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落盡,市值萬億的K12(基礎教育)市場正在快速轉型。資本市場的反應最直接,與股價最高點相比,國內部分教育類公司(美股、港股上市居多)跌幅超過九成。不可避免地,裁員、轉行是整個教育培訓行業必須面對的問題。據媒體報道,高途,好未來、猿輔導、新東方、掌門1對1、火花思維、豌豆思維等教育機構,正在裁員,一場職業大遷徙正在發生。
“雙減”政策落地,培訓機構迎來利空。作為“過重校外培訓負擔”的推動者,學科培訓機構面臨着巨大的轉型壓力。最近新東方轉而“培訓家長”、學大轉做餐飲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諸如學而思、新東方等知名培訓機構,為了合規要麼轉向素質教育,要麼向其他賽道拓展,這不僅是在與時間賽跑,也是在與生存抗爭。而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培訓機構裏從事學科培訓的教師,他們的轉型之路是否順暢,主觀上他們有多大意願和能力轉型,客觀上社會為他們留下多大的就業容納空間,都是未解之問。
“雙減”一落地,體制外教師的“再就業”也要同時啓動。據瞭解,我國教育培訓機構在70萬家以上,K12從業人員超過1000萬人。這一人數與1000萬義務教育階段在校教師體量相當。教育體制外的這1000萬人,每個人的身後都是家庭,校外課輔,對這些教師而言是工作,對他們背後的家庭則意味着收入、生活。而且考慮到他們中的不少人,來自農村畢業於一般高校,之前憑藉着課輔行當獲得還算體面的收入,不少人已經在大城市買房結婚紮根,他們依託的課外輔導機構面臨財政壓力一旦裁員,數量不少的課輔教師的再就業,理應得到社會重視和幫助。只要擁有教師資格證,而且之前實質從事過“幫助學生學習”的工作,他們一樣是教師,他們的福祉和就業,一樣關係社會穩定、羣眾“獲得感”。
學科培訓機構轉型,何其難矣,培訓機構教師的轉型,也面臨着各種主客觀難題。最近媒體報道,“培訓行業裏的清北畢業生:從年薪60萬到畢業兩週就失業”,其實反映出一個現實:以前得到“個性化教育”“贏在起跑線”等概念加持,知名培訓機構賺錢太容易。那麼培訓機構包裝起來的所謂個性化教育名師,進入新領域是否能放低預期踏實做新的挑戰性工作呢?課外輔導主要是講題,善於個別輔導,習慣在週末工作,一旦進入需要同時與很多人打交道的工作,課外機構教師能否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相信隨着培訓機構轉型,不少機構教師會轉而報考義務教育學校。希望公辦學校一視同仁,認能力品行而非人為設障,給培訓機構出身的教師同等競爭機會。
義務教育版圖上,1000萬人在體制內,1000萬人在體制外。“雙減”並非意味着,培訓機構的教師都要擠破頭進入體制內,學科培訓的大門正在逐漸關上,素質教育的領地則是星辰大海。希望同培訓機構一起,或者曾經的培訓機構教師發揮自身創造性,投身寒暑期託管、智慧教育等國家鼓勵的新領域,在提供多樣性、個性化素質教育增量中,同時解決自身再就業問題。(程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