀息此人雖是賢才,卻愚忠不已,他本是憂國憂民的良臣,也知道公子重耳等人遠勝過奚齊,更知道驪姬用計害死了世子申生,可他卻不顧諸大夫的反對,執意要擁立驪姬的兒子,只因為獻公的遺命。
按説,晉獻公的託孤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可為什麼荀息還是沒能保住奚齊兄弟的性命呢?
託孤失敗的第一個原因便是荀息的“愚忠”。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忠孝仁義
荀息此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忠誠,但最大的缺點也是忠誠。
荀息雖然對獻公臨終前的囑託持保留態度,卻因愛護自己名聲而不想留下不遵君命的“不忠”之名,導致他明知公子重耳、夷吾均強過奚齊,還是執意要擁立奚齊為君。其實,荀息堅持擁立驪姬之子為君並不是單純履行君王的遺命,他更多的是想保護晉獻公的兩個愛子。
荀息本以為讓奚齊繼位就是對他最大的保護,故而當諸大夫提出要改立重耳時,他堅持要立奚齊為君,以為只要登上君位,獻公的兩個愛子便安全了,卻不想將軍裏克竟然政變弒君,荀息不僅沒能履行對獻公的承諾,甚至連兩位小公子的性命都沒有保住。
有時執意前進則會跌落懸崖,退一步反而海闊天空。奚齊兄弟的處境便是如此,當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們時,荀息如果廢掉奚齊改立賢德的重耳為君,新君反而會放過甚至保護自己的兄弟,也不會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託孤失敗的第二個原因是荀息的“迂腐”。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荀息迂腐
當奚齊被裏克突然襲殺在晉獻公的葬禮上時,作為首席大臣的荀息就應該意識到晉國朝局的危險,在這種時候,荀息應該立刻查辦兇手,剷除反對派,可荀息做了什麼呢?
《史記·晉世家》:荀息將死之,或曰不如立奚齊弟悼子而傅之,荀息立悼子而葬獻公。
也就是説,當荀息無力挽回悲劇時,他第一時間想做的事居然是自殺。自殺能解決問題嗎?顯然是不能的。這時,多虧驪姬及時勸阻了荀息,稱:“奚齊雖死,但他的弟弟悼子還在,可以擁立悼子為君。”
這時又到了荀息抉擇的時候了,擺在他面前的選項依然有三人,重耳、夷吾、悼子。重耳自不必説,年紀最長且又是國內公認最賢德的公子;夷吾次於重耳,雖然沒有賢德的名聲,但也是成年的公子;至於悼子,他是驪姬的妹妹少姬的兒子,年紀才9歲。
此時的荀息如果選擇擁立重耳繼位,裏克、鄭父未必會對悼子下手,雖然不能將君位傳給奚齊的兄弟,但至少能保住最後一點血脈。然而,荀息沒有這麼做,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愚忠,更迂腐地堅持既定的繼位程序,他所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擁立悼子為君,併為獻公舉行葬禮。
殊不知,此時最重要的不是另立新君,而是追查兇手,消除隱患,可荀息這麼做了嗎?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弒君之臣
弒君的兇手是誰,荀息知道嗎?又該怎麼處置他們呢?
其實殺害奚齊的兇手,荀息是知道的。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早在獻公剛剛離世的時候,大臣裏克、鄭父兩人就曾登門拜訪荀息,試圖勸説荀息改立重耳為君。
“主上晏駕,重耳、夷吾俱在外,叔為國大臣,乃不迎長公子嗣位,而立嬖人之子,何以服人?且三公子之黨,怨奚齊子母入於骨髓,只礙主上耳。今聞大變,必有異謀。秦、翟輔之於外,國人應之於內,子何策以御之?”
裏克、鄭父的分析非常中肯,重耳、夷吾都是長公子,且一個有秦國庇護,另一個有翟國輔佐,國內的百姓都怨恨驪姬母子,只是由於晉獻公在世才不敢造次,現在國有大喪,支持重耳和夷吾的人必定會有行動,到時裏應外合,奚齊肯定無法坐穩君位。
雖然裏克、鄭父沒有言明,但他們明顯是在説自己,既曉之以理,又示之以危,但荀息依然不為所動,大怒曰:“吾既以忠信許先君矣,雖無益,敢食言乎?”
