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網上都在熱議教育部關於取消非師範生報考教師資格限制的話題,取消非師範生報考教資限制?非師範生不是一直都在報考教師資格證考試嗎?啥時候限制了?1993年正式頒佈的《教師法》第十五條就規定國家鼓勵非師範高等學校畢業生到中小學或者職業學校任教。
雖然説是鼓勵非師範高等學校畢業生到中小學或者職業學校任教,但實際上自那以後很多地方都是逐漸允許非師範生報考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而且基本上都是非師範生報考佔主導,只是後來規定所有師範生都要通過統一考試才能獲得教師資格證。
教師資格證考試由省考變為國考後更是彰顯了教師資格證的高含金量,近幾年,報考教師資格證考試的人數都是數百萬,而且還在逐年上升,每年數百萬師範類和非師範類考生走進考場同堂競技,這又何來取消非師範生報考教資限制一説?
儘管如此,非師範生通過考試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後在參加各地教師招聘時通常只有兩種去向選擇,一是鄉村或邊遠學校,因為這類學校是很多師範生不願去的,二是市級或以上優質學校,因為這類學校通常會從聲譽和吸引生源考慮以高新誠聘名牌院校高學歷的碩博生而沒有師範和非師範限制。
城區優質學校為了自身的長遠發展可以説都是秉承了這樣的傳統觀念:教師是一個有着特殊要求和系統師範培養的行業,並非人人都適合從事於教師行業的。這些學校在招聘教師時,仍然會優先或唯一考慮擁有教師資格證的師範生。
那些很難招聘到教師的邊遠鄉村學校在教師嚴重缺員的情況下往往不得不降低學歷要求以及不限制師範類或非師範類,那些高薪誠聘名牌院校碩博生的優質學校在招聘教師時最看重的是名牌院校高材生所帶來的隱性和顯性效應而不是師範生和非師範生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