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龍場悟道的王陽明理解了這四個字,面對無賴小人,從此他不再畏懼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經典

王陽明 先生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悟道過程頗具傳奇色彩,被人稱為“ 龍場悟道 ”。

明武宗正德元年,年輕氣盛的兵部武選司主事王守仁因仗義執言惹禍了,他在朝堂之上為被大太監劉瑾逮捕的戴銑等人辯護,因而得罪了當時權勢熏天的劉瑾被流放到了貴州龍場。龍場當時尚屬於未開化的邊緣地帶,劉瑾的意思顯然是讓他在那裏自生自滅,但即便是這樣劉瑾依舊覺得不夠,在王陽明經過的路途上還派人追殺他。

先知先覺的王陽明佯裝跳水逃過一劫,但自此以後他便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往,最終在龍場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的大道,歷史上將此稱之為“龍場悟道”。

龍場悟道之後的王陽明不僅在學術上達到了新的境界,他的仕途也因此變得一帆風順起來了,這個昔日的“毛頭小子”在三年的龍場改造生涯之後,似乎是變了一個人似得。

正德十三年,他憑藉着自己的恩威並施平定了困擾江西軍民數十年的盜賊之禍,而在一年之後他又以一身之力在鄱陽湖平定了洪都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九年之後,王陽明再次嶄露頭角,他在西南地區平定了當時思恩、田州等地的土瑤叛亂以及斷藤峽盜賊。

可以説,王陽明在此後近20年的時間裏,一直都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他不僅沒有被任何人打垮,還最大限度地維護了風雨飄搖的大明朝。

龍場悟道之後的王陽明有如神助,他究竟悟到了什麼,竟然讓他如此無所畏懼地面對朝中猖獗的小人,並且在期間周旋近20年而毫髮無傷?真實的答案只有四個字,那便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不是指認識到了真理再去實踐真理,而是指一個人在道德和行為方面如何做到統一,所謂的“知”便是指的“致良知”。王陽明看出了朱熹、陸九淵等人“先知後行”理學思想的侷限性,他重新審視了知與行之間的關係並且認為他們互為表裏,不可分離。一個人要通過實踐去實現道德良知,同時也要在實際的行動中強化真知真覺。

悟出了“知行合一”的道理之後,王陽明面對生活中的小人不再畏懼,他一面堅守着自己內心深處的良知,另一方面又改變了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他明白在他所處的那個亂世,一味地清高且保守殘缺是不現實也不理智的,他必須通過不斷地變通和妥協來將良知轉化為現實。

從此以後他不再是那個毛毛躁躁心高氣傲的王陽明瞭,而是充滿着智慧與忍耐的王陽明,他所有的行事方法都得到了改變。

正德十四年寧王的那場叛亂,是王陽明驗證自己“知行合一”理念的最佳實例,也是他在面對無賴小人時所作的最佳的策略。

王陽明在江西境內聽聞被封在豫章的寧王朱宸濠造反,他馬上就不顧一切地採取了行動,在明朝衰落的這一時期,他知道寧王叛亂一旦成功便意味着家國的毀滅。但是在平定寧王之後,王陽明面對朝中以劉瑾等人為首的小人勢力,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他看破了這些人的詭計卻不點破,而是採取了更為高明的方法。

劉瑾等人建議已經南下的正德皇帝親自“擒獲”朱宸濠,但實際上朱宸濠此時已經被王陽明逮捕,劉瑾等人的建議不過是為了滿足一下昏庸的正德皇帝的虛榮心而已。這件事情背後還隱藏着更大的禍患:那便是一旦王陽明放走了朱宸濠,恐怕朝中的奸佞小人或以此來攻訐他謀反,後果將相當不妙。

才華蓋世的陽明先生如何不知這一點?

要是換做以前他肯定會憤然慨然地揭發劉瑾等人的陰謀,而後上演一出或是死諫或是被貶的戲碼。但這次的王陽明沒有選擇這樣做,他明白他是為天才蒼生而來,而不是為自己私人的情緒而來,寧王已然成為了階下囚,大明的江山也暫時安穩,他沒有必要再捲入一場政治漩渦中。

因此他將寧王交付給了劉瑾的死對頭太監張永,並且告訴他“我王陽明是為天下蒼生而來,您應該我一臂之力”,尚且正直的太監張永收留了朱宸濠,王陽明在這次複雜的政治事件中脱身而出。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對手。

在太監張永向正德皇帝獻出被俘的寧王之時,他趁機向皇帝檢舉揭發了大太監劉瑾的“十七條罪狀”,明武宗為此起了殺心。翌日,明武宗親自帶領着一隊人馬去劉瑾住所抄家,不僅從中查獲了白銀數百萬兩,更有偽造的玉璽以及玉帶等謀反證據,權勢熏天的劉瑾也因此身首異處。

王陽明當然明白大太監劉瑾是一個小人,但他也明白劉瑾終究不過是皇帝的一顆棋子,即便是他現在咄咄逼人不可一世,也掀不起什麼太大的風浪。王陽明能夠做的就是堅守自己的底線,但又不摻和過多的政治鬥爭以消耗自己,因為他在那個時代能夠做的就是“知行合一”,有良知還要能夠踐行才是真正的高明。

王陽明在龍場所悟得的大道於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大有裨益,他既不是充耳不聞故作灑脱的鴕鳥,也不是終日憤憤清高孤傲的鬥雞,面對無賴的小人和衰退的局勢,他知道自己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這不是人性的倒退,這恰恰是人性的進步與昇華,一個人如王陽明這般內心深處有着自己的底線,但同時又能夠審時度勢地看清當時的局勢,如何不是一個高明的人呢?這樣的人才是忍辱負重的國之重器,這樣的人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在這個塵世生存,並且為這個世界貢獻出自己的那一份美好。

王陽明在此後的宦海生涯中都保持着清醒與獨立的自我認知,但他同時又對周遭的環境相當敏鋭,他總是在為與不為之間做出了自己正確的選擇,由此也在明朝後期那個泥沙俱下的時刻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王陽明去世之後,天下的百姓為之痛哭流涕,明朝的讀書人為之捶胸頓足,他已然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精神支柱。而他在龍場所悟出的“知行合一”的哲學理念,也為後世的我們在官場、職場乃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最佳範例,即便是面對最無賴最狡詐的小人,我們也能夠憑藉着這四個字從容應對!

王陽明大師的很多行為都充滿哲學,他的知行合一説也給人們帶來的極大啓發,因此,筆者建議可謂讀一讀王陽明大師的《知行合一》。

心不靜,看到世界就是被自己心加工的過的,動就有點像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不可避免地犯一些低級錯誤,甚至滑向深淵。正如他給弟子講道時説得那樣:

“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不僅影響了中國,更是影響了世界,梁啓超曾經説“日本維新之治,心學之為用也”,可見王陽明的心學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然還有人説中國和日本之間,其實只差了一個王陽明。

可以説讀懂了王陽明的心學,也就讀懂了人生的真諦,做起事來知行合一,達到感通天地的效果。整個人也都跟着“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