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戰術不足限制了這支部隊發展,最終葬身第四野戰軍的火海!
在國民黨軍隊的戰鬥序列之中,曾經出現過一支被譽為"趙子龍師"的部隊。雖然"趙子龍師"沒能擠進"五大主力"之中,也非首批換裝美械的13支部隊之一,但其兇悍的戰鬥力卻是有目共睹,白刃格鬥完勝日本侵略軍,集團衝鋒震驚第四野戰軍。
"趙子龍師":
"趙子龍師"的正式編制是國民革命軍獨立第95師,其前身為馬鴻逵的“馬家軍”,至於從何時被稱為"趙子龍師",國民黨檔案無明確記載。
中原大戰爆發之後,“西北四馬”之一的馬鴻逵,率領他的部隊投靠了蔣介石,其部隊表現出兇悍的戰鬥力受到了蔣介石的重視。這支馬家軍都是西北健兒,個個身體強壯,槍術刀術騎術嫺熟,加上家族勢力和宗教信仰,使這支馬家軍兇悍不畏戰,強硬不懼死。
前身“馬家軍”:
當馬鴻逵被蔣介石任命為第15路軍總指揮後,他的部隊被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35師,下轄三旅九團,全師共計2萬餘人,駐地為信陽。
此後蔣介石又任命馬鴻逵為寧夏省主席,令馬鴻逵率35師的5個團返寧上任,師長馬騰蛟率其餘4個團仍駐信陽。不久馬騰蛟也被調回了寧夏,而駐守信陽的馬家軍4個團,則交由河南省主席劉峙指揮。從此,駐守信陽這4個團的馬家軍,正式脱離了馬家軍的建制。
正式建師:
1934年,這4個團的馬家軍在開封,與新編第40旅合編為陸軍第95師,自此,第95師的番號正式出現在國軍序列之中。
第95師是乙種師編制,唐俊德為首任第95師師長,全師轄2旅4團(280團、283團、284團、289團)。此後,黃埔一期生李鐵軍、羅奇,先後擔任第95師的第二任和第三任師長,其中尤以第三任師長羅奇的任期最長,影響最大。
白刃格鬥完勝日軍: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第95師奉調至鄭州,擔任守備黃河南岸的任務。此時淞滬會戰打響,與日軍浴血奮戰的第1軍軍長李鐵軍,因曾任第95師師長,所以非常瞭解該師官兵的戰鬥力,便請求蔣介石從該師調出3個整營赴上海,投入第1軍的對日作戰。後來,第95師的這3營個官兵,大部都戰死在了淞滬戰場上。
1938年5月,第95師自徐州撤退至鄱陽湖田家鎮,被編入第37軍戰鬥序列,開始作為國民革命軍正規部隊投入了武漢會戰。此後第95師先後參加了第一、二、三次長沙會戰和長衡會戰,尤其是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第95師於橫田鎮與日軍展開的一場白刃戰。
在橫田鎮的一座樹林之中,第95師第283團的一個連,在行進途中與日軍荒木支隊的一個大隊遭遇,由於是突然遭遇,敵我雙方均是來不及散開隊形開火,於是就直接展開了白刃戰。眾所周知,在抗日戰爭之中,中國軍隊在與日軍進行白刃格鬥時,往往都是居於下風,就連打成平手的戰例都非常之少。
然而這場白刃戰的結果卻是,日軍荒木支隊被挑了94人,第283團陣亡60餘人,一場完勝的白刃格鬥。
這場白刃戰轟動了整個第九戰區,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親自下令嘉獎了第95師,後還在橫田鎮建了一座"抗日民族英雄為國捐軀紀念碑",以紀念殉國的第95師將士。同時,由於第95師的駐地為當陽,而當陽又是三國時期趙子龍一戰成名之地,於是,第95師也被譽為了"趙子龍師"。
勇猛有餘、戰術不足:
客觀的説,第95師雖然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但戰鬥力卻屬於二流之中的一流,即未擠進戰鬥力最強的"五大主力",也沒能列入首批13支換裝美式裝備部隊的行列。
