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一流大趨勢下,211工程真的被遺忘?這幾點潛在優勢值得深思!
目前高校第一輪“雙一流”建設在持續推進中,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也即將展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對於“雙一流”的認知度也越來越高,可有些人提出疑問:原211或985工程真的要被忘記或淘汰了嗎?答案是在一步步弱化它們的影響,進而達到“淘汰”的目的。不過自211工程開始建設到教育部宣佈211工程文件失效,20餘年的建設時間,在各方面都給予了相對較多的扶持,一些潛在的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
原211工程是國家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總共112所(一説116所),其中包含39所985工程院校(以下不詳細介紹)。而“雙一流”是指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的戰略計劃,其中一流大學42所(A類36所,B類6所),一流學科95所,共137所,每5年評估一次,並不是固化的標籤,所以其他學校還是有很大機會的。此次我們主要分析原211非985的高校比原“雙非”現“一流學科”高校潛在優勢是什麼?
在當今社會對學歷越來越重視的大背景下,考研成了越來越多大學生們的首選,但相比於考研,同學們更加青睞保研,不過數量可憐的保研名額,很多學生被拒之門外。一些中國的頂尖大學保研率都在30%左右,清華甚至可以超過50%,此外全國56所報批(不是報備)研究生院的高校保研率普遍在15%以上,着實令人眼饞,而原普通211工程大學的保研率也是很高的。
我們以東華大學和天津工業大學為例,他們均是紡織科學與工程進入“一流學科”建設。前者保研率常年穩定在10%以上,而後者僅有3%左右(全校整體保研率,單個學科可能有差別)。再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寧波大學為例,他們均是力學進入“一流學科”建設。前者保研率在17%左右,而後者不足4%(部分極特殊高校除外)。這巨大的差距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本來原211工程大學名額就多,保研率就高,再加上學校有更多的經費,可以自己籌建研究生院(包括報批、報備),這使得差距進一步加大,這個巨大的優勢可以讓更多的同學讀研,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雖然國家正在持續推進“雙一流”建設,但在民眾口中聽到更多的還是“211、985”,畢竟這個概念已經存在20餘年,早已根深蒂固,短時間無法改變也是可以理解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不過由此也出現了其他問題。
在一些對學歷有要求的國家或地方性考試,大型國企、央企招聘中,改變得很快,以前規定211的,現在已經幾乎都是規定“雙一流”了,並沒有什麼影響。不過在一些大型或發展很好的民營企業中,還會規定211或985,似乎對於”雙一流”的概念還是相對弱一些,雖然説職場中能力最重要,但是沒有敲門磚,沒有好的平台去發揮自己,那就很鬱悶了。此外,在校園招聘中也有所不同,招聘企業的實力也是有差距的(干擾因素較多,不展開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原“211工程”大學比原“雙非”現“雙一流”大學的潛在優勢還是存在的,畢竟重點建設了20餘年,怎麼能沒有點底藴。雖然這種優勢在逐漸弱小,不過短時間內很難追平。對此,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