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戲劇學院編劇學研究中心主辦,上海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協辦的“中外編劇專業研究生教學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松江區圖書館召開,聚焦青年編劇的創作與成長路徑。
圖説:“中外編劇專業研究生教學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上戲編劇學創啓至今,取得可喜的成果,近5年便獲得了11項國家級項目與獎勵。此次研討會是在紮實的學術準備基礎上召開,為後續開展的系列學術活動探路,為學科發展凝聚力量。
研討會分為兩個分論壇。第一個分論壇以“中外編劇專業研究生教學方法比較研究”為主題。作為分論壇主持人,上戲編劇學研究中心主任陸軍分享了他總結的中外編劇教學七種方法,並着重介紹了他創立的“百·千·萬字劇”編劇工作坊。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朱恆夫以敏鋭的學術思維闡述了“兩個五”,即“優秀劇本必備的五個重要元素”和“當前劇本創作出現的五個突出問題”,為編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提出建設性意見。上戲編劇學教授姚扣根則梳理了編劇學理論的發展歷程,針對社會需要,提出了國內編劇專業發展的目標:中國編劇應當學會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故事走出去,以深厚的理論深度勾勒專業發展藍圖。
圖説:上戲編劇學研究中心主任陸軍
另一個分論壇以“青年教師教學心得與青年編劇創作感悟分享”為主題,11位上戲編劇專業的在讀或畢業研究生先後發言。2011年碩士畢業、現任上海工藝美院WPP視覺藝術學院副院長的毛德良回顧了從復旦中文系畢業後師從陸軍學習編劇的經歷,並表示這是他在之後的教學、管理和課程建設工作中取之不盡的創新源泉。
此外,與會師生還在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的支持下,參觀了廣富林文化遺址,探尋上海歷史文化之根,觀摩民俗文化展示區,走訪依據古建築“明代高房”建成的朵雲書院,在古典與現代交匯的人文空間中開展學術研討,規劃學科發展佈局。(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