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設計國徽,張仃以天安門為主題,梁思成:反對!象徵封建皇權
“承天啓運,受命於天”——【明】朱棣
天安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建築,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最終建造的時候,他是皇城的正門,名曰“承天門”,三層樓式,黃瓦飛檐,帶着中國傳統建築的典型特徵,中間高懸一塊“承天之門”的匾額,象徵着帝王的威嚴。
公元1456年,承天門遭到雷擊損毀,當時的皇帝下令重建,於是承天門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重建,面積變大,由牌坊式改為宮殿式,氣勢恢宏,成為了當時北京城裏最高、最大、最氣派的一座門樓。清軍入關以後,再次重修承天門,並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改名為“天安門”。
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多災多難的天安門再次被損毀。於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天安門再次整修,並修建了寬闊的天安門廣場。1949年,新中國成立,開國大典正式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向着世界莊嚴宣告,新中國成立了。
正是因為天安門承載着如此多的中國歷史,因此,在設計國徽時,當時的一派設計師張仃就提出以天安門為主題,誰知另一派代表人梁思成卻堅決反對,認為天安門象徵封建皇權,不宜出現在國徽上,那麼,為何最後國徽上面保留了天安門呢?國徽設計的背後,又發生着什麼故事呢?
1949年,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有着許多亟待解決的事情,國旗、國徽、國歌這些事務,作為一國的象徵,便是其中的關鍵。當時,《義勇軍進行曲》因為曾經的重要作用,自然當之無愧地被選為國歌,曾海松設計的五星紅旗也已經根據公投被選為中國國旗,唯有國徽,遲遲沒有定下。
因為羣眾選送的稿件都不太滿足國徽設計要求,沒有兼具莊嚴和中國特色,最後,考慮到國徽設計難度,中央決定專門成立兩個小組來進行國徽設計。一個是由張仃帶領的中央美術學院專家組,一個是由梁思成帶領的清華大學專家組。
張仃採用的是以金色的麥穗在外裝點,以象徵廣大人民羣眾;麥穗上面再纏上紅色的絲帶,代表人民大團結;在畫面上方高懸一顆金色的五角星,象徵着我黨,畫面的正中則是開國大典的起點——天安門城樓。梁思成對張仃的其他設計都表示了贊同,唯獨對畫面的主體——天安門城樓,產生了強烈反對。他認為天安門城樓作為舊日的皇城門,象徵着封建皇權,因此,不應該出現在國徽上面。
梁思成的團隊認為應該以貼近中國傳統的東西來象徵新中國。因此,他們以中國傳統的配飾——璦和璧作為國徽設計的主體,上方則與五星紅旗相似,以五星齒輪為主,五星象徵着中國各革命奉獻階級,齒輪則象徵着彼此密不可分,其他元素則與張仃相同。
兩位藝術巨匠在看到了對方的設計作品以後,便開始互相探討,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作品。唯獨在國徽主體上,兩人產生了巨大的分歧。張仃認為天安門城樓作為宣告中國成立的地方,是新中國的起點,意義非凡,況且國徽不是完全的高雅藝術,需要迎合全國幾億人民羣眾的喜好,需要適當的“俗”,而天安門恰好是雅俗共賞;梁思成則認為天安門城樓作為封建王朝的東西,不應該出現在新中國的國徽上,兩人誰也説服不了誰。
經過幾十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努力。兩個團隊都上交了自己的終稿,最終,張仃組的作品以微弱的優勢獲勝,中央也贊成他對於天安門的看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版本與張仃最初的版本已經有了很大不同,在與梁思成探討交流以後,張仃將初稿上方的五角星改為了五星齒輪,並且其他的一些細節,也在與梁思成的碰撞中生髮出靈感,進行了重新設計。
隨後,又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張仃作為央美的專家,對於天安門的剪影設計比例不協調,於是,已經逐漸接受了天安門設計的梁思成則勝任了這一工作,為張仃的國徽圖構造了一個精準又莊嚴的天安門剪影。後來,著名雕刻家高莊,又為國徽下方添加了飄帶,使國徽在莊嚴之中又添一份飄逸,具有詩意氣氛。1950年,建國一週年慶典上,這幅國徽高懸於天安門城樓,驚豔了世界,直至今日。
兩位大師的碰撞,是藝術與思想的碰撞,正是因為他們的交流爭吵與互鑑,我們才能見到如此莊嚴又美麗的國徽。正是有了他們的奇思妙想,再加上高莊的神來之筆,方呈如此佳作。
參考文獻: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