裏克、鄭父走後,荀息並無其他動作,他一沒有試圖改變裏克等人的想法,二沒有剝奪裏克等人的權力,彷彿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這等於是自掘墳墓,明知敵在何處,卻聽之任之,荀息怎麼能不失敗呢?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裏克政變
忠於驪姬母子的大臣曾建議荀息立刻誅殺裏克、鄭父,以穩定悼子的君位。但是荀息過於迂腐,竟然回答道:“裏克、 鄭父都是國之宿老,在朝中有一半的大夫出自他們的門下,萬一討伐失利,我們在晉國將無立足之地,不如暫時將此事按下不提,等喪事完畢,新君繼位之後,再設法驅散二人黨羽,處置他們。”
好一招“緩一緩”,荀息在明知威脅新君的就是裏克一黨的前提下,依然按部就班地執行“先辦葬禮,再繼君位”的程序,全然不知道變通,此時的他本來可以用“謀逆”、“弒君”的名義合法除掉裏克、鄭父,但他竟然以裏克黨羽眾多就放棄了,殊不知,如果荀息公開裏克等人的罪行,那些朝中大夫未必會跟着裏克一起“謀逆”,荀息優柔寡斷,白白錯過了誅殺裏克等人的最佳時機。
正所謂“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荀息不肯動手誅殺叛黨,裏克、鄭父等人卻不會坐以待斃,他們公開舉兵殺入朝堂,當着荀息的面摔死了悼子,又闖入後宮,逼迫驪姬投湖自盡。自此,荀息受命保護的兩位小公子全部死於非命,他無顏再見先君,只能以死相報。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逼殺悼子
晉國內亂以裏克連殺兩君,又逼死一大夫,進入了高潮。
A、重耳 B、夷吾,Which one?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晉國二公子
驪姬、奚齊、悼子、荀息四人已死,晉國暫時被裏克、鄭父掌握。擺在眾人面前的國君選項就只剩下了重耳和夷吾。在選擇新君的問題上,裏克、鄭父以及百姓都比較傾向於重耳,一是因為重耳年紀比較大,二是因為重耳素有賢名。
然而,名聲在外又深得人心的公子重耳,為什麼沒能繼承君位呢?
裏克等已殺奚齊、悼子,使人迎公子重耳於翟,欲立之。重耳謝曰:“負父之命出奔,父死不得脩人子之禮侍喪,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
身在他國的重耳説道:“我本是違背父命而被趕走的罪臣,君父死後,作為兒子的我又沒能及時盡孝,侍候喪事,現在我又怎麼能回到國家繼承君位呢?大夫們還是另立其他公子吧!”
公子重耳拒絕了裏克、鄭父的好意,外人都認為重耳果然是為賢德的公子,重視禮儀、淡泊名利,史書也因為重耳辭謝君位而讚揚他的賢德。然而,公子重耳真如他所言,是因為以上原因才拒絕回國繼位嗎?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重耳辭謝
事實上,公子重耳是想成為晉君的。他作為獻公最年長的公子,是最有資格繼承晉國的,而且在重耳的身邊,還有諸如狐偃、趙衰、魏犨、介子推等賢德之臣,論聲望、論支持率,重耳無疑是晉國君位的最佳人選。如果重耳真的是淡泊名利的人,那些有才幹的大臣怎麼可能一直跟着重耳流亡列國?這些人之所以跟着重耳,完全是因為看中重耳的才能,斷定他一定能回國繼承晉侯之位。
重耳之所以拒絕了裏克、鄭父,其實源於三個“疑”字。
1、要知道,裏克等人一直是先世子申生的死黨,這一點重耳是很清楚的,這也就是説,裏克等人與重耳是既沒有主僕關係,又沒有往日交情,再加上獻公的兒子很多,突然請重耳回國繼位,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此乃重耳的“第一疑”。
2、上卿荀息素有聲望,又是託孤相國,裏克、鄭父竟然敢連續發動兩次政變,先後誅殺奚齊和悼子,又逼死相國荀息,如此大逆不道之臣,能否安心擁護重耳繼位,此乃重耳的“第二疑”。
3、當前奚齊兄弟剛剛死去,國內政局動盪不安,想必驪姬一黨還未被全部剷除,此時如果貿然接受擁戴回國,是否能逃過驪姬一黨的暗殺?此乃重耳的“第三疑”。
重耳曰:“羣公子尚多,何必我?且二孺子新誅,其黨未盡,入而求出,何可得也?天若祚我,豈患無國?”
