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評|“獎勵新生一人報到”,教育獎懲機制應更精準

北青快評|“獎勵新生一人報到”,教育獎懲機制應更精準

9月13日,陝西西安一高校設獨立新生獎鼓勵新生一人報到,學校規定凡是學生一個人無家長陪同報到的,可獲得一個獎狀和學校發的文化衫。新生李傑從浙江一個人坐飛機來西安,他事先把一部分行李快遞到學校,自己帶了一些日用品獨自來報到。李傑表示這段經歷對他來説是獨特的,學會了與人溝通也學會了妥善安排事情。(9月15日《中國青年報》)

大學生雖絕大多數已經成年,但很多家長仍把他們當成沒有長大的孩子,現在的零零後,生長在物質豐裕的時代,吃穿不愁,家中也多隻有一兩個孩子,往往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當然,這些也並不是一些大學生“個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必然理由,但這些因素的存在,是重要誘因。而關鍵在於,一些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得其法,總認為孩子沒有成長,不肯對成年了的孩子適當放手,這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較為普遍的大學生“巨嬰”現象,也由此而生。

西安這所高校設獨立新生獎鼓勵新生一人報到,初衷顯然正是出於培養大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這樣的獎勵也挺有新意。現實是,大學新生一個人前往學校報到的還較少,這也並不能就此將家長陪同孩子報到這一現象與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完全劃上等號。高校新生報到,有的家長認為十幾年含辛茹苦把孩子撫養成人,現在終於看到他們走入了大學校園,成人了,他們想陪孩子報到,想要的就是這種儀式感、參與感,而並非是對孩子一個人報到不放心。

雖然確實有不少家長是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報到,才陪同孩子一起報到,但不能對此行為存在偏見並貼上歧視標籤。所以,高校鼓勵新生一人報到,初衷雖好,但措施不當,是對新生家長陪同報到現象的一種誤讀。這樣反倒會對家長陪同上學的學生及其家長造成一種傷害,本來是希望激勵學生自立、自強的一項“人情味”舉措,就容易走向了反面,變得毫無“人情味”,還對“無辜者”具有“殺傷力”。

激勵學生自立、自強,增強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獨立生活能力,這體現了學校的擔當與責任,值得肯定。但獎懲機制要能務求精準,要避免造成“誤傷”,以新生是否一個人報到作為獎勵標準,太不科學,是一種以偏概全,也容易培養一種偏見,是一種教育“跑偏”。

對於學校來説,要能改弦易轍,不能對一種複雜的現象進行簡單化處理。不然這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讓問題變得更為複雜起來。不僅是針對培養學生自理能力方面,學校在進行其他教育與管理時,都要能科學決策,要考慮周全,這樣才有利於提升教育與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盡到自身職責。而要能激勵學生自立、自強,要摒棄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呵護”,還需要學校多一些與家長的溝通,多加強相關教育,在學校教育與管理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當然,還需要家長能夠懂得“放手”,孩子已長大,要放手讓他們飛翔。對於大學生來説,也要自覺減少對父母的依賴,變得自立、自強起來,這樣也才能更好成長,父母也才能更加放心。

文/戴先任

圖源/視覺中國

編輯/王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8 字。

轉載請註明: 北青快評|“獎勵新生一人報到”,教育獎懲機制應更精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