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北蕩蒼寒
8年前的今天,凌晨12點,全家人圍坐在書桌前,等待一封“判決書”。
100天前的一模考試,只考了350多分的我被班主任拉到辦公室訓話,“再努力三個月,爭取能上二本”。
回去後班級座位按照分數重新調整,倒數前十名統統去後排牆根坐着,其中就有我;以全年級前十名進入這個重點高中前,我從沒想過會變成這樣——很難説是因為什麼突然學習不好了,可能是因為放學偷偷去網吧,有可能是在別人寫作業時看小説,也有可能是上課低頭偷吃泡椒雞爪………這些放縱的後果是讓我考試時如坐針氈。
坐在最後一排跟垃圾桶和掃帚為伍,真的很羞恥。之後的我,到高考前再沒去過網吧,週末上午補數學、下午自習刷題,從一模到三模,數學提了整整90分。
最終,高考成績還要比預期要高一些,我也沒想過自己可以過“一本”線,雖然只是9分。光是“一本”這倆字,就足足能讓人興奮好幾天。
在報高考志願前,我看了那一本厚厚的“志願書”,問了很多老師、親戚、同學。然後惴惴不安地坐到電腦面前。
直至現在,我仍會夢到那一天:
巨熱的午後,蟬聲很吵。我媽捧着報考指導書的手在抖,我在電腦上填了志願:看看排名的起落落落落,又趕緊換下一個。畢竟“內蒙人報考志願,比紐交所炒股還刺激”。
最後,因為對“一本”的執念,我選擇了省內大學的化工專業。而每年高考結束的這個時候,我都會忍不住去回想那一天,也想知道一些問題的答案。
證明自己能考上“一本”,重要嗎?
父母和親戚的建議,重要嗎?
怎麼選,才不會錯;而錯了又要如何?
如果那一年,我早點看到這些“答案”。事情會不會變得不一樣?
回答“高考系列”問題的有文科、理科學霸、復讀生、畢業半年轉行的創業者。關於分數、復讀、專業選擇、大學規劃的問題,他們的親身經歷就是最好的答案。
分數,意味着什麼?
楊瀾老師説:
“出分後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高興就高興,沮喪就釋放。然後接下來這一步就是要去面對它。在已知的情況下,我如何獲得最好的結果,我的選擇有哪些呢?”
放平心態,冷靜下來,來抽乾以後為選擇流的淚。
6月25日8點上線,敬請期待
似乎每個考生家庭都有一根關於分數的標準線,過了萬事大吉,不過就在猶豫是否要復讀。網上關於復讀的故事林林總總,有人復讀一年提100分200分;有人復讀多次,一次不如一次。我們都自命不凡的相信,自己會是提分的那個。
到底要不要復讀?
師老師説:
“復讀那一年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有空調,45人的教室坐140人,但是復讀那一年反正也有很多好玩的事情,認識了一些新的朋友,大家一起吃吃喝喝,一起學習挺有意思,痛並快樂着。但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心態,就別復讀了。”
6月30日上線,敬請期待
如果前兩關都順利闖過了,我們接下來面對的boss就是“填志願”。
“數據顯示,大學畢業後3年專業對口率大概在70%,但是過了5年只有30%。5年後基本上10箇中間,只有3個人仍在做自己原來的專業。”
儘管如今互聯網很多崗位以專業不對口著稱,但並不能説明專業選擇不重要。如何選?興趣為主?還是熱門行業?(休再提“親戚建議”)專業、學校、城市的優先級排序,有沒有可行性?
如果你已經是後悔的大學生、社會人,古典老師的話或許也會是你傷口的創可貼。
6月25日8:30上線,敬請期待
“上了大學就輕鬆了”嗎?
然而接下來又是一系列的修煉與考核:
我是我,我是誰?志趣是什麼?能力是什麼?為什麼有的人剛出校門就會大放異彩?為什麼有的人碌碌無為?我們的內心最想要是什麼?在這幾年,你要填寫的人生試卷要比高考多多了。
katekate朱朱就是一個很有趣的女孩兒,16歲被牛津錄取,畢業後去了讓人羨慕的高薪工作,但她又辭職了,想做一個田園數學家。
6月30日上線,敬請期待
説起來,人生的所有命題,都是“選擇”的合集。
想必在看這些“答案”的我們,高考已經是非常遙遠的記憶,如果再來一次,你還會怎麼選?你的“參考答案”是什麼?歡迎給我們留言。
如果你剛參加完高考,不妨在評論區曬曬分數,如果這些內容幫到你,真是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