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被戲稱為“世界攪屎棍”,雖然“日不落帝國”早已謝幕,這個國家的影響力早就不能跟幾個世紀前相比了,但英國人仍然積極地發揮餘熱,一次次用自己的深謀遠慮給其他國家種下禍根。太愛算計並非好事,其實,機智的英國人曾因誤判使自己處在了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中。
工業革命降臨後,頭一批積極接納它的歐洲國家最早實現了致富,而騎在風頭上的大英帝國更是風光無兩,進一步坐實了世界頭號強國的席位。然而,彼時英國決策者們反而有了個幸福的煩惱,這麻煩還不是一般的大——他們在幾十年前耗費大量精力制定的一項國家戰略幾乎一夜間就宣告作廢,手握着歷史的機遇,決策者們卻在糾結是否要接受現實。
事情還要從17世紀説起。工業革命之前,人類對武器裝備的追求還相當簡單。就拿戰艦來説,尤其是對於風帆時代的歐洲強國而言,奪海權者奪天下,因此,各國紛紛打造更強大的戰列艦。所謂“強大”的標準也不復雜,在單位火炮水平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就比拼噸位,目的是放置更多的火炮;當船體達到極限時,各國又紛紛研製更先進的火炮。例如在18世紀末期,英法海軍都裝配上了擁有110門炮的一級戰列艦,但英國皇家海軍的火炮射速能達到每分鐘一發,比法國整整快了一倍,戰力自然就提升了一大截。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法國可以在大陸上稱霸稱雄,而作為島國的英國在定位上就非常尷尬,因此更加註重強佔海權,這也致使英國海軍向來穩壓歐洲諸強。然而客觀來講,即便是法國想要一門心思發展海軍,他們還真不一定就能玩得過英國人。為啥?後者在這方面不但死死掐着法國的命門,甚至還牢牢掌控着整個歐洲的主動權。
大航海時代以來,歐洲列強在披着“海洋貿易”外皮的掠奪中撈了個盆滿缽滿,為攫取更加豐厚的利益,各國都瘋狂造船。正如剛剛所説,為了搶佔更多的制海權,同時也為了在掠奪中更具效率,艦船的體積也不斷加大。17世紀中後期到18世紀初期,歐洲就已出現了排水量超過3000噸、擁有火炮多達百餘門、最多可搭載近千名海員的超大型風帆戰列艦。在那個時代,這樣的戰艦就像是如今的航空母艦,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堡壘”。然而,想要建造這樣的船,成本無疑是巨大的。
從文獻來看,以造船業相對成熟的18世紀為參考,建造一艘一級風帆戰列艦大概需要砍伐2000根大小樹木。同時,造艦對所選木材還有着極其嚴苛的標準,木材本身要密度大強度高,耐腐蝕抗衝擊。尤其是對於大型艦船而言,船體越大,需要的龍骨和桅杆就越長。雖然當時的拼接工藝已經十分普遍,大型艦船的桅杆多為幾根木料拼接而成。皇家海軍的“勝利”號戰列艦的主桅杆就是由3根木材拼接而成的,總長達62米。但在儘量追求船體整體性與穩定性的前提下,以整條木材作為桅杆、龍骨等部件顯然是最佳選擇。因此,那些符合條件的樹木就成了當時的“硬通貨”,地位不遜於如今的各種稀有金屬甚至是核原料。
木材的選用條件如此苛刻,那麼符合要求的自然是非常少。符合風帆時代大型戰艦需求的木材大多以柚木和橡木為主,前者多存在於熱帶雨林中,而當時列強對雨林的開發不足。換個角度來想:強盜們費了半天功夫跑到熱帶殖民地,一大艘船就拖着幾根木頭回去,這哪有裝一船黃金和奴隸實惠?況且造艦需要的木材可不是小數目,三五十根壓根就是杯水車薪。進口不是好法子,就地取材顯然要好得多。而北歐地區氣候濕冷,生長的橡木高大挺直,質地堅固牢靠,碎裂時產生的殘渣又少,在交戰時被敵方火炮擊中還不容易造成附帶傷害,簡直是造艦的理想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風帆時代的海上戰爭》,除北歐外,符合造艦標準的木材大多分佈在波蘭和俄羅斯,考慮到沒有幾個國家敢輕易招惹沙俄——或許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歷史上歐洲強國如此熱衷於瓜分波蘭了。
