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逼迫末代皇帝溥儀退位的時候,溥儀才6歲。顯然,他是不可能做主的。當時決定退位這件事的,主要是隆裕太后和攝政王載灃。同時,其他皇室成員,包括同治、光緒的那些太妃們,也參與了決策。
正是因為袁世凱開出了一年400萬的優惠條件,這個條件如此誘人,因此隆裕太后和載灃等人,才同意溥儀退位。
(溥儀劇照)
那麼,這裏就有一個問題,假如當年隆裕太后和載灃等人不同意溥儀退位,歷史的走向又將是怎樣的呢?
雖然歷史不可以假設,但事實上,這種情況在當時並不是不可能存在的。隆裕太后頒發了退位詔書以後,她心裏後悔極了。而且為此常常責備自己,覺得自己丟了江山,無臉見列祖列宗。最終僅僅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她就抑鬱而終。可見,她當時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她在頒發退位詔書的時候,有多麼不情願。一旦當時她強硬一點,不同意,這個詔書也不可能頒發了。
那麼,如果隆裕太后不頒發退位詔書,當時的歷史又將是怎麼的走向呢?
我認為,如果隆裕太后不同意清帝退位,那麼,歷史至少有兩種發展。
(袁世凱劇照)
一是袁世凱武力讓清帝退位。
袁世凱如果採用武力讓清帝退位的辦法,其實是辦得到的。因為當時整個北京城都被袁世凱控制起來了,清皇室根本就沒有什麼力量。袁世凱只需要拿着槍,對準隆裕太后及載灃等人,清帝不退位,也沒有辦法了。
不過,如果採用這個辦法,那麼,袁世凱未必能夠當上大總統。
不是説南方革命軍不同意袁世凱當大總統,而是清政府的那些軍隊不同意。
我們知道,清帝退位的時候,清朝的軍隊,實際上並沒有反抗。不過我們可能沒注意到的是,之所以這些軍隊不反抗,是因為清帝是頒發了詔書,主動退位的。如果清帝不是主動退位,而是袁世凱武力讓他們退位的。這些清朝軍隊不可能不反抗。
當時整個清朝軍隊還有70多萬,袁世凱掌控的新軍只有20萬。剩下的50萬,雖説抵抗列強不行,但是內戰卻肯定是一把好手。這50萬軍隊,和袁世凱打起來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就算這些清朝軍隊的戰鬥力很差,不過一定有不少人借這個機會,起來反抗袁世凱,發動內戰,擴大自己的勢力。
如此一來,當時就沒那麼太平了,全國各地都會打成一團。而袁世凱害怕清帝會成為各地軍閥打仗爭奪的一個藉口,必然會對其進行加害。這樣一來,動亂就會變得更加厲害。
在這種動亂之下,南方的革命軍會不會提前把各地軍閥打敗,建立民國,這也就很難説了。
(隆裕太后劇照)
二是袁世凱保留清帝讓他當傀儡。
如果袁世凱最終不能勸説清帝友好退位,而袁世凱又不願意採用武力逼迫的方式。那麼,很可能袁世凱就暫時保留清帝,讓他當傀儡,自己把持朝政。
這樣一來,清朝的那些軍隊,可能不會立刻攻打袁世凱,但是南方的革命軍卻又不幹了。
辛亥革命爆發以後,當時南方的革命軍之所以不繼續起義,就因為他們和袁世凱達成了條件的,也就是説,如果袁世凱能夠勸説清帝退位,那麼南方革命軍就擁戴袁世凱為大總統。現在袁世凱無法讓清帝退位,那麼也就説明,當時的中國還是帝制社會。這顯然是不會被革命軍接受的,所以他們必定會繼續打下去。這樣,內戰又將提前爆發。
還有一點。袁世凱讓清帝當傀儡皇帝,清朝的軍隊,以及那些擁戴清朝的舊勢力,其實也不會答應。就像當年董卓把漢帝搞成傀儡皇帝,他在朝廷中專權一樣。結果就是,天下大亂,十八路諸侯紛紛造反。
這些諸侯為什麼會造反?其實是因為他們有了説辭。這個説辭就是這個專權的大臣是個奸賊,大家要站出來“清君側”,維護漢朝江山。
袁世凱遇到的情況,肯定也是一樣的。各地的軍閥也會拿這個説事,從而在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再加上南方革命軍的進攻,這仗肯定就打得非常熱鬧了。
歸納起來,如果清帝拒絕退位,那麼,清帝及清皇室肯定是保不住的了,同時中國又將迅速進入戰火紛飛的歲月,結局無法預料。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