公子重耳雖然有心繼承君位,但由於他不信任裏克、鄭父二人,便委婉辭謝了他們的好意,擁立重耳這一選項便被自動去掉。
裏克、鄭父見重耳不同意繼位,只好去見最後一個選項:公子夷吾。
夷吾能成功繼位,源於授之以“利益”
和重耳一樣,夷吾也想回國繼位,也有一幫自己的追隨者,他們是虢射、郤芮、呂甥。比起重耳的追隨者,郤芮等人更擅長陰謀詭計,他們沒有讓夷吾直接返回晉國,而是贈送厚禮給裏克、鄭父,並承諾賜封給他們更多的土地,同時派使者面見秦穆公,請求秦國出兵護送夷吾回國繼位,事成之後願意割讓河西之地給秦國。
裏克、鄭父絕不是忠義之人,如果他們是,他們就不會殺掉並無過錯的悼子,更不會逼死荀息,所以當夷吾許諾分封汾陽之地時,裏克一定動心了,權衡之下,裏克、鄭父自然選擇有利可圖的一方。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賄賂秦國
同樣,秦穆公也不是急公好義之人,作為大國君主的他,自然以本國利益為第一考慮,擁立重耳固然能博得好名聲,可除了名聲外,秦國還可能塑造一個強大的敵人,但如果擁立夷吾,不但秦國能得到河西之地,開闢通往黃河的通道,還能扶植一個並不怎麼賢明的君主,對秦國來説都是有利可圖的。
這麼看來,夷吾的一幫臣子比重耳等人更加高明,他們雖無法得知裏克等人擁戴夷吾的真實目的,但卻可以開出讓對方不能拒絕的高價,而且還請來外援相助,這樣一來,無論裏克等人是真心還是假意,夷吾都有足夠的實力繼承君位。
必須承認的是,夷吾等人雖然謀高一籌,但卻是以犧牲國家利益為代價,通過這樣的方式換來的君位恐怕未必穩固。
《史記·晉世家》:夷吾欲往,呂省、郤芮曰:“內猶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難信。計非之秦,輔彊國之威以入,恐危。”乃使郤芮厚賂秦,約曰:“即得入,請以晉河西之地與秦。”及遺裏克書曰:“誠得立,請遂封子於汾陽之邑。”秦繆公乃發兵送夷吾於晉。齊桓公聞晉內亂,亦率諸侯入晉。秦兵與夷吾亦至晉,齊乃使隰朋會秦俱入夷吾,立為晉君,是為惠公。
至此,公子夷吾便成功搶在重耳之前繼承了晉侯之位。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夷吾繼位
為什麼62歲的重耳,最終還是當上了晉侯?
