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斬斷手機失竊後的網絡黑產 需要“一站式”停機保護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經典

  【民聲】斬斷手機失竊後的黑產需要“一站式”停機保護

  近日,一篇《一部手機失竊而揭露的竊取個人信息實現資金盜取的黑色產業鏈》的文章引發熱議,受害人在手機丟失之後,竊取者利用手機卡獲得個人信息,危及財產安全。更令人憂心的是,由於竊取者掌握個人信息,“李鬼變李逵”,當事人及時掛失手機號並不能有效保證財產安全。仔細梳理,這篇文章作者的經歷並非孤例,手機丟失後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的報道,已經多次見諸媒體。

  移動支付和移動公共服務的蓬勃發展,的確方便了社會生活,但便捷和安全,不能成為蹺蹺板的兩端。事實上,隨着手機號碼採取實名制,手機卡已經成為一種身份核驗工具,許多公共服務部門和支付平台、金融平台“見號如見人”,只要通過手機核驗,就可以辦理相關事宜,視同本人親臨。換言之,手機丟失後關鍵信息失竊、“李鬼變李逵”並取得財產處置權限,已經成為一個涉及公眾財產安全的重大隱患。

  與竊取者“道高一尺”相對應,主管部門和通訊服務商的安全措施並沒有“魔高一丈”。一方面,許多APP強制獲取包括身份證號在內的個人信息,並且缺乏防護,造成消費者信息“裸奔”,還有一些APP,特別是支付類、金融類APP,單純追求便捷,降低了個人信息識別門檻,這就需要相關主管部門完善監管機制。另一方面,通訊服務商在手機卡掛失和解掛方面存在漏洞,至少是相比於銀行而言,要知道,現在丟失手機卡的危險性,真的不弱於丟失銀行卡,因為在移動支付過程中,二者已經被綁定在一起。

  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手機絕對不丟,正因如此,有關方面有必要通過完善相關監管機制,及時堵上當下移動支付授權、APP泄露個人信息和手機卡掛失解掛方面存在的諸多漏洞。畢竟,便捷是“0”,安全是“1”,沒有安全,一切便捷都難以保障。相對於竊取者的“雕蟲小技”,主管部門和通訊服務商理應擁有更高的技術優勢,能夠通過手機卡報失後的“一站式停機保護”,提高解掛門檻,及時關閉相關授權和驗證渠道,為公眾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鑄造堅實的保護牆。

  當然,對於公眾而言,也應當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出門在外看好手機,不要在手機內存留包括身份證照片在內的個人關鍵性信息,一旦手機丟失,及時掛失不要耽誤,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尋求有關部門的幫助。

  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