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每個陵後面的山名鮮為人知的故事,茂陵和康陵的最有趣!
十三陵外圍眾峯疊翠,巍峨綿延數百里,像屏障簇擁着數百里的平川,就此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盆地,峯巒之間形成了數條通道,向西的西山口、賢莊口、西北的得勝口、東邊的東山口、北邊的老君堂口、南面的中山口,有些山口通往延慶、並向西北的內蒙草原輻射,有些山口向內則通往京城。
成祖朱棣不愧是一個軍事戰略家,他採取京陵並重的原則,陵區外圍西北的居庸關、八達嶺、黃花城、白羊城是險要之地,駐守重兵,陵區內各關口亦有護陵軍把守,守住了祖陵,亦給北京的北部設置了一道防禦屏障,真可謂一舉兩得。
長陵後面的山,本名黃土山,當年朱棣來此選擇陵址時,在山下飲酒作樂,那天恰值他的生日,百官祝壽,為討他喜歡,就稱此山為天壽山。朱棣十分高興就封此山為天壽山。
永陵後面的山,當地稱十八道嶺,實際是長陵後山的延續,因德陵在永陵陵後,所以亦同屬一脈。世宗陵址選在此山下。他説:天壽山是指長陵的山這裏也稱天壽山是不對的,各山丘都應該有自己的名字。於是他將此山改名為陽翠嶺。
仁宗的獻陵,稜恩殿與內紅門之間隔着一個小山包,當地人傳説仁宗好色亂倫。建陵時屯積一山名為遮羞。其實是設計者尊崇風水之説,怕傷了龍脈,沒敢剷平而留下來的。它形似几案,因而皇家稱它為御案山。獻陵位於長陵之右,天壽山西嶺之前,東距長陵0.5公里,陵後的山為天壽山一脈。
憲宗的茂陵,建築在聚寶山下,當地老百姓管它叫鷹嘴山。這源於憲宗寵愛比他大十五歲的萬貴妃,他為了滿足萬貴妃的私慾,不惜重價向全國攤派徵鷹任務,重擾百姓。鷹嘴山之稱,體現了老百姓對憲宗的嘲諷和憎惡。
明孝宗朱佑樘在位十八年,一生不立嬪妃,喜好文墨,在明代諸皇帝中政績卓著,老百姓也沒什麼惡感,他的泰陵在史家山下,因三峯交錯,形如筆架,老百姓即將山後的山峯叫做筆架山,山前原有一小泉流成的水池,人稱洗墨池。
明武宗朱厚照是一個荒淫無恥的皇帝,他繼位不久就為自己修建淫窟“豹房”,又經常以巡幸為名,外出尋找美女作樂,騷擾民間,甚至夜入民宅,為百姓所不恥,最後死於淫窟中。他的康陵在金嶺山下,陵前還修了一個百花園。當地人稱金嶺山為八寶蓮花山又稱戀花山這是對武宗一生尋花問柳的醜行的諷刺。
明宣宗朱瞻基的景陵位於長陵之左,天壽山東峯之前,西距長陵約0.75公里,陵後的山名又稱黑山。
明英宗朱祁鎮的裕陵位於獻陵西約1公里處,陵後的山名為石門山。
明穆宗朱載垕的昭陵位於長陵西南約2.5公里處,陵後的山名為大裕山。
明神宗朱詡鈞的定陵位於昭陵北約0.5公里,陵後的山名原為小裕山,堂堂天子何以為小,神宗建陵後,不顧與其父齊名,下令改稱大裕山。
只做了一個月皇帝的短命鬼一明光宗朱常洛的慶陵,位於獻、裕二陵之間,東距獻陵約0.5公里,陵後的山名為黃山寺二嶺。
不務政事,有小木匠之稱的明熹宗朱由校德陵位於永陵東北約0.5公里,陵後的山名為潭峪嶺,(又稱檀子峪、潭子峪、雙鎖山)。
亡國之君明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思陵,因生前未修皇陵,死後葬於其妃子墳內,位置頗為隱匿,位於陵區的西南隅,距長陵約5公里。陵後的山名為鹿馬山。(又名錦屏山或錦壁山)。
十三陵的羣山,溝壑交錯,山山相連,綿延不斷。仔細觀之,有的如龍騰虎躍,有的若鐵壁銅牆,有的似與蓮花盛開,有的似霧鎖天門;神形兼備,翠柏滿山,尤與雨天、霧天,山在霧中,霧鎖山巒:一遇陰雨之時,一座座明樓金色的琉璃瓦、紅牆與百年翠柏映襯在白茫茫的雨霧之中,猶若玉宇瓊樓在雲海中飄蕩,令人心曠神怡。如是晴日,站在庫區展眼望去,四面環山,峯巒疊措,遠山近水,重重疊疊一副濃重的山水畫卷,難以用筆墨勾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