話説回來,人的慾望是無限的,但木材是有限的。在短短數十年時間裏,列強幾乎將優質木材掃蕩一空。甚至在當時的歐洲還一度興起過一種特殊行業:有人專門開設種植橡木的農場,在種植技術的不斷改良下,原本需要自然生長百八十年的樹木,僅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是十幾年就能達到造艦標準。即便如此,歐洲那點樹依舊經不起折騰。造艦到底有多“燒樹”?拿破崙時期,法國曾主導了歐陸對英國的貿易封鎖,嚴禁歐洲各國同英國貿易,這迫使英國掘地三尺搜尋造艦木材。加上鍊鐵等其他行業對木材的消耗,結果在短短十來年時間裏,英國的森林覆蓋率就下降了近10%。
吃過這樣的虧,精明的英國人自然是深知控制木材的重要性。進入18世紀以後,他們在瘋狂造艦的同時還不忘藉助自己在海洋上的優勢,對潛在的威脅進行圍追堵截。除此之外,英國人還豪擲重金在自己控制的北歐、加拿大等地區瘋狂植樹。試想,雖然眼下的木材勉強夠用,但幾十年後能夠造艦的樹木全部被砍伐殆盡,而英國不但控制着大部分海上航線,手中還握有大量優質木材及產地,強如法國都湊不出一支像模像樣的艦隊,只能在大陸上呈呈威風,那麼大英帝國的霸權豈不是少説又能續上個幾十年?
然而理想往往是過分完美的,要知道,此前近200年時間裏,世界造船技術幾乎沒有顛覆式的革新,英國人制定這套國家戰略,其實很大程度受到了時代的侷限。就在英國人苦費心機佈局完沒多久,工業革命的降臨直接宣告了他們此前的算計全部打了水漂。
有意思的是,率先擁抱工業革命的英國反而為這件事糾結了很久。如今有專家認為,早在1750年左右,工業革命就已經開始了,這與學界公認的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相差了四五十年。蒸汽機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提前終結了風帆戰列艦時代,但彼時的英國皇家海軍中仍有10艘新式一級戰列艦,各式戰列艦多達近百艘。這些為穩固海上王權所打造的的玩意兒可是掏空了“日不落帝國”的口袋,他們豈會説淘汰就淘汰?再説了,剛剛在北歐和加拿大種的那大片橡木林,又豈能眼睜睜地看着它們由戰略儲備變成“綠化公益”?於是,英國人又煞費苦心地開始了“戰略忽悠”。
為了不讓手裏握着的“先進戰艦”快速被時代淘汰,英國人鼓吹風帆戰列艦至少還能再戰100年。然而,有些想法簡單的國家對這些東西並沒有那麼複雜的情結,例如俄國這樣的新晉勢力,乾脆能買就買能換就換,壓根不在乎花費。結果在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人手中的稀罕玩意兒大放異彩,雖然整體上輸給了對手,卻也給對方造成了重創。尤其是在錫諾普海戰中,俄海軍的蒸汽動力戰艦對土耳其人的傳統木質戰艦形成了碾壓,俄國藉此一役掌握了黑海制海權,對歐洲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直至此時,英國人終於意識到時代變了,他們也為此前錯誤的預判付出了巨大代價。雖然依靠着雄厚的家底,英法等歐洲老牌強國迅速完成了徹底轉型,但隨着工業革命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與美、俄等國家的崛起,“日不落帝國”的最後餘暉依舊隨着風帆時代迅速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