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留學生啊,太冤了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經典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ID:chinanewsweekly),作者俞楊

名校生出國留學,是否會導致人才流失?

我國是第一大留學生生源輸出國,近40年來出國留學人員累計超過650萬人,而且名校生佔據相當高的比例,公眾擔憂這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雖然越來越多的學子歸來,但如今的海歸,似乎又很難與“高端人才”掛鈎,不少海歸甚至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中,漸漸成了“海待”。

求學的道路不止一種,留學滿足多樣化需求。然而在不少人眼裏,留學生揹負着原罪。

針對質疑,教育部日前作出回應,表示要放寬視野來看待這個事情,全面理解留學政策,並對出去的學生充滿信心。

迴流

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

作為中國多年來的留學政策,進入新時代還是要一以貫之地實行。

針對某些質疑名校學生出國深造會導致人才外流的聲音,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魏士強日前作出了上述回應。

魏士強特別指出,要對出去的學生充滿信心。在抗疫中,留學生羣體的表現可圈可點,他們這一代人也是可堪大任的。

時至今日,我國已是第一大留學生生源輸出國。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70萬人。

拉長時間縱深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國留學人數穩步增長,到2015年底,累計出國留學人數達404萬人,年均增長率19.06%。截至2019年,累計出國留學人數升至656萬人。

得益於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出國留學的門檻也逐漸放低,喝洋墨水的機會,已經不再為少數頂尖人才所擁有。若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學生的學業水平過關,也可以漂洋過海個幾年。

出國留學能夠獲得什麼?上海紐約大學創校校長俞立中指出,國際化教育是我們高等教育多樣化的一個要求。因為學生的個體千差萬別,沒有一種教育模式,會適合所有人。

與此同時,留學回國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從1978年的248人,增加到2015年的40.91萬人,再到2019年的58萬人。

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70萬人,留學回國人數達到58萬人,迴流比例已超八成,具體比例為82.49%。

按累計數看,從1978年到2019年,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656萬人,有490萬人完成了學業,其中423萬人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佔已完成學業羣體的86.28%。

2012年首部《國際人才藍皮書》出版,即指出中國正從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國,轉變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迴流國,迎來“海歸回流”的時代。

一流

當然,不少人會進一步質疑,海歸裏野雞大學留學生多,而大牛多數留在國外。

海歸槓鈴化現象明顯,兩極分化。國外和國內一樣,有名校也有普通高校,一些國外大學遠不如國內一流大學好,因此海歸未必都是人才。

在海歸羣體中,甚至流傳着一條很火的鄙視鏈:“雙一流”研究生>“雙一流”本科生>北美研究生>北美本科生>英國本科生>英國研究生>澳洲研究生>澳洲本科生>其它。

有時海歸不是選擇回國,而是被迫回國。2020年回國求職的海歸數量達80萬人,與874萬國內應屆生同場競技,卻發現國內找工作也不容易。

根據UniCareer發佈的《2020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接近四成海歸的實際年薪不足10萬元。在未就業的海歸中,有12.8%的人認為自己可以有30萬年薪,實際上拿到這個工資的僅有5%。

而在走出國門的留學生隊伍中,985、211名校生佔據相當高的比例。

根據新東方發佈的《2021中國留學白皮書》,在本科以上的留學生羣體中,50%來自國內普通高校,“雙一流”高校的學生佔35%。由於“雙一流”高校的數量遠少於普通高校,因此“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留學率要高於普通高校。

美國與英國世界名校眾多,是C9高校畢業生主要的留學目的地。2019年北京大學有超過30名畢業生,進入哈佛、芝加哥、哥倫比亞等大學。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271名本科畢業生選擇留學,其中61%選擇赴美。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指出,中國人辦現代大學,是從模仿起步的。一開始學日本和德國,上世紀二十年代轉而學美國,五十年代學蘇聯,八十年代後又回過頭來學美國。

需要承認的是,直至今日,美國一些大學還是值得我們虛心學習,只要有可能,照樣多派/送留學生及訪問學者。

中國高校在教育國際化的浪潮中,近二三十年來也進步神速。在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共有144所中國高校躋身世界大學前1000名,在數量上僅次於美國。

頂流

其實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高端人才還是要靠國外培養?

優秀人才出國留學,看重的是國外高校的教育質量。他們用腳投票,被大眾視為人才外流。

如何才能消除這一擔憂?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一是要求國內高校發展高質量的國際教育,二是要求社會為所有人才創造“人盡其才”的人才發展環境。

有了頂流的國際教育,奔赴海外的留學生也會“迴流”。2018年西湖大學首次出現畢業於海外院校的本科生和碩士生迴流,2019年來自海外一流高校的生源佔10%,今年進一步升至19.2%。

這些學生大部分為本科或碩士赴海外求學的優秀中國學生,畢業院校包括美國耶魯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其中,北美洲院校超過了歐洲院校,成為西湖大學海外生源的最大來源地。

一流的師資是對學生最大的吸引力。目前,已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69位科學家加盟西湖大學。根據校規,學校所有的教授都要給學生上課。

我國還是第三大留學生輸入國。近年來在華留學生數量不斷攀升,2005年留學生人數為14萬,2011年首次突破29萬,2018年已接近50萬。

近年來,國內輿論一直希望提高國際教育的培養質量,吸引世界各國的名校生來我國留學。

2019年教育部明確提出,來華留學發展要堅持質量第一,進一步推動中外學生趨同化管理。同年,一批不合格學生遭到中國高校清退,其中也包括在華留學生。

公眾另一共識認為,擺脱人才流失的關鍵所在,是改善我國人才發展的環境,積極為留學人員回國創造良好乃至頂流的條件。

“十三五”期間,國家致力於引進留學人員,實施了一系列便利性舉措。2020年,教育部取消了實行近15年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方便了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和生活。

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後,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就業,都需要考慮事業的發展空間。近年來海歸越來越多,也基於國內的發展機會多。

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招攬海內外人才,這需要實力,也關乎氣度。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週刊”(ID:chinanewsweekly),作者俞楊,值班編輯:肖冉。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