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想法也可以在評論區給小編留言,小編時刻在下方等着你
點開文章是一種吸引,認真的閲讀卻是一種修養
在唐代,有很多詩人都想通過自己的才能去報效國家,去造福百姓。是因為這些詩人受到了儒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影響,認為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應該做出一點貢獻。做君王,治理天下,造福百姓,然後自己退隱,留下美名,這是每一個詩人的最美好想法。杜甫也是這樣想的。杜甫是唐朝的一位現實主義詩人。他想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描繪現實世界。反映出人間的快樂和悲劇。他前期生活在盛唐時期,當時的百姓生活富足,國家安定,經濟發達。一片都是那麼富強的樣子。可是這和平的面貌之下卻暗流湧動。
北方節度使安祿山造反。久於和平的唐朝軍隊。已經忘記了是怎樣戰鬥的,很快就被這些叛軍打的一無是處。不僅陪都淪陷了,就連首都也淪陷了。並且年年的戰爭受苦的可是百姓。曾經富足的百姓已經被徵收軍糧徵收怕了,除了口糧之外,已經沒有其他的糧食可以徵收,而那些活着的男丁也被徵集到了軍隊去打仗,去互相殘殺。
當時的百姓可謂是叫苦連天。這一巨大的反差也寫在了杜甫的詩中。所以杜甫的詩歌也被人們經常稱為史詩。因為他的詩歌反映了唐朝興衰的轉變。歷史的研究價值還是特別高的。並且杜甫一向以真實描寫為主,所以不會有弄虛作假的情況。
而這石壕吏剛好反映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痛苦。《石壕吏》屬於三吏之一。是唐王朝的軍隊,雖然説實力強盛,有60萬的大軍,可卻是指揮不統一,被史思明的大軍擊潰。損失慘重的軍隊必然會徵收男丁作為補充,既然是徵收,那些男丁肯定是不願意的。而杜甫路過石壕的時候,剛好目睹了這一幕。
詩人在夜晚走到石壕這個地方,想要找一家民居借宿一晚。結果就遇見了有官吏,在晚上去抓男丁,為什麼要在晚上去抓了,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晚上那些男丁肯定會回家休息,白天去躲避戰亂和官吏的捉拿,晚上肯定會回家睡覺,所以在晚上做了一定一抓一個準兒,此時的官吏不停地敲着門兒,
那個老人翻牆逃走,只剩下一個老婦人去開門。因為這個老婦人開門開得慢,這些官吏特別的憤怒,剛開門就開始訓斥這個老婦人,而這個老婦人也在不停的哀嘆,這個老婦人知道這些官吏是來捉男丁的,老婦人哭着説,三個兒子在鄴城戰鬥的時候就已經戰死了兩個。這個消息還是另一個活着的兒子寫信説的。還活着的人得過且過,都不知道自己下一秒還會不會活着,已經戰死沙場的人不會再復活了。
這個家裏面已經沒有其他成年的男人了。唯一活着的男丁就是還在吃奶的孫兒。但是他的母親還沒有離開,因為他尚在襁褓。離不開他的母親,可是他的母親沒有衣服穿。下不了牀。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穿。我這個老婦人雖然年老體衰,不能去戰鬥,可我可以給你們去做飯吃。現在在我隨着你們趕快去河陽,説不一定還可以給部隊做早飯呢,慢慢的夜深了,説話的聲音也逐漸消失了。斷斷續續還可以聽見那個小孫兒哭鬧的聲音。到了天亮的時候,與我告別的只有那個翻牆跑出去的老翁了。而那個老婦人已經隨軍入伍,去給軍隊做飯了。
這首詩運用了白描的表現手法,雖然沒有任何的強加修飾,可是語言簡練,真實可靠。是地,反映了那些官吏半夜捉人的惡劣行徑。百姓家中的男人被徵收殆盡,男人是一個家裏的頂樑柱,全部去徵收戰鬥。家中的耕地誰來耕種,誰來去支撐整個家庭的勞作。有人去耕種,就不會有糧食,沒有糧食只會增加更多的流民,讓百姓更加苦不堪言。而官吏們收不到糧食,也會對百姓更加的兇狠。如此循環往復,整個國家的根基就會被破壞,杜甫知道這個事情的嚴重性。他又沒有辦法去改變,國家只能這樣做才能夠平定叛亂。
他只能做的就是祈求戰爭能夠快點結束。朝廷的軍隊能夠馬上勝利。普通人家的三名男子已經在死了兩名,説明了戰爭的殘酷性。是對一個普通人家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可是官吏,還不相信這是現實,仍然想讓老婦人來證明他的説法。這個老婦人也無可奈何,只能被應徵入伍,不能讓官吏空着手回去。也集中表現了官吏兇狠的形象。側面突出了老婦人一家悲慘的遭遇。
杜甫這首詩十分的精煉,整個詩中沒有一個多餘的字。一個字都在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官吏的兇狠和普通人家的不幸遭遇,詩人通過敍事的手段反映了這一情況。詩人始終沒有一句話是用來評論這件事的,可是在他的隱含之意之下,已經有了評論。詩人傾向性很明顯,他站在普通人家的一面,詩人憑這短短的幾行字就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矛盾。詩人還沒有到夜晚就先去尋找能夠住宿的人家。這也反映了社會的混亂和不安寧,曾經的唐王朝是多麼的富強,現在卻是多麼的危險,兩者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既寫出了對戰爭的厭惡,也寫出了對一切唐王朝的那絲絲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