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中,秦國同樣損失很大,東方六國為何沒有趁機攻打秦國?
長平之戰應該算是戰國時期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了,前期秦國王齕與趙國廉頗在打了一段時間後進入膠着狀態,秦國一番操作後,兩國臨陣換將,秦國白起將趙國趙括拉上了戰場,兩人都想迅速結束戰爭,但無論是趙括還是背後的趙國,都無法和白起以及白起背後的秦國相抗衡。於是有了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如果再加上戰爭中陣亡的將士,趙國死亡人數超過了45萬,雖然這個數字在後世看來可能有很大的水分,但這個數字也能從側面説明了趙國敗得是何等的慘烈。
當然,雖然秦國是戰勝國,但其實也算是險勝,這樣一場遠距離長時間作戰,秦國同樣損失慘重。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秦國在這一戰中也元氣大傷,國力出現了暫時性的空前虛弱,但東方各諸侯國卻似乎並沒有幾次採取軍事行動去攻打秦國,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東方各諸侯國中,沒有任何一個諸侯國能有實力與秦國一戰。長平之戰之前,能與秦國一戰的也就只有趙國了,魏國雖然是戰國時期第一個強大起來的諸侯國,但因為後期的對外擴張受阻,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的接連失敗,讓魏國國力迅速下滑。齊國後期雖然逆風翻盤,成為能與相抗衡的諸侯國,但因為太過招搖,又滅了宋國試圖獨吞這塊肥肉,而被其餘諸侯國羣起而攻之,燕國樂毅領五國之軍攻打齊國,後來更是下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池,差點將齊國給滅了,雖然後來齊國復國,但實力大打折扣,大部分時間龜縮在東邊,根本不願意參與諸侯國之間的戰爭。
還有韓國、楚國等諸侯國,早在長平之戰之前,就被秦國打的夠嗆,就戰神白起來説,在他三十餘年的軍事生涯中,僅有記錄的殲滅的有生力量就達到了百萬之眾,韓國、魏國、楚國、趙國都在他的手下吃了很大的虧。所以説,在長平之戰前,有能力與秦國一戰的只剩下了趙國,燕國因為和秦國存在長時間的盟國關係,不用考慮。而長平之戰後,東方各國中就再也沒有與秦國一戰的諸侯國了,即便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同樣很大,但東方各國仍舊沒有能力和勇氣去攻打秦國。其二,秦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中損失很大,但其實力仍舊不是東方各國敢挑戰的。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國富兵強,其綜合實力不僅迅速趕上東方六國,更是超過了東方六國,甚至於遙遙領先,尤其是秦昭襄王時期,綜合國力攢到了一定程度,對外擴張愈加頻繁,雖然戰事不斷,但秦國國力並未因此下降。
即便在長平之戰中有很大的一個損失,但這種損失相比於東方六國的衰弱,仍舊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長平之戰雖然結束了,但秦國對外的戰事並沒有停止。當初長平之戰剛結束,白起的意思就是兵分三路繼續作戰,由他領軍攻打邯鄲,試圖一舉滅了趙國,白起敢這樣想,就證明秦國的實力是允許打下趙國的,只不過白起的邯鄲之行因為一些原因被阻止。但第二年,秦昭襄王就派五大夫王陵領兵攻打邯鄲,這一戰實際上已經失了戰績,註定是打不贏的,而王陵也的確吃了敗仗,秦昭襄王又換上了王齕,但依舊攻不下邯鄲來,而白起又不肯去攻打邯鄲,秦昭襄王不得不一次次增兵,像着了魔一樣試圖攻克邯鄲。但這樣的滅國戰自然激起了趙國百姓的激烈反抗,而且平原君趙勝從魏國和楚國那裏各借來了十萬兵馬。
