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灘樹木 匠心樹人
荒灘樹木 匠心樹人
——寧夏理工學院院長趙惠娥戈壁灘上辦大學
光明日報記者 張文攀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周宸樂
在寧夏理工學院見到59歲的趙惠娥時,她手拿一瓶冰鎮礦泉水,敷着微微腫起的右眼:“老毛病了,一着急上火,眼睛就有點腫。”
這幾日,通過採訪趙惠娥,一個個性鮮明的知識分子形象逐漸被定格:她是一個帶領師生在鹽鹼灘上墾荒種樹的拓荒者,一個愛佔小便宜的趙大姐,也是一個在辦學投入上出手大方的趙院長。她細膩柔情,為引才留才、為教職工家屬入學和看病跑前跑後、事無鉅細。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給更多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機會。
行事潑辣,也細膩柔情
鹽鹼灘上種不活樹、問題學生不好管、經費不足辦學難……自打入教育這行,趙惠娥遇到的事,沒有一件好辦的。
1986年,大學畢業的趙惠娥等待分配工作期間,去了原寧夏石嘴山聯合職業大學代課。那時的校園樹無幾棵、房無幾間。剛畢業的趙惠娥當起了包工頭。每天早上5點多,她帶着學生用小推車拉沙子、推水泥、運磚頭,和施工隊一起蓋校舍。幾天下來,入校時剛買的皮鞋就被磨破了。
一年後,趙惠娥放棄了分配好的銀行工作,選擇留校任教。2005年,學校升為本科並更名為寧夏理工學院。2008年,校長的接力棒遞到趙惠娥手中。這一年,遷址後的新校舍要建、背的債要還、辦學質量要提升,舉步維艱。
種樹就是個大難題。佔地4500多畝的新校區,1500多畝都是鹽鹼地,還有一些是有土地癌症之稱的白漿土。“透氣性差、遇水成糊,種樹活不成,蓋房子地基不穩,建好的操場不是鼓包就是陷坑。”趙惠娥説。
10年間,教職工春天種活樹、來年拔死樹。在不斷試錯中總結經驗,他們找到了一種用砂漿石、酒糟或醋糟回填地下土改良土壤的辦法。趙惠娥發動全校教師連夜到附近的酒廠搶購酒糟,改良土質後重新栽植樹木,才有了綠樹成蔭的校園。在學校工作30多年的後勤集團基建處處長吳佔山説:“這個女人不一般,豁得出、能扛事,再大的事兒都能處理妥當。”
旁人眼中行事潑辣的趙惠娥,也有細膩柔情的一面。幾年前,寧夏理工學院老師李虹患了乳腺癌。得知情況後,趙惠娥趕忙聯繫銀川醫院的大夫給她做手術。後來,李虹病情復發,趙惠娥又想方設法幫她找到北京的專家。“趙院長前前後後打了很多電話,事無鉅細。有沒有準時登機、到了北京坐哪趟公交車,都一一過問。”李虹説。
“趙院長對我們工作上嚴格要求,生活上無微不至。”學校教務處處長、校長助理郭瑩説,記不清被院長罵哭過多少回了,但遇到困難還是先找她討主意。
愛佔便宜,也出手大方
“這張辦公桌是其他單位搬家時退下來的,這些圓珠筆是上個月參加自治區兩會時帶回來的……”在學校乃至寧夏教育界,趙惠娥愛佔小便宜是出了名的。這些年,只要打聽到有單位搬遷,她就提前聯繫,把這些單位退下來的辦公桌椅拉回來。每逢到外面參會,會議結束,桌子上棄置的筆和紙常常被她一掃而光。
如此摳門的趙惠娥,在投資辦學上卻一點不含糊。走進學校的新商科、新工科大樓,教學和實驗設備大都國內領先。據瞭解,學校每年收入的70%都投到教學設備更新換代和師資隊伍建設中。“特別是智慧教室的建設,都是大手筆,趙院長的要求就是用國內領先的教學設備和優質師資培養人才。”任惠生説。
對待教職工,趙惠娥也從不吝嗇。長期從教,不少老師容易患咽炎、頸椎疼等職業病。每逢出差,趙惠娥就蒐集當地治嗓子、治頸椎的特效藥,大包小包買回來放到辦公室。“我們都用過她帶的藥,就連學校的保潔員和保安都不例外。”郭瑩説。
去年12月底,研究生入學考試前一天,趙惠娥召集全校300多名考研學子開會,自掏腰包給學生買了西洋參含片,為他們加油打氣。“趙院長把教職工當親人、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待。”寧夏理工學院工會主席李培銘説。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走進寧夏理工學院,大門口的校名石背面刻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就是我們的校訓,通過不斷切磋、雕琢,培養有道德、有理想、懂理論、懂技術的人才。”趙惠娥説。
高校專業設置,是“切磋”的直接體現。趙惠娥説,應用型人才培養強調知識的基礎性、綜合性和交叉融合性。為此,學校注重交叉學科的專業設置,重點打造“新商科”和“新工科”兩個教學平台,涵蓋30多個專業,探索創新型交叉融合的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學校大部分專業都有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項目,實行學校和企業‘雙導師制’。學生不僅要拿畢業證和學位證,還必須拿到至少1個職業技術證才能畢業。”郭瑩説,學校堅持訂單式培養、招生即招工,不斷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增設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0%以上。
“我們鼓勵學生根據興趣愛好組成不同的科創團隊,學院在營業資質辦理、業務承攬等方面提供幫助,為以後學生創新創業積累經驗、打下基礎。”該學校創新創業學院院長牛志軍説,目前眾創空間已有大數據、機械工程等領域的13家企業和18個創新團隊入駐,創客達170餘人。孵化的企業還承接了寧夏部分高校的宿舍牀、辦公傢俱的生產,實現創收。
從專職、高職到普通本科,伴隨着學校一步步晉級,師資結構性失衡、教師能力和水平跟不上辦學需要的問題逐漸顯現。“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技能要尖、理論還要深,這就倒逼學校在引才用才、本校人才培養上有突破。”趙惠娥説,為此,學校想方設法為青年教師深造、培訓、提升創造機會。
隨着學校高層次人才薪酬待遇的提升,目前600餘人的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佔40%,碩士以上學歷的佔70%,博士教師有48位。36年來,從第一屆不足200名學生,到如今9個學科門類46個專業、每年3000餘名畢業生出彩成才,這裏走出的學生正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發光發亮。
《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14日 0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