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春,德國放棄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開始入侵蘇聯。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世界各大國聯合起來與之作戰,掀起了一場世界大戰。那麼,德國元首有稱霸全球,挑起世界大戰的野心嗎?答案是,沒有,而且是從來沒有。
一是,親歷過一戰的德國元首,十分清楚憑藉德國的資源,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在下一場世界大戰中獲得勝利,他只希望打敗宿敵法國,在蘇聯獲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實現德意志民族的輝煌。這在《我的奮鬥》一書中,説得很清楚。
也就是説,德國沒有能力與英、美、法、蘇等大國同時為敵。這也就決定了在他的戰爭計劃中,並不是一下子對所有國家開戰,而是逐步的進行,最多也就是一個征服歐洲的計劃。進攻非洲和巴爾幹地區,更多的是遏制英國和蘇聯的手段。
二是,征服世界必須擁有一個強大的海上力量,這對德國來説是不可能實現的。同時擁有強大的陸軍和海軍,德國在一戰中是有過慘痛教訓的。二戰前其海軍發展相對滯後,連戰勝英國海軍的信心都沒有,能説他有徵服世界的野心嗎?
更何況,德國發動的戰爭雖然不斷,但始終保持“短平快”的程度,一次只針對一個目標,休整一段時間,再發動下一場。説白了,德軍是一支沒有後備力量的軍隊,只能進行有限的局部戰爭,直到在蘇德戰場上形成劣勢,才進行全國總動員。
儘管沒有挑起世界大戰的野心,但其稱霸歐洲的想法還是強烈的。眼下的蘇聯就是最後的目標,那裏不僅有煤、石油、小麥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還能打破英國海軍封鎖造成的不足。從此,徹底實現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不再依賴進口。
當然,兩國的價值觀有很大不同,作為意識形態上的對手,德國不可能與咄咄逼人的紅色蘇聯長期保持和平,這種矛盾是不可能調和的。説得難聽點,誰看誰都不順眼,打仗是唯一的解決方案,既然是打,就要趁德國強大的時候早打。
此時,正是攻打蘇聯的好時機。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使得蘇聯避免了過早的拖入戰爭,同樣也給了德國全心進攻法國,避免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從而在一年的時間裏,橫掃整個西歐。隨着法國投降,德軍移師東線的動作,更彰顯了德國元首進攻蘇聯的迫不及待。
首先,蘇聯國內的矛盾重重,許多不同政見者得到了清理,特別是蘇軍中、高級指揮員大多離開了工作崗位,新提拔上來的新軍官大都沒有參加過實戰,以及大兵團作戰的經驗。這對蘇軍的實力是極大地削弱,“只需一次重擊,便導致其崩潰”。
其次,“冬季戰爭”,暴露其戰鬥力極差。蘇聯為了征服人口只有400多萬的小國芬蘭,出動了54萬大軍,卻連遭敗績。儘管芬蘭最終被迫讓步,但以損失2.6萬人,換取了蘇軍損失70萬人的戰果,雖敗猶榮。也更加堅定了其入侵蘇聯的決心。
更讓他迫不及待的是,蘇聯統帥利用德國有求於己,不斷地獅子大開口。波蘭亡國,幾乎兵不血刃的蘇聯得到的實惠,居然比德國還多;法國投降又立刻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儘管這些都是《條約》中秘密條款的一部分,但趁火打劫的味道更濃。
在蘇聯統帥看來,儘管法國投降,但英國的堅決抵抗,成功的牽制了德軍,他要利用這個機會,竭盡所能地進行擴張,並且對巴爾幹半島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同時,在邊境開始部署部隊,目的很明確,就是防範德國的入侵。
蘇聯的“過分”要求,徹底讓德國元首下定決心,趁德軍實力優於蘇軍的情況下,“先下手為強”。英國的問題,完全可以先放一放,一個孤島不可能有什麼大的動作,對德軍行動構不成多大威脅。這也是德國放棄“海獅計劃”,進攻蘇聯的根本原因。
綜上所述,德國在二戰中並沒有挑起世界大戰的想法,而是在歐洲建立一個不懼怕英國海軍封鎖的,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的歐洲大陸經濟體,最多隻能是在歐洲稱霸。這其中,自然包括消滅與德國世仇的法國,將英國的勢力趕出歐洲。
更關鍵的是,德國需要烏克蘭的小麥和高加索的石油,而這些戰略目標都必須打敗蘇聯才能實現,這也是出於為德國拓展所謂的“生存空間”,將蘇聯作為德國的殖民地。説白了,兩國必有一仗,而從此德國開始走下神壇。
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