公子夷吾繼位後,史稱“晉惠公”。表面上看,晉惠公外有諸國擁戴,內有強臣輔佐,似乎他成了這場奪嫡之戰的最終贏家。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要坐穩一個國家,登基繼位只是第一步。
晉惠公深知君位來之不易,要坐穩這個位子,就必須消除一切威脅。對於晉惠公來説,他的威脅有三,一是聲名遠播的哥哥重耳,二是弒君作亂的裏克、鄭父,三是即將得到河西之地的秦國。
殺功臣、棄盟約,惠公第一次忘恩負義
惠公此人極為吝嗇,又是個忘恩負義之徒。剛剛繼承君位後,惠公便後悔答應裏克和秦穆公的事情,當時秦國使臣一路護送惠公返回絳都,就等着交割河西之地,但惠公卻稱大臣們都反對割讓河西之地給秦國,他雖然極力反駁,但卻無濟於事,只好暫緩交割事宜,同時惠公也不再履行分封汾陽之地給裏克的承諾,還奪取了他的權力。
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鄭謝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許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許秦者?’寡人爭之弗能得,故謝秦。”亦不與裏克汾陽邑,而奪之權。
此舉無疑同時得罪了擁戴他的內臣和外國。鄭父憤恨,便請命為使,前往秦國道歉,實則是想把晉惠公背信棄義的真相告訴秦國,秦晉生隙。
鄭父剛走,惠公便迫不及待地要除掉裏克,他派郤芮前去見裏克,説道:“主公説沒有你,他不可能繼位為君,這份恩情他本不應該忘記,但是你殺害了二位晉侯和上卿荀息,這是觸犯了國法的罪惡,而我又決不敢因私恩而置國法大義於不顧,只有請大夫自盡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裏克長嘆道,隨後便舉劍自殺了。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裏克之死
裏剋死後,鄭父鼓掌難鳴。當他從秦國回來後,便着手廢除惠公的密謀,大臣祈舉、共華、賈華、騅遄等人都加入了他,然而郤芮、呂甥察覺了鄭父的異樣,便暗中派屠岸夷假裝投靠鄭父,得到了他們密謀的盟約誓紙,於是晉惠公便將鄭父等人全數誅殺,他的兒子丕豹被迫逃往秦國避難。
幸災樂禍、趁火打劫,晉惠公第二次忘恩負義
不久之後,晉國爆發了饑荒,糧食歉收。晉惠公厚顏無恥地求秦國支援些糧食,本來秦國大臣都反對救援晉國,因為惠公背信棄義不肯割讓河西之地,但秦穆公覺得惠公雖然可恨,但晉國的百姓無罪,便慷慨解囊,用船隻運送了上萬斛糧食給晉國,史稱“泛舟之役”。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泛舟之役
次年,秦國饑荒缺糧,秦穆公請晉惠公援助糧食。但貪婪的晉惠公卻認為這是討伐秦國的大好良機,非但不借糧食,反而謀劃出兵攻秦。
晉惠公又一次背信棄義,秦穆公大怒,先發制人,搶先率兵攻打晉國。晉惠公遂召集軍隊與秦國交戰於韓原。
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本有絕對優勢的晉國,竟然被兵微將寡的秦國殺得大敗而歸,連惠公本人都被秦國俘虜了。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韓原之戰
這下晉惠公只好割讓河西之地予秦國,同時派世子圉到秦國當人質,這才讓晉惠公得以返回絳都,但從這以後,晉惠公再也不敢違逆秦國,鬱鬱而終。
晉惠公死前,世子圉害怕晉國君位落入其他公子手中,便悄悄從秦國逃回了晉國,史稱“晉懷公”。
晉懷公不辭而別再次惹惱了秦穆公,他遂改為擁立公子重耳,派兵攻打晉國,晉國大臣郤芮、呂甥臨陣倒戈投降了重耳,晉懷公被迫逃離了絳都,重耳得以繼位,史稱“晉文公”。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晉文公繼位
後來,晉文公派人誅殺了懷公,晉國自驪姬之亂後的奪嫡大戰總算劃上了句號。
晉文公便是日後的另一個春秋霸主。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春秋五霸
一家之言
誠然,晉獻公的赫赫武功確實為晉國稱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他在人品道德方面卻為人所詬病。驪姬亂晉後的奪嫡大戰之所以會發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晉獻公違背禮法,廢長立幼,這直接導致了沒有實力卻又強行坐上君位的悼子兄弟被殺,而晉惠公和懷公的落敗,則是由於他們忘恩負義,不講道義,這在春秋絕對是最最讓人唾棄的事情。所以,晉國內亂的根源還是“違背禮制”,反觀晉文公,他講禮法、守信義,晉國這才得以稱霸列國。
往事已矣,我們在嘆息歷史的種種過往時,不要忘記反思歷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又何嘗不是今天人們需要面對的現實,千萬不要思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758 字。

轉載請註明: 詳解驪姬亂晉後,晉國奪嫡大戰中不為人知的隱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