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作業多了 特色課程火了
孩子們正在上版畫課。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記者走訪南昌市西湖區部分學校發現,學生的功課負擔減輕了、喜愛的實踐類作業增加了,以素質教育為主的課後興趣班也多了。“雙減”帶來的“雙加”讓學生更開心、家長更安心。
讓作業“活”起來
“雙減”,在西湖區並不是簡單一“減”了之。幾名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中小學校領導告訴記者,“雙減”政策的落實,實際上是道“加法題”。要在減少作業負擔的前提下,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和持續發展的需求,倒逼教育部門對教學質量、教學內容以及素質教育進行增強和提升。
“回家作業少了,週末再也不用往返校外培訓機構。我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真是太好了!”這是“雙減”政策落地後,學生們最直觀的感受。
“‘雙減’之後,作業負擔不能過重。學校如何從作業佈置走向作業設計,從作業檢查走向作業管理,這成為我們必須認真解答的課題。”西湖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施潔紅表示,教育工作者應當精心設計基礎作業、實踐作業和自主作業,做到有梯度、有效果、有趣味,讓作業“活”起來。
“我投進了!”下午4時,在書院小學操場上,一名四年級同學的投籃,令操場上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據瞭解,這是學校的課後作業--快樂籃球。該校還增設了足球寶貝、排球比賽等一系列球類運動,讓學生體驗“我運動我快樂,我運動我健康”;繫鞋帶、疊衣服、煮飯、炒菜、創意餃子等實踐作業,讓學生變身勞動小達人;生活中識字、玩轉數學、英語日記等趣味十足、寓教於樂的作業,讓學生在快樂中把課堂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西湖區各學校精心設置的基礎作業、實踐作業和自主作業,得到學生、家長的喜愛和歡迎。
“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不是不要作業,而是把作業‘堂堂清’。真正把時間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增加參與閲讀欣賞、體育運動、家庭勞動、社會實踐等活動的機會和時間。”廣南學校校長鄧淑萍表示。
家校合力推進“雙減”政策落地
“‘雙減’不僅要減去校內過重的作業負擔,還要減去校外培訓的負擔。這不僅要求學校在課程上下功夫,還需要解決家長的焦慮。”西湖區教體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家長的困惑,西湖區以家庭教育為切入口,從源頭上引導家長。全區各學校均成立了家長學校,形成了校級、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理念,破除“搶跑”觀念,形成家校合力,推進“雙減”政策落地。
“太棒了!我的作品完成了!”在站前路學校教育集團站前路校區版畫室裏,手捧散發着墨香的版畫新作《貓的夏天》,周清瑩小朋友忍不住歡呼起來。“再印一張,送給我”“我也要”……同學們迫不及待預訂起作品來。站前路學校將版畫這一傳統藝術引入課後服務,開設版畫特色課程。孩子們嘗試使用各種工具、材料,瞭解版畫製作過程,感受贛文化圖像特徵,體驗版畫學習樂趣。
“我們開展課後服務,必須把為學生服務、為家長解憂擺在重要位置。利用託管時間安排老師對一些功課薄弱的學生進行專門輔導,解決他們學習‘跟不上’的問題。同時,各學校開設了球類、版畫、航模等10餘個興趣課程,填補了孩子們‘體’‘美’培養空缺,幫助家長髮現孩子的興趣。”西湖區教體局負責人介紹説,西湖區做到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學生每天在校完成作業後,即可參加校本特色課程和走班制興趣自選課程,滿足學生共性與個性化需求,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現象。
本報記者 蔡穎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