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培養“3+1”模式建構與實踐

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培養“3+1”模式建構與實踐

一、教學改革背景

高職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高職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長,這就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形勢下保障高職院校學生的高質量就業成為亟待破解的難題。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副院長陳吉勝為代表的教學管理與研究團隊,從提高學生職業崗位適應能力出發,2013年以帕森斯“人職匹配”理論為起點,構建了人職匹配就業模型,2017年創新性提出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培養“3+1”模式,並進行了本校、市內和國內全面試點、推廣應用,取得了一系列理論成果和教育教學改革成果。

二、改革理論探索

2013以來,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陳吉勝教授圍繞人職匹配理論展開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豐富的理論成果。2013--2016年,主持開展了重慶市教委立項的重慶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水利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研究》(項目編號14SKS53),於2015年、2016年先後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發表《人職匹配理論視域下高職院校就業模型建構》、《職教論壇》發表《應然與實然: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價值分析》等論文。在此期間,陳吉勝就讀西南大學教育學博士,完成博士論文《水利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研究》,在言實出版社出版《水利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研究----以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著述。

在一系列研究中,陳吉勝副院長以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為出發點,創造性的提出了“3+1”人職匹配就業模型,即人才培養的三個指標體系(人才培養評估體系、崗位分析體系、人職匹配結合體系)和一個變量(環境因素),闡述了人才培養過程中人才培養評估體系、崗位分析體系、人職匹配結合體系與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關係,形成了人才培養改革的理論基礎。

三、“3+1”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

在上述理論探索的基礎上,陳吉勝組織了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高等教育改革中心、實訓實習中心、水利工程學院等二級學院的精幹教育研究和管理團隊,依據研究成果“人職匹配就業模型”所建構的三個指標體系,以“若水”人才為培養目標,提出了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培養“3+1”模式,並與2017年8月,制定了《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3+1”培養模式建構與實踐實施方案》,成功地將理論成果轉化為可操作、可複製的人才培養方案。

四、“3+1”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3+1”培養模式建構與實踐實施方案》制定以後,2017年9月開始陸續在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2017--2020級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水環境監測與治理、水利水電工程技術3個專業進行改革實踐,目前2017級學生已畢業。實踐表明,本成果理論上有創新,實踐上有重大突破,對提升育人質量有重大貢獻,對全國水利類職業院校發揮了示範輻射作用,在全國其他高職院校中產生重大影響。從2018年起逐步在本校建築工程技術、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技術、供用電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工程測量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等專業推廣,在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工程測量等專業中推廣,在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水利水電工程技術等專業中推廣。事實表明,本成果可複製可推廣。目前,全國推廣應用院校27所、專業71個、教師874人、學生21849人。15家合作企業推廣應用本成果,培訓員工5000多人。

實踐過程中,完成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9個、出版《水利工程監理》《工程測量》等教材27部,建成《水工建築物》《文明在水之洲》等國家、市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2門,形成了一批“課程思政”典型案例。建成了水環境監測與治理、供用電技術等4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主持2個,參與2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踐基地1個、示範協同創新中心1個。發表與成果相關的核心期刊論文122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40篇,出版《河長制的實踐與探索》等著述4部,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20項,軟件著作權2項。論文核心觀點被引、被下載各529和30127次。

五、“3+1”人才培養模式的成效

通過4年實踐檢驗,成果先後在本校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等3個專業試點、建築工程技術等6個專業推廣,參與教師135名,參與學生5850人。培養畢業生1116人,通過成果實踐,學生綜合素養、專業能力得到提升,育人成效顯著。

(一)專業建設成效顯著

專業建設成效顯著。試點專業《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水環境監測與治理》兩個專業於2018年獲評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養專業、2019年獲評重慶市骨幹專業和國家級骨幹專業。推廣專業中,《建築工程技術專業》2019年獲批教育部1+X首批試點專業、《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技術專業》2019年獲評國家級骨幹專業、2020年獲批市級專業教學資源庫,《供用電技術》2019年獲批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和《工程測量技術專業》2018年獲評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應用電子技術2019年獲評重慶市骨幹專業。開展試點的專業分別建成了水環境監測與治理、供用電技術等4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主持2個,參與2個)。2020年10月,試點專業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水環境監測與治理、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分別通過了悉尼協議研究院專業認證。2020年5月,“金蘋果”公佈的全國高職院校專業競爭力排行中,我校水利大類水利工程與管理類專業排名全國第二,其中水環境監測與治理專業全國排名第一,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專業全國排名第二,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全國排名第三。課程建設方面,建成《水工建築物》《文明在水之洲》等國家、市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2門,主編教程27本。形成了一批“課程思政”典型案例。

(二)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突飛猛進

實施校內試點和推廣以來,本項目共培養出市級教學團隊1支,全國水利職教名師2人,全國水利職教新星5人,重慶市骨幹教師3人,省部級以上教學獲獎30項。特別是2020年,水利水電建築工程試點4名專業教師,以“多線導航·五環四步”教學法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在教學職業能力大賽中獲得重慶市級一等獎,代表學校參加國賽。參與本項目研究的團隊成員和改革試點的教師團隊,共獲得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20項,軟著3項。團隊成員發表“3+1”人才培養模式相關論文122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完成市級以上水文化育人研究專項課題7項,市級以上“3+1”人才培養模式相關教改課題15項。

(三)學生培養質量大幅提升

校內參與本項目試點和推廣的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比賽獲得國家級獎項5項,省部級獎項16項,技能競賽獲得國家級獎項5項,省部級69項,其他各種省級以上獎項34項。在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重慶決賽上,學院獲得4金2銀26銅,位居全市高職院校榜首,榮獲全市優秀組織單位、職教賽道先進集體。參賽項目“苗妹香香”和“益農行者—巴山老壇”雙雙晉級全國總決賽。

在全面實施“3+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2017級畢業生中,畢業生具有極強的核心競爭力,就業成效顯著。在重慶範圍就業的學生815人,佔比73%,有力支持了區域經濟發展。學生專升本通過率達37.6%,高於全校畢業生專升本通過率21.8%,就業率達96.4%,就業對口率達到87.7%,高於全校畢業生就業對口率12.5%,畢業生從業與專業相關度91.6%,高於整體平均14.6%,職業證書通過率達82.7%,高於全校畢業生職業證書通過率29.4%,畢業生起薪3950元,高於畢業生平均起薪230元。

畢業生就業半年後,展現出突出的生涯發展力和企業融入力。通過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跟蹤調查統計分析,平均薪酬達到4550元,薪酬提升率達到600元,高於2017級畢業整體平均薪酬,薪酬提升率高出2017級畢業整體平均薪酬提升率5%;職位晉升率達到26.9%,穩崗率達到98.4%,均高於整體平均水平。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達到98.3%。

六、“3+1”人才培養模式的社會影響

2017年以來,在實施“3+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過程中,成果得到國家級報刊報道28次,其中在《光明日報》《中國水利報》各報道3次、《工人日報》《中國教育報》各報道5次,市級報刊《重慶日報》及網絡終端報道5次。重慶教育電視台專題播出1項,中國教育在線、新華網、人民網、華龍網等網絡媒體累計報道、轉載各30餘次和128次。學院作為中泰職教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依託本成果“3+1”人才培養模式,組織開展10餘項對外合作項目,與泰國黎逸技術學院共建大禹學院。分別與泰國、越南、老撾等“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國際教育合作,近兩年有40餘名留學生到校入學,為我校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作出較大貢獻。(陳吉勝 徐偉 陳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95 字。

轉載請註明: 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培養“3+1”模式建構與實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