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漢朝統治末期是一個社會秩序混亂、動盪不安的時期。在這一時期裏,諸侯迭起,戰爭頻發,百姓流離失所。為了擺脱這種困境,人們渴望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來一統天下。
而烏桓騎兵的出現,則給人們帶來了生的希望和未來的曙光。
今天,我們來詳細地講講烏桓騎兵。
在説道烏桓騎兵之前,我們先來説一下烏桓。它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之一,烏桓族原為東胡部落聯盟中的—支,原與鮮卑同為東胡部落之一。其族屬和語言系屬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諸説,未有定論。
公元前3世紀末,匈奴破東胡後,遷至烏桓山(又曰烏丸山),遂以山名為族號,大約活動於今西拉木倫河兩岸及歸喇裏河西南地區。建安十二年,烏桓的最後一任大單于蹋頓在白狼山之戰中被張遼斬殺。烏桓自此散落,分別被漢、鮮卑、鐵勒等同化了。
首先,我們來説説烏桓騎兵出現的原因:
漢朝末年,經過長期的追逐,各諸侯王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軍事實力和政治大權。為了獲得更大的政治權力和更多的利益,諸侯們四處征戰,擴張自己的統治範圍,使原本統一的天下突然間變得四崩五裂。後來,為了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和獲勝率,一些軍隊開始尋求有力的幫手。恰好,這時烏桓騎兵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且沒有政治聯盟,因此,諸侯們紛紛設法與其結盟。
烏桓人以遊牧為生,以穹廬為家,善於騎馬和箭術。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古代,騎射對於戰爭而言有着巨大的優勢,精湛的馬術甚至可以影響戰爭的勝負。除此以外,因為烏桓是一個馬上民族,所以,烏桓人十分了解馬兒的性情。在照料馬兒的時候,他們比平常人更有經驗,因此,他們養出來的馬兒都十分彪悍,能夠適應戰場環境。
並且,烏桓內部實行推舉制,推薦英勇聰慧之人作為整個部落的首領。雖然,每個小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領,但是,這些部落卻聽從大部落首領的命令。因此,在參軍服兵役的時候,烏桓人往往會更加主動和自覺地加入軍隊,服從軍隊命令,勤奮練習。綜合以上因素,烏桓在漢末初露頭角,不僅受到了諸侯們重視,還逐漸成為影響諸侯混戰的重要軍事力量。
其次,就是烏桓騎兵主要依附的三大軍事集團:
一、袁紹軍事集團。
公元187年,公孫瓚擊敗劉虞,佔領幽州一帶。儘管如此,他卻並未完全控制劉虞在當地的殘餘勢力。為了奪回被侵佔的地區,劉虞不僅發動殘餘勢力,還聯合袁紹和烏桓騎兵共同攻打公孫瓚。
建安初年,袁紹與公孫瓚相持不下,不分勝負。就在這時,烏桓派使者前來與袁紹和親。為了得到烏桓騎兵的幫助,袁紹立刻答應了與烏桓的聯姻。於是,不久後,烏桓出兵援助袁紹。
公元196年,袁紹聯同烏桓騎兵一起擊敗了公孫瓚,奪回了劉虞失去的土地。
二、曹操軍事集團。
在對抗諸侯的大小戰爭中,曹操曾多次借用烏桓騎兵的力量。比如:有一次,曹操很害怕劉備越過大河佔據江陵地區,於是,他試圖與烏桓騎兵結盟,以此來獲得戰爭的勝利。後來,烏桓騎兵多次幫助曹操軍事集團,其在曹操與劉備的對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劉備軍事集團。
雖然,劉備軍事集團主要作戰的區域和爭奪的地區並不在北方,但是,劉備卻在北方培養了大量的軍事勢力。在與曹操的戰役中,劉備曾數次借用烏桓騎兵的力量。
根據史書記載,有一次,曹操征伐徐州,徐州長官陶謙連忙將此事上報給田楷,田楷轉告於劉備。不久後,劉備派出數千人軍隊,並聯合烏桓騎兵一同援助徐州。雖然,劉備藉助了烏桓騎兵的力量,但是,其軍事集團中烏桓騎兵的人數卻不多。
另外,因為劉備施行仁政政策,所以,與他合作的烏桓騎兵受到了最好的待遇,使騎兵們十分願意幫助他一統天下、實現大業。
最後,烏桓騎兵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強大的軍事實力和良好的社會制度,使得烏桓騎兵在諸侯混戰中佔據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
劉備剛起兵的時候,就是依靠烏桓騎兵的力量;
袁紹因為有了烏桓騎兵的力量支撐才能擊敗公孫瓚,奪回失去的城池;
曹操在征討孫權和劉備時,首先聯合烏桓騎兵。
這些事件,都説明了烏桓騎兵在諸侯混戰中所發揮的作用。
烏桓騎兵加入中原諸侯混戰中,使漢末原本風雲變幻的局面出現了更多變數。從烏桓騎兵的本質上來説,其屬於少數民族軍事集團。在歷史上,少數民族的軍隊參與到中原地區的戰爭中,這種情況十分罕見。除此之外,如果烏桓騎兵想奪取天下,那麼,它完全可以憑藉其在軍隊戰鬥力上的優勢從步兵的附屬地位中脱穎而出,成為戰爭的勝利者。
可見,烏桓騎兵的加入對漢末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漢末諸侯迭起,戰爭頻發,烏桓騎兵的加入無疑提高了某一方的軍隊戰鬥力,加快了大一統局面的形成,使統治者能夠將精力更多地花在如何治理國家這一問題上。除此之外,烏桓騎兵的參與還直接營造了一個戰爭結束後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讓百姓早日脱離戰爭的苦海。
還有一個就是,烏桓騎兵是少數民族實力騎兵的代表,其力量的強大在一定程度上震撼了中原。其參與到中原混戰中,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強了彼此的聯繫,緩和了邊境局勢,還有效增強了國家的邊防力量,加強了少數民族對中原王朝的影響力。
參考資料:
【《後漢書·烏桓傳》、《東胡民族考》、《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三國志·武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