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五個“壞習慣”,竟然是聰明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的阻止
孩子永遠是熱門話題。
送孩子上輔導班,幾個家長在一起聊天,説到孩子,家長們似乎開啓了吐槽模式。
A家長:我家孩子真是個“話嘮”,期末家長會上,老師又點名批評了。上課總是不專心,和前後左右的同學嘰嘰咕咕説個沒完。
B家長:我家孩子現在特別愛頂嘴,我説你一天不按時寫作業,能把媽媽氣死,臭孩子嬉皮笑臉就回一句:“不是沒死嗎?活得好好的。”我説自己把襪子洗了,臭孩子説:“憑啥我洗?”
C家長:我家孩子都快給我把家拆了,家裏的遙控器、手機、電視、碟機都被他弄壞了。
D家長:我一進家門,孩子就跟着我説個不停,還不停的問為什麼,回答了又故意問,無限循環,煩死了。
......
看來,孩子還是別人家的好,很少有家長完全對自己的孩子滿意。
其實,家長進入了一個誤區,認為聽話、乖巧的就是好孩子,可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看似是“壞習慣”的行為,有時候卻恰恰顯露出了孩子在某方面的天賦。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哪些家長眼中的“壞習慣”暗藏着孩子的天賦。
一、愛拆卸東西的孩子——有好奇心、探索精神
很多父母會發現,孩子的玩具、家裏的電視遙控器、廢舊手機、鬧鐘等,都已經變成了一堆小零件,就差拆房子了。面對孩子的這些“傑作”,父母常常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打孩子幾巴掌才對得起買玩具的錢和損壞的東西。
但真的能這樣嗎?幼兒專家指出,孩子喜歡拆東西不是搞破壞,而是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表現出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家長不要簡單粗暴地制止,更不要説出“再拆,就不給你買新玩具了”類似的威脅話語。
其實,與其害怕孩子拆玩具,倒不如給孩子提供條件,把家裏廢舊的東西讓孩子拆卸。
孩子在拆玩具的過程中,注意力相當集中而且手腦並用。家長適當地引導,就能增強孩子的創造力和探索求知的精神。
二、好動的孩子——精力旺盛
孩子總喜歡動來動去,想讓他們安安靜靜的待着,恐怕10分鐘都很難堅持下來。
其實,好動首先跟孩子自身的氣質類型有關,有的孩子就是精力旺盛、活動量大,對各種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事物或外界環境吸引。 這樣的孩子求知慾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和新知識,而且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都不錯,思維也比較活躍。
只要父母加以正確的引導教育,孩子將來一定不差!
三、愛説“不”、愛頂嘴的孩子——更有主見
家長們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乖巧,一聽見自家孩子總説“不”,總是和大人頂嘴,大人説個“東”,孩子就非要説個“西”,家長就特別容易火冒三丈,就想揍孩子一頓。
然而,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他有自我意識和想法,代表了有主見,並且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
四、愛發號施令指揮人的孩子——更有領導力
有些孩子不管是在家裏,還是出去玩,或者在幼兒園、學校,總是喜歡給身邊的人發號施令,指揮別人。
這些特點,可能在一些人眼中,是自私、喜歡出風頭。 但不可否認的是,喜歡發號施令的孩子,普遍有較強的主見性、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説不定將來就會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領導者。
家長可以適當告訴孩子,多傾聽別人的意見,並對他人給予自己的啓發表示謝意等等。
五、 “話癆”小孩——語言表達能力強
“話嘮”的孩子是老師不喜歡的類型,因為他們上課時總喜歡找同桌、前後桌講話聊天,影響老師上課、同學學習。
不過,孩子話多意味着天生外向、樂觀,語言表達能力強,只是孩子還沒有良好的自制力,暫時無法控制住自己説話的慾望,所以才會像小喜鵲一樣,嘰嘰喳喳説個不停。
因此,面對話多的孩子,家長不要太生氣地罵他、打他,這樣可能會“抹殺”孩子語言表達的天賦,説不定孩子以後就會是出色的記者、文學作家呢!
當然,家長要告訴孩子不顧場合的“話嘮”會給他人造成困擾。
總之,家長要正確認識孩子的一些行為,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
你家孩子有沒有以上“壞習慣”?家長們要重視喲,畢竟天賦不可多得,一旦錯過最佳培養時機,就不會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