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中國的緣份從媽媽肚子裏開始(來華留學生講中國故事(九))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都説嬰兒在媽媽的肚子裏是有感受的。在媽媽懷我時,她曾經遊覽中國,如十三朝古都西安、中西方文化交匯的香港以及古都北京。縱然當時不能親身體驗,但媽媽的所見所聞似乎也觸發了我對中國的先天嚮往。因此,在我還沒上小學之前,就向父母表達了想要學習中文的意願。
起初,我只是在印度尼西亞請中文老師給我補中文課,但漸漸地,我不再滿足於課本中描繪的中國景色以及老師教的唐詩宋詞。於是,我向父母提出想到中國讀書的想法,雖然他們特別不捨,但架不住我的央求,還是答應送我到中國學習。但父母也告訴我,沒辦法陪我到中國讀書,這意味着小小年紀的我將被寄養在他人家中。可即便如此,也無法動搖我想到中國讀書的決心,我至今記得當時在赴中國的飛機上因為過於激動,到處亂跑亂竄的情景。聽到廣播裏飛機即將抵達目的地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夢想實現了。
我赴中國讀書的第一站是廈門,在帶我完成學校報名後,爸爸媽媽也如之前所約回到了印尼。之後的3年,身處異國他鄉的我在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下成長,為了能夠達到和中國學生一樣的中文水平,比別人付出了更多努力。慢慢地,中國已不再是我單方面的嚮往,而轉變成見證我成長的“棲息地”。
學會承受孤獨是我在中國學習的第一門課,這門課讓我日後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選擇獨立而不是依賴。
高中畢業後,我到同濟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專業。土木工程是同濟大學的王牌專業之一,彙集了海內外的優秀人才。來到這裏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麼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站在一個更高的平台,我開始對自己的能力和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為今後的路做好了規劃。
如今,已從同濟大學畢業的我是在中國留學多年的印尼女孩,也是那個和中國見證彼此成長的前行者。
在中國留學期間,我登上了北京的萬里長城,那一瞬間儼然回到了古老的時光中;我完成了河南之旅,解答了心中關於洛陽這座古城的諸多疑問;我遊覽了經濟快速發展的上海,瞭解了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在路上的我,大到山川湖海,小到一磚一瓦,不論走到哪兒,總能感受到時代留給這個國家的印記,也正是我在中國的一串串腳印,一段段經歷,使得這些印記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中國於我,不再只是一個實現出國留學夢想的平台,而是承載了我從童年到成年的記憶,是我未來難捨的鄉愁,是給予我最大安全感的依靠。如果我是那多年漂泊的小船,那中國就是在我疲憊停泊時的港灣。
(作者:鍾芬達 曾為同濟大學印度尼西亞留學生,現為同濟大學“行走看中國”項目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