最終,信陵君、春申君和平原君裏應外合,讓秦軍吃了一個大敗仗,秦國這一次的損失也是相當大的,即便如此,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魏國、楚國和趙國聯合打敗了秦國,但他們都知道,他們還是沒有實力與秦國一戰,所以沒有誰跑去攻打秦國。其三,柿子挑軟的捏,長平之戰後,東方諸侯國並不是沒有出兵,只不過他們瞄上的是趙國。與秦國相比,趙國在長平之戰中遭受的損失更大,所以即便是有諸侯國想趁火打劫,瞄準的也是更弱的,大家不會傻到去攻打秦國,要知道白起坑殺趙國降卒40萬,這個數字可是震驚了東方諸國,面對這樣一個諸侯國,大家都祈禱別與他對上,根本不會去主動招惹他。而趙國遭到了這樣大的損失,自然會有諸侯國趁火打劫,不要説什麼唇亡齒寒,如果各諸侯國真的考慮唇亡齒寒這件事,合縱就不會那麼難了。諸侯國對只考慮自己國家那點利益,看到誰好欺負就去欺負誰,長平之戰一結束,無疑趙國就是那個好欺負的國家,因此有稍微有實力的諸侯國就對趙國出手了,比如燕國。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得知趙國的壯丁都在長平之戰中死亡,遺孤又沒有長大,因此斷定趙國兵力虛弱,就派兵攻打趙國,結果被廉頗打敗,廉頗一度包圍了燕國都城,燕王喜不得不割地請和。向燕王喜這樣看不明白的諸侯畢竟是少數,就是趙國在長平之戰後都能保有這樣的實力,更何況是秦國了,所以沒有哪個諸侯國真的敢去攻打秦國。那可能就有人問了,單純拿出一個諸侯國來沒有實力與秦國對抗,那如果是各國的聯軍呢?要知道邯鄲之難中,趙魏楚三國聯軍是打贏了秦軍的,還收復了一些失地呢。但那時被迫營業,和主動進攻不是一個性質。其四,東方各諸侯國無法組成一支強大的聯軍。趙魏楚三國聯軍是在趙國即將被滅的情況下對秦作戰的,趙國一心保衞邯鄲,信陵君和春申君雖然不敢説一心為趙,但作戰的時候前期也沒有別的心思,所以他們能夠通力合作。
但如果讓東方各諸侯國聯合起來,去攻打秦國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家各有自己的小算盤,誰也不想打頭陣,誰也不想多出力,而誰都想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盤散沙的局面,這也是為什麼合縱大多失敗的原因之一。而長平之戰後,東方各諸侯國不是沒有想過聯合起來攻打秦國,但卻沒有成型。公元前256年,秦國攻打韓國和趙國,又得到了不少的土地,而西周君眼看着秦國東進之路勢不可擋,遂説服東方六國合縱攻秦,傾大軍出伊闕攻打秦國,阻斷秦國同樣陽城的道路。最初大家都同意攻秦,似乎合縱成功了,但真正到了約定的時間,諸侯國們卻都沒有派兵,反倒是秦昭襄王知道這件事後,發兵攻打西周國,西周君做了什麼呢?《史記》記載:“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
當然,雖然秦國是戰勝國,但其實也算是險勝,這樣一場遠距離長時間作戰,秦國同樣損失慘重。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秦國在這一戰中也元氣大傷,國力出現了暫時性的空前虛弱,但東方各諸侯國卻似乎並沒有幾次採取軍事行動去攻打秦國,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東方各諸侯國中,沒有任何一個諸侯國能有實力與秦國一戰。長平之戰之前,能與秦國一戰的也就只有趙國了,魏國雖然是戰國時期第一個強大起來的諸侯國,但因為後期的對外擴張受阻,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的接連失敗,讓魏國國力迅速下滑。齊國後期雖然逆風翻盤,成為能與相抗衡的諸侯國,但因為太過招搖,又滅了宋國試圖獨吞這塊肥肉,而被其餘諸侯國羣起而攻之,燕國樂毅領五國之軍攻打齊國,後來更是下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池,差點將齊國給滅了,雖然後來齊國復國,但實力大打折扣,大部分時間龜縮在東邊,根本不願意參與諸侯國之間的戰爭。
