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學期,許多學校雖然禁止學生帶手機,但並不限制戴手錶,於是中小學生使用智能手錶的人數逐漸增加,打電話、查定位、計步數……除了這些傳統功能外,如今兒童智能手錶的功能逐漸多樣化,甚至還能拍照、加好友、玩遊戲等等。
然而,新事物帶來了新問題。“其他同學的手錶不是這個牌子的,我和他們玩不到一起”“同學換了最新款,我也想要”。架不住孩子們的軟磨硬泡,家長紛紛為孩子滋生出的攀比現象買單。對此老師和專家表示,家長應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及時消除攀比心理。
兒童手錶個個都不便宜
智能手錶既能避免孩子過早接觸手機,又方便與孩子隨時聯繫,成為不少家長開學後必買的學習裝備。近年來,華為、小米、OPPO及小天才等品牌均推出了適合兒童使用的智能手錶。
無論是作為手機的衍生產品,還是專門為兒童打造的智能手錶,如今的智能手錶都可以集打電話、定位、聊天、交友等功能於一身,價格自然也是不菲。在東城區一家商場的電子產品區,某品牌的智能手錶被安排在最醒目的位置,擁有全新功能的主打產品售價達1999元。
“開學第一個月,好多家長來我們這裏買手錶,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去上百塊兒。”店員表示,最新款的手錶銷量很好,很多孩子即使已經擁有了老款的手錶,看到最新款後還是會央求父母再買一個,他已經目睹了好幾起類似的情況。
“同學們都有最新款的,功能多,孩子覺得自己的裝備落伍了,我覺得這也可以理解吧。”店員笑着説。
不少孩子出現攀比心理
記者調查發現,如今的兒童智能手錶,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生態系統”:家長購買手錶後,為孩子配備好SIM卡,孩子不僅可以隨時與家長通話、視頻,還可以通過手錶內自帶的“好友微聊”“碰一碰交友”等功能,與其他小朋友或同學互加好友聊天。不過,不同品牌的智能手錶不能互加好友,因此當一個班裏大部分同學使用同一個品牌的智能手錶時,那些使用其他品牌甚至沒有智能手錶的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被“排斥在外”的感覺。
“我們班一共42個人,平時上學會戴智能手錶的有一半左右。”今年剛上初一的學生紫依告訴記者,他們班同學用的智能手錶品牌較為集中,開學一兩週之後,一些使用手環或其他品牌智能手錶的同學,也都逐漸換成了同一品牌的手錶。“買其他牌子的手錶,沒法和大家交友聊天,買了也沒用。”
而市民張女士則表示,她上4年級的兒子在開學後一直央求她購買一塊電話手錶,為此哭鬧好幾次,甚至表示願意多做家務,只為了能用上“和同學一樣的手錶”。張女士只好為孩子購買了心儀的產品。“買之前沒想到兒童手錶這麼貴,都快趕上一個Apple Watch的價格了,但為了孩子開心,只能硬着頭皮買了。”
老師:攀比心理應及時糾正
“手錶只是一個學習、生活的輔助工具,家長應該及時引導孩子,別將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功能上。”西城區某重點中學教初一年級的班主任李老師認為,很多家長購買兒童智能手錶的初衷,僅僅是為了方便和孩子聯繫,避免孩子過早接觸手機屏幕影響視力。但近年來兒童智能手錶的新功能層出不窮,很多人已經被這些消費主義的“套路”帶偏,為商家的營銷買單,這樣發展下去最終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如果是因為大家都有,孩子才想買,這是不對的。家長應該告訴孩子,購買一個東西的原因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他人的影響,更不應該為了追逐潮流或是怕被同齡人排擠而購買。”李老師表示,自己所在的中學規定,學生在校園內禁止使用手機,而智能手錶等電子設備在課堂內也是不允許使用的。沒有了使用的機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們出現相互攀比的行為。
二年級學生的家長韓女士也認為,家長應該在孩子小時候就教會他們正確的消費理念。“我給孩子買的就是一塊兒普通的兒童手錶,才300多元,平時孩子打打電話、聽聽英語,這些功能已經夠用了,沒有必要換新的。”韓女士曾就職幼兒教育行業,她認為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家長應該抱有自己的原則。“不應該孩子要什麼,就給他什麼,尤其是與同學攀比這種不理性的要求。現在孩子攀比的僅僅是一塊兒手錶,以後可能是最新款的電腦、球鞋或是奢侈品,到那時再糾正,孩子心理會有落差,也很難轉變消費觀念了。”
專家:將社交橋樑轉移到興趣愛好上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會有一種在羣體中尋求優越感的傾向。而8歲到12歲的孩子,正經歷從親子圈向夥伴圈過渡的一個特殊階段,得到別人的關注和欣賞是他們的心理特徵。如果一個孩子使用了很時髦的電子產品,會很快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智能手錶就充當了孩子之間交流的‘入場券’。”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全國婦聯《婚姻與家庭》雜誌首席教育專家、中國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劉勇赫認為,在孩子眼裏,新興智能產品由於受到大多數人追捧,成為了得到羣體認同感所需的橋樑,通過這個橋樑,夥伴圈中形成了“亞文化”,孩子們都會談論相關話題,繼而出現攀比心理。
劉勇赫認為,對於這種現象,家長和學校應正向引導,讓孩子將關注點更多地放在興趣發展和社會交往上,應教會孩子不去單純欣賞物質產品,而是去欣賞某種特長、對他人的幫助以及為集體所做的貢獻。在這方面,家庭教育承擔着重要的作用。“發現興趣、保護興趣、成就興趣,是家長始終應該堅持的準則。家長應多挖掘孩子的愛好,併為他提供交流的平台。當孩子將興趣發展為自己的特長、優勢,孩子們之間的社交橋樑自然就會從對物質的膜拜,轉移到共同的興趣愛好和自身發展上。”
“那些因為沒有某種智能產品,就感到被排擠、孤立的孩子,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傷害,這時可以不急着去安慰他們,而是可以多多鼓勵他的特長和獨特貢獻,讓他知道自己的價值來自於優秀的品質,而不是外在的電子產品,從而可以減少智能手錶等‘亞文化’的影響。”劉勇赫説。
此外,劉勇赫也建議,學校老師應多關心孩子個體的心理動向,用社團活動來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挖掘每個孩子的優點,並倡導積極陽光的班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