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雨欣侃藍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1985年10月22日,許世友不幸在南京逝世,為了減少中央領導因採用鮮見的土葬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他的葬禮只能在秘密狀態下進行。
一方面,部隊派人在許世友的家鄉(河南新縣田鋪鄉許家村)許家祖墳上開挖墓穴,等工程完成後,再引靈柩下葬;另一方面,將許世友生前在老家定製的壽棺從新縣運到南京先行入殮。誰知棺柩尺寸太小,必須重製新棺才能下葬。
時間緊迫,到哪裏去尋找能長期防腐的優等棺木呢?就在一籌莫展時,曾是許世友部下、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尤太忠將軍獲悉後,立即派員到廣西原始森林中尋找珍貴楠木,又物色巧匠緊張施工,終於完成了一具理想的厚實壽棺,委派專車日夜兼程地運到許世友墓穴旁。
1985年11月7日啓靈,一路上不摁喇叭,不開大燈,運送許世友遺體的車隊走了兩天兩夜,9日凌晨才悄無聲息地開到了許家村的墓地。
許世友墓地位於許家村後的一個半山腰處,正前方是一座葱蘢的五虎山,近處是一片廣袤開闊的田野和一方波光粼粼的水塘。墓址背靠峯巒,居高臨下,視野開闊。許世友的墓穴就在其父母合葬墓的下方五六米處,實現了他死後為母親守墓的願望。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墓地四周特派士兵警戒,外人不準入內,並規定現場不準拍照、不準錄像。
下葬儀式嚴肅而簡單,南京軍區負責人站在墓穴前作了簡述許世友生平事蹟的致辭,然後將許世友的遺體放進特製的棺柩中,並進行現場入殮。只見許世友身穿一套老式軍裝平躺在褪了色的黃軍被上,身蓋中國共產黨黨旗。隨後全場肅立,向死者致哀。
許世友家人向壽棺中放進了數件隨葬品,隨後合上棺蓋,打上棺釘,將壽棺吊入墓穴,最後迅速覆土,並用水泥澆築出半球形的墳頭。
起初墓碑未立,直到許世友逝世一週年後,才加設了一塊簡陋、樸素、低調的石碑,鐫刻了由著名書法家範曾手書的“許世友同志之墓”七個大字。
為了寄託對許世友將軍的哀思,家人在他靈柩裏放進了他心愛的收音機、茅台酒等日用品。除此之外,根據他生前囑託,還放進了一支在解放戰爭中繳獲國民黨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的一支勃朗寧手槍。為何許世友將這件戰利品看得如此重要?那就得回望那場烽火連天的孟良崮戰役。
發生在1947年上半年的孟良崮戰役,是國民黨軍隊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全面進攻階段的重要戰事。敵軍集中了24個整編師、60個旅,約45萬人的兵力,編成3個兵團,向山東解放區大舉進攻。但陳毅、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第1、4、6、8、9縱隊合力反攻下,所向披靡,勢如破竹。
第9縱隊司令員就是許世友將軍,在最後攻堅關頭,是許世友的部下攻上了孟良崮主峯,終於殲滅了國民黨王牌軍整編七十四師,其師長張靈甫戰死後,那支勃朗寧手槍被繳獲,成為克敵制勝的重要見證。
由於想到這支勃朗寧手槍來自解放戰爭的浴血戰場,所以許世友轉呈毛澤東主席,以表勝利的喜悦。毛澤東對許世友説:“你留着作紀念吧!”於是,這支勃朗寧手槍成為許世友的個人藏品。許世友看重那次可歌可泣的戰役,就要求將勃朗寧手槍作為隨葬品,以證自己曾經立下的戰功。家人遵照許世友的遺願,終將勃朗寧手槍放進棺柩。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