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萬眾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每週一,濟南特殊教育中心的學生都會在操場上集合,用手語“演唱”出國歌。上下翻飛的手指,整齊的動作,堅毅的臉龐,即使不能説話,國歌在他們的演繹下,依然鏗鏘有力。前段時間,一段人民大會堂裏手語“演唱”國歌的視頻熱爆網絡,讓這個不能發聲的羣體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不能用聲音表達自己的感情,但他們的情感世界並不單調。
學一首歌曲幾個禮拜剛能“順下來”
每週一,特殊學校的學生們都會集體到操場上參與升旗儀式,即使不能發聲,通過手語他們也能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國家通用手語方案》貼在每間教室的前方,方便查看。手語課是學校每個學生必修的課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有些高中學生已經學了十幾年,經歷了很多個版本變化。學校總共300多名學生,其中聾啞生佔到一半以上,手語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日常的交流。
新時報記者瞭解到,特殊教育學校裏有很多的“不一樣”。聾啞學生們沒有音樂課,每年有文藝活動時,老師會提前一段時間教導他們。對他們來説,完整地表演一首歌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一首歌曲,加上手勢和隊形變換,幾個禮拜才剛剛能“順下來”。
表演時,通常是老師在前做示範動作,學生跟隨老師的動作知曉節奏,當音樂音量大時,學生也能通過舞台震動感受節拍。“這是最新版本的手語歌,比起之前已經改變不少,比如築起長城、萬眾一心等關鍵詞都進行