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課引導學生從地理學角度去分析世界、理解中國 小小地球儀轉出大視野

  “烏克蘭處在東歐平原進入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關鍵位置,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耕地資源,可以給整個歐洲提供大量油氣能源和糧食。”在華東師範大學的一門叫做《中國發展與世界變局》的課堂上,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教授劉承良啓發學生從地理學角度思考烏克蘭危機形成的原因。

  作為一門面向全校研究生的通識課程,《中國發展與世界變局》由華東師大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教師團隊開設並主講,按照世界理論與中國智慧、世界變局與中國影響、全球治理與中國方案的內容邏輯,幫助學生理解世界變局中的原理和規律,圍繞全球治理困境和中國治理方略,引導學生科學認識國內外重大發展議題。

  想要選修到這門“爆款”課可不容易。2021級人文地理學專業的劉通就是在經歷了一番波折之後才搶到課。最初,課程規模設定在30人左右,由於很多學生反映搶不到課,學校便將課程調整到50人,之後又再一次擴大到150人。前前後後歷經3次擴大調整,這堂課到底有何魅力?

  “我們希望幫助學生建立一種底氣和自信”

  中國為什麼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面對挑戰,中國為什麼行……這些看起來是國際關係課堂上的內容,學生們在地理課上,用另一種視角找到了答案。

  “中國的科學技術實力不斷趕超美國,而且科技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一些西方的科技強國。”在一份分析中美間科技競爭力的調查報告中,學生們經過數據收集、整理、分析之後得出了這樣一條結論,報告從改革開放、集聚人才以及深圳地理位置等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國科技繁榮發展背後的原因。“課堂上,學生們能夠認識到中國在全球發展過程所面臨的挑戰和危機,也會看到中國發展取得的突出進步,我們希望幫助學生建立一種底氣和自信。”華東師大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院長杜德斌説。

  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杜德斌和劉承良發現,我國在推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非常需要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做支撐。然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同步交織的歷史時刻,學生們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區域認知仍顯不足,這成為他們開設這門課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要建設中巴經濟走廊?如果學生不瞭解巴基斯坦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也就不能理解其重大意義。”杜德斌認為,地理和人文、經濟、科技、政治都有着密切的關聯,本身就具備很強的政治屬性,這門課程就是要深挖專業知識,讓學生把地理學知識和國家政策、國家發展結合起來。

  課堂上,杜德斌經常用實物世界地圖和數字地球儀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地球儀輕輕一轉,學生們見到了更大的世界。

  “中國一心一意謀發展,為人民謀幸福並不是一句口號。”讓2021級人文地理學碩士生孫舒琦印象最深的是,在講到“中國製造”轉型為“中國智造”時,杜德斌告訴同學們,我國其實正遭遇着很多技術創新的限制,中國的發展之路並不平坦。這讓孫舒琦反推到青年的新時代使命,“看到這麼複雜的國際形勢後,我第一次感覺到緊迫感和危機感,國家不容易,作為一名青年不僅僅是為自己的前途學習,也要為國家的富強、中華民族崛起而讀書”。

  從地理學角度去分析世界、去理解中國,本身就是一堂大思政課

  “每一棵樹都有它的倔強,無論是紮根在乾旱而粗獷的沙漠,還是生長在雨熱充沛的熱帶雨林,它的倔強是成為最繁茂的那棵,把種子灑在北方的平原丘陵、東面的大海島嶼、西部的高原盆地。”這是華東師大2016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熊春寫給貴州織金縣熊家場中學同學們的一封信。

  2018年暑假,學院組織起了一支地理考察隊伍,作為課外實踐活動,熊春和十幾名同學一同去往貴州支教。他們看到了貴州的地形地貌,體驗了不同的人文風情,也開始關注祖國不同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熊春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下火車是在隔壁的城市,之後坐公交、轉大巴、再轉公交,數個小時之後,我們才到達鎮上的小學”。這是熊春第一次體驗山區的交通,也讓她親身體會到了地理位置、城市交通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這些都是之前在書本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但當我看到地區發展可以藉助周邊城市資源時,我也理解了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意義”。

  一直以來,人們對地理的認知侷限在了山川河流、氣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的內容,其實,在人文地理中會涉及經濟、科技還有區域發展,“地理學科就是需要去認知這些規律,解讀並運用這些規律”。在課堂上,杜德斌和劉承良經常強調location(區位)和connection(聯繫)兩個單詞,他們認為,從地理學角度去分析世界、去理解中國,本身就是一堂大思政課。

  在劉承良看來,地理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區域性,不同的地理環境會形成獨有的社會文化,當學生們去思考“為什麼工業革命會發端於歐洲”“地理位置、人文風情在創新發明中起到了什麼作用”等等,便可以啓發學生反推到中國的發展。“中國想要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能從歐洲得到什麼啓示”“為什麼中國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我國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儘管課程涉及的知識廣泛,但最終都會落腳到“提出中國方案,實現學術報國”上。這正是課堂的歸宿。

  兩個單詞背後的全局性戰略思維,帶給了熊春很大啓發。十幾天的貴州支教生活,熊春在思考如何向熊家場中學的同學們傳達地理思維。喀斯特地貌是貴州南部的典型地貌,從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出發,她向當地的師生介紹了貴州的自然特徵、旅遊資源、人文特徵等等。“我覺得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不管生在貧瘠的土地,還是富饒的土地,希望我們都可以認識自己的家鄉,也可以見到更大的世界,但是同時不要忘記自己的根。”熊春説。

  有位“旁聽生”是服務基層的實踐者

  黃筱彧是華東師大人文地理學專業的一名研究生,2018年碩士畢業後,他進入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工作。離開校門,他成了一名服務地方的年輕幹部,兩年的農村基層服務經歷,讓他深切感受到在課堂中潛移默化形成的全球視野、家國情懷和戰略思維對工作產生的巨大影響。

  “城市規劃工作是影響城市發展的‘指南針’。”黃筱彧所在的成都市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國家戰略的重要承載地,他所從事的城市規劃工作又對城市發展影響極為深遠。剛開始工作時,黃筱彧會面臨很多困惑,每當這個時候,他便經常向杜德斌請教交流,把最新的學科前沿成果融入自身工作中。如今,他成了《中國發展與世界變局》這門課的“場外旁聽生”。下班後,他就會和在校學生一起“雲”同步聽課。

  “我覺得這門課非常值得我深思細學。”黃筱彧覺得,課程裏融合了世界地理學、國際政治學、國際關係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背景知識,這些都有助於自己理解國家治理方案的內在邏輯,進而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幫助地方發展,“這也是我工作的初衷”。

  讓劉承良印象很深的是,在一堂講中國海上交通運輸格局的課上,劉承良告訴學生,我國對外經貿往來高度依賴海峽和通道,但是重要戰略資源運輸通道也面臨着外部威脅。下課後,便有一位同學找到他説:“老師,我可不可以參軍?”半個學期之後,劉承良便得到了這名同學參軍入伍的消息。“當我看到他們義無反顧地為祖國奉獻自己的青春的時候,我真心為他們驕傲和自豪。”劉承良説。

  有學生選擇攜筆從戎,也有學生選擇紮根西部。“許多畢業生選擇去祖國西部,運用所學的地理科學知識,根據西部各地區特定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進行產業佈局,為西部的建設發展作出自己的努力,這便是我們教書育人的目標之一。”杜德斌説。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許子威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54 字。

轉載請註明: 這門課引導學生從地理學角度去分析世界、理解中國 小小地球儀轉出大視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