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雲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為何宋朝一直想要收復這個地方?
幽雲十六州,又稱燕雲十六州,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大宋王朝不可言説的一道傷疤,從宋朝建立以來,歷代皇帝的心裏都一直有一個執念:收復燕雲十六州。可嘆的是,直到宋朝滅亡,燕雲十六州也沒有成功收復。那麼燕雲十六州到底是怎樣神奇的地方?讓宋朝歷代皇帝一直念念不忘。
(一、)燕雲十六州的特殊地理位置
燕雲十六州具體是指哪些地方呢?其實燕雲一詞最早出現在《宋史地理志》中,是指雁北地區9州:朔州、寰州、應州、雲州、蔚州、新州、武州、媯州、儒州和華北平原7州:瀛洲、莫州、涿州、幽州、順州、薊州、澶州;擱現在就是指北京、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及山西北部一帶地區。
燕雲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處在燕山山脈和太行山山脈的交匯之處,地勢險要,它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抵禦着外來入侵的遊牧民族,保護着中原內地,是不可或缺的一道重要防線,對歷代中原王朝來説都有極其重大的意義,説白了,燕雲十六州就是中原王朝的門户。
同樣,燕雲十六州對於那些遊牧民族也具有同樣重大的意義,他們牢牢掌控住燕雲十六州的主權,進一步可以揮師南下,奪取中原的更多的資源,退一步可以守住燕雲十六州,作為南下的跳板,所以燕雲十六州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説到這裏就不得不提起失去燕雲十六州的由來。公元907年,曾經輝煌無比的大唐王朝走向滅亡,於是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之前李克用因平定黃巢之亂有功,被封為晉王,從此割據一方。公元908年,李克用去世,他的兒子李存勖繼位,勢力漸漸強大,雄踞一方,於是在公元923年擁兵自立,改國號為唐,史稱後唐,他在位沒多久,就爆發了“興教門之變”,李嗣源奪得皇位,成為後唐的第二位君主。
李嗣源繼位後,十分重用石敬瑭,並且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石敬瑭。公元933年,李嗣源病重去世,宋王李從厚繼位,然而卻遭遇李從珂起兵造反,李從厚遇刺身亡,李從珂自立為帝,石敬瑭時任河東節度使,勢力也不容小覷,李從珂與石敬瑭互不信任,局勢十分緊張,於是石敬瑭決定先發制人,起兵反叛。然而卻被困於太原,於是石敬瑭為求自保便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助,並向耶律德光許下承諾: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並且每年向契丹提供大量財物,還以兒國自稱。
如此優厚的條件打動了契丹皇帝,他答應出兵幫助石敬瑭,公元936年,在契丹的幫助下,石敬瑭攻入洛陽,李從珂自知不敵,自焚身亡,於是石敬瑭在契丹的扶持下建立晉朝,史稱後晉;按照約定,石敬瑭從此把燕雲十六州交給了契丹,使得契丹的版圖進一步擴大。而中原王朝失去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變成了進不可攻,退無法守的局面。失去了這道天然屏障,就等於説是把中原腹地直接暴露在了這些入侵者面前。
正是由於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的這一決定,使得中原王朝幾百年來都面臨着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成為了困擾中原王朝幾百年來的難題。後來,有很多的皇帝為奪回燕雲十六州付出過巨大的努力。
公元959年,後周就漸漸強大起來,後周皇帝柴榮親自帶兵北征,意欲奪回燕雲十六州,企圖緩解契丹王朝帶給中原的壓力。周世宗柴榮帶領着軍隊一路北上,勢如破竹。遼國軍隊見中原軍隊如此強勢,就在幽州派重兵把守,並不迎戰。然而在這時,周世宗柴榮卻重病身亡,為此留下了遺憾。
(二、)燕雲十六州對大宋王朝意味着什麼?
公元960年,陳橋兵變,諸將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史稱宋太祖。宋朝建立以後,宋太祖趙匡胤意識到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一直以來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這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此時燕雲十六州的主權在遼國手裏,不知道哪一天,遼國軍隊就揮師南下,直入中原,而中原王朝卻無力抵擋,這就像是一把刀加載了脖子上,你卻不知道他哪一天砍下來,隨時都得提心吊膽。所以收回燕雲十六州就成了宋朝歷代皇帝心中的執念。
失去了燕雲十六州,就如同失去重要的軍事屏障。北方遊牧民族可以隨時揮師南下。沒有了燕雲十六州這險要的地勢阻擋,那些遊牧民族將直入中原腹地,勢不可擋。這一路走過來,皆是平原地區,沒有地形優勢,兵力也敵不過,又怎麼能抵擋得住那些在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騎兵呢?就連宋朝國都汴梁(今開封)都面臨着入侵的威脅隨時可能直面入侵的騎兵。
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使得宋朝沒有辦法禦敵於長城之外,這也為後來爆發了“靖康之亂”埋下了隱患。
在宋朝建立之後,趙匡胤深知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所以收回燕雲十六州已經成了趙匡胤的一塊心病,然而他知道兩方兵力相差過大,於是他只能選擇畜養軍隊,為以後北伐做好準備。在他去世後,宋太宗趙匡義繼位,他也想着要收復燕雲十六州,並且曾經兩次北伐,但是都收效甚微,一來是因為他指揮不當,損失了不少兵力。二來是因為沒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做阻擋,敵不過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騎兵。
在此後多年,宋朝與大遼為爭奪燕雲十六州進行了多年的戰爭,直到後來澶淵之盟簽訂,宋遼兩國終於有了短暫的和平,遼國歸還宋朝莫州、瀛洲兩個州,遼國依然坐擁十四個州。大宋王朝自建立以來都致力於收復燕雲十六州,卻一直未能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