還有韓國、楚國等諸侯國,早在長平之戰之前,就被秦國打的夠嗆,就戰神白起來説,在他三十餘年的軍事生涯中,僅有記錄的殲滅的有生力量就達到了百萬之眾,韓國、魏國、楚國、趙國都在他的手下吃了很大的虧。所以説,在長平之戰前,有能力與秦國一戰的只剩下了趙國,燕國因為和秦國存在長時間的盟國關係,不用考慮。而長平之戰後,東方各國中就再也沒有與秦國一戰的諸侯國了,即便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同樣很大,但東方各國仍舊沒有能力和勇氣去攻打秦國。其二,秦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中損失很大,但其實力仍舊不是東方各國敢挑戰的。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國富兵強,其綜合實力不僅迅速趕上東方六國,更是超過了東方六國,甚至於遙遙領先,尤其是秦昭襄王時期,綜合國力攢到了一定程度,對外擴張愈加頻繁,雖然戰事不斷,但秦國國力並未因此下降。
即便在長平之戰中有很大的一個損失,但這種損失相比於東方六國的衰弱,仍舊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長平之戰雖然結束了,但秦國對外的戰事並沒有停止。當初長平之戰剛結束,白起的意思就是兵分三路繼續作戰,由他領軍攻打邯鄲,試圖一舉滅了趙國,白起敢這樣想,就證明秦國的實力是允許打下趙國的,只不過白起的邯鄲之行因為一些原因被阻止。但第二年,秦昭襄王就派五大夫王陵領兵攻打邯鄲,這一戰實際上已經失了戰績,註定是打不贏的,而王陵也的確吃了敗仗,秦昭襄王又換上了王齕,但依舊攻不下邯鄲來,而白起又不肯去攻打邯鄲,秦昭襄王不得不一次次增兵,像着了魔一樣試圖攻克邯鄲。但這樣的滅國戰自然激起了趙國百姓的激烈反抗,而且平原君趙勝從魏國和楚國那裏各借來了十萬兵馬。
最終,信陵君、春申君和平原君裏應外合,讓秦軍吃了一個大敗仗,秦國這一次的損失也是相當大的,即便如此,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魏國、楚國和趙國聯合打敗了秦國,但他們都知道,他們還是沒有實力與秦國一戰,所以沒有誰跑去攻打秦國。其三,柿子挑軟的捏,長平之戰後,東方諸侯國並不是沒有出兵,只不過他們瞄上的是趙國。與秦國相比,趙國在長平之戰中遭受的損失更大,所以即便是有諸侯國想趁火打劫,瞄準的也是更弱的,大家不會傻到去攻打秦國,要知道白起坑殺趙國降卒40萬,這個數字可是震驚了東方諸國,面對這樣一個諸侯國,大家都祈禱別與他對上,根本不會去主動招惹他。而趙國遭到了這樣大的損失,自然會有諸侯國趁火打劫,不要説什麼唇亡齒寒,如果各諸侯國真的考慮唇亡齒寒這件事,合縱就不會那麼難了。諸侯國對只考慮自己國家那點利益,看到誰好欺負就去欺負誰,長平之戰一結束,無疑趙國就是那個好欺負的國家,因此有稍微有實力的諸侯國就對趙國出手了,比如燕國。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得知趙國的壯丁都在長平之戰中死亡,遺孤又沒有長大,因此斷定趙國兵力虛弱,就派兵攻打趙國,結果被廉頗打敗,廉頗一度包圍了燕國都城,燕王喜不得不割地請和。向燕王喜這樣看不明白的諸侯畢竟是少數,就是趙國在長平之戰後都能保有這樣的實力,更何況是秦國了,所以沒有哪個諸侯國真的敢去攻打秦國。那可能就有人問了,單純拿出一個諸侯國來沒有實力與秦國對抗,那如果是各國的聯軍呢?要知道邯鄲之難中,趙魏楚三國聯軍是打贏了秦軍的,還收復了一些失地呢。但那時被迫營業,和主動進攻不是一個性質。其四,東方各諸侯國無法組成一支強大的聯軍。趙魏楚三國聯軍是在趙國即將被滅的情況下對秦作戰的,趙國一心保衞邯鄲,信陵君和春申君雖然不敢説一心為趙,但作戰的時候前期也沒有別的心思,所以他們能夠通力合作。
但如果讓東方各諸侯國聯合起來,去攻打秦國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家各有自己的小算盤,誰也不想打頭陣,誰也不想多出力,而誰都想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盤散沙的局面,這也是為什麼合縱大多失敗的原因之一。而長平之戰後,東方各諸侯國不是沒有想過聯合起來攻打秦國,但卻沒有成型。公元前256年,秦國攻打韓國和趙國,又得到了不少的土地,而西周君眼看着秦國東進之路勢不可擋,遂説服東方六國合縱攻秦,傾大軍出伊闕攻打秦國,阻斷秦國同樣陽城的道路。最初大家都同意攻秦,似乎合縱成功了,但真正到了約定的時間,諸侯國們卻都沒有派兵,反倒是秦昭襄王知道這件事後,發兵攻打西周國,西周君做了什麼呢?《史記》記載:“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