造成這種結果的重要原因就是,第95師勇猛有餘,戰術不足。因為第95師沒有王牌主力那樣的戰役戰術水平,這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之中,對陣我第四野戰軍之大山阻擊戰時,這一短板就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勇猛有餘,戰術不足,第95師的人海最終抵擋不住第四野戰軍的火海。
"在華北沒有丟過一挺機槍":
解放戰爭爆發之後,第95師被調入華北地區,曾在徐水縣、固城鎮、勝芳鎮以及保定以南的芳莊鎮,多次與我軍交手。由於當時華北解放軍在數量裝備上居於劣勢,在無絕對把握的情況下,華北解放軍很少強攻死守,這就使第95師在作戰中幾乎沒有吃過大虧。雖然國民黨軍隊在解放戰爭中屢戰屢敗,武器裝備更是損失慘重,但第95師卻號稱"在華北沒有丟過一挺機槍"。
1948年9月,第95師改稱獨立95師,隨着遼瀋戰役的打響,獨立95師奉令加入國民黨東進兵團進攻塔山,企圖會同西進兵團夾擊我第四野戰軍,解救被圍困的錦州。在遼瀋戰役之中,為了確保主力奪取錦州,第四野戰軍以第4、第11縱隊為阻擊部隊,第一縱隊為預備部隊,於錦西的塔山地區進行了著名的“塔山阻擊戰”。
“塔山阻擊戰”:
塔山雖然叫做塔山,然而這裏既沒有塔也沒有山,只是錦西一個一百餘户人家的小村莊,唯一的重要之處,就在於去往錦州的道路從塔山穿過。
塔山東臨錦州灣,西接白台山,在山與海之間最狹窄的一段,僅有十二公里寬,而山海關至瀋陽的公路與鐵路,則並行從塔山東側穿過。因此,塔山無疑就成為了錦西國民黨軍隊救援錦州的唯一通道,而塔山阻擊戰直接決定了我軍能否奪取錦州,甚至是影響了整個遼瀋戰役的結局。
1948年10月13日,在塔山陣地前,獨立95師準備以他們傳統的強悍作風攻下塔山,所以對全體官兵進行了戰前總動員,並拿出大量金圓券組織了敢死隊。於是,獨立95師全師官兵一面高呼着"沒有95師攻不下的陣地"的口號,一面發動了整營整團的集團衝鋒。
獨立95師以營為單位,分成3個衝擊波,軍官站在最前面,後面是密密麻麻的攻擊隊形,一波接着一波連續發起衝鋒。
獨立95師以這種罕見的攻擊方式,目的是不給我軍任何的喘息機會,對我軍形成巨大的心理威懾。應該説,獨立95師這種罕見的人海攻擊,的確令同樣是以勇猛著稱的第四野戰軍大開眼界,給予了我阻擊部隊巨大的壓力,並且幾次攻進了四縱的防禦陣地,甚至是驚動了指揮整個遼瀋戰役的林總。
"趙子龍師"再無人提及:
獨立95師這種罕見的人海攻擊固然強悍勇猛,但又是愚蠢至極。眾所周知,在攻堅戰之中,作為攻擊的一方,往往需要集中3倍以上的優勢兵力和火力,才有可能突破對手的防禦陣地,但在塔山阻擊戰之中,獨立95師卻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就兵力上而言,進攻塔山的國民黨軍為11個師,防守塔山的我軍為8個師,而且防守塔山的主力為“四野五虎”之一的第四縱隊,因此,進攻塔山的國民黨軍不具備兵力上的優勢。
而就裝備火力上而言,進攻的國民黨軍隊同樣不具備多大的優勢。獨立95師之所以沒有在華北遭受重創,一方面是華北野戰軍的戰略側重選擇,而另一方面也有裝備上的劣勢所致,而當獨立95師遇到了我第四野戰軍之後,畫風就完全變了。
提及裝備火力,在當時我軍的五大野戰軍之中,如果四野自認第二,相信沒誰敢認第一。以主打塔山阻擊戰的第四縱隊為例,全縱隊裝備有1100多挺機槍、26門山炮、10門野炮、3門美式105榴彈炮、10門高射炮、200餘門迫擊炮。
當時四縱在塔山一個1000米寬的正面陣地上,就配置了16挺重機槍、49挺輕機槍、數十門迫擊炮,陣地後面另設有縱隊、師、團的各級炮兵陣地。然而在四縱這種空前猛烈的火力面前,獨立95師仍然用密集衝鋒的人海戰術,其後果可想而知,即使是攻入四縱的防禦陣地,但在炮兵設定諸元、機槍調整射界之後,必然要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塔山阻擊戰自10月10日開始,至10月15日結束,共進行了六天六夜,獨立95師幾乎傷亡殆盡,自此而一蹶不振,"趙子龍師"之稱號再也無人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