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善瑞小學的孩子們正利用“空中智慧課堂”和利民路小學的音樂老師進行同步課堂學習。陳 潔攝(人民圖片)
在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的世界智能科技展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令人目不暇接。圖為參觀者體驗無人機VR智慧教學系統。孫凡越攝(新華社發)
教育部等六部門日前發佈《關於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結構優化、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專家指出,教育新基建是國家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的牽引力量,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舉措。隨着教育新基建的推進落地,教育領域將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邁進。
夯實軟硬件“底座”
《關於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教育新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信息化為主導,面向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聚焦信息網絡、平台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新應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並提出教育新基建主要從推動網絡新基建、平台新基建、資源新基建、校園新基建、應用新基建、安全新基建六方面着力。這為各地推進教育新基建提供了明確方向。
“與傳統基建概念不同,教育新基建不僅包括網絡、教室等‘硬’基礎設施環境,還包括資源、應用等‘軟’基礎設施條件,強調的是夯實整個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數字底座。”《意見》起草專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華中)常務副主任吳砥表示,新基建將對教育產生廣泛深遠影響。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十三五”期間,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從2015年的69.3%上升到99.7%,出口帶寬達到100M的學校比例從12.8%躍升到98.7%。95.2%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學校統一配備的教師和學生終端數量分別為1060萬台和1703萬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的“停課不停學”,驗證了中國教育系統信息化發展的成果。2020年2月17日正式開通的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上線了4649課時的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主要學科課程學習資源和豐富的專題教育資源,為1.8億中小學生的在線學習提供了重要支撐。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教育信息基礎設施條件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果,仍難以滿足快速提升的需求,在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融合程度上和管理服務信息系統智能化水平上仍存在短板。在此背景下,全面升級教育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十分必要。
更新提升教學體驗
走進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外國語藝術學校遠距教室,黑板一側的85英寸超大落地顯示屏讓人印象深刻。安裝這樣的大屏幕,是出於同步課堂的需要。在每週一次“1+3”的遠程語文課上,這塊大屏幕清晰放映出3所結對學校課堂的實時畫面,供師生遠程交流。
“我們的設備是根據使用需求,在區教育局的支持下逐步更新完善的。例如現在這塊屏幕,能看清3所連線學校課堂上的每個學生。”江北外國語藝術學校副校長田靜説,今年3月,寧波市江北區通過了浙江省區域整體推進智慧教育試點的首批成果鑑定,江北外國語藝術學校作為優質支援學校,承擔了3所鄉村學校的結對任務,更新的設備和網絡條件滿足了同步課堂的需求,保障課堂達到聲音、畫面實時互通無延時。
去年,江北區率先引進開發的智慧教研系統也在江北外國語藝術學校“安家”。“江北外國語藝術學校信息化設備基礎好,承載智慧教研系統的數據庫完全沒問題。”江北區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崔麗霞説,這套系統能對所上傳的錄播課進行多維度智能分析,全面反饋教師教學行為,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
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意見》提出,要完善智慧教學設施,提升通用教室多媒體教學裝備水平,支持互動反饋、高清直播錄播等教學方式。近年來,許多學校佈局智慧教學。高配電腦、高清攝像頭、電子白板、顯示屏、學生人手一個的互動遙控器、智能教學系統……在越來越多的校園裏,這些智能化教學設備已是標配。
讓科研設施更智慧
線上建立課題組、通過網站或微信公眾號進行設備預約、人臉識別進入實驗室、用完後物聯網自動計費……這一套流程科技含量滿滿,操作簡單又高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內的智能微納公共創新中心,師生已經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教學體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工藝與裝備系主任、智能微納公共創新中心副主任王新河介紹,中心主要聚焦集成電路領域,構建體系化創新能力,培養集成電路一流人才,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做出貢獻。
“以往,學生們只學理論,較少操作,但在芯片製造領域,企業緊缺的是理論和實踐融通的高端創新人才。中心具備微米納米尺度材料分析、器件加工、封裝及測試的全流程能力,開設了一系列實訓課程,填補了大家實踐能力的欠缺。”王新河説。在智慧新基建方面,中心建立了跨學科交叉融通的一系列機制,避免重複建設,匯聚資源強化共性前瞻性研究能力,並向校內及校外院所及企業全面開放;利用物聯網技術支撐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對實驗人員進入到哪個區、正在使用哪台設備、設備工作狀態如何等,都能實時掌握;建設了信息化物料管理及智能化安全監管體系,支撐開放實驗室高水準的運維工作。
推動智能實驗室建設,利用信息技術輔助開展科學實驗、記錄實驗數據、模擬實驗過程,創新科研實驗範式;探索實驗室安全智能監管和科研誠信大數據監管應用;促進重大科研基礎設施、高性能計算平台和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在建設智慧科研設施方面,教育部等提出了諸多指導意見。專家表示,依託“互聯網+教育”大平台,創新教學、評價、研訓和管理等應用,能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此舉將有效提高教學科研水平。(本報記者 葉 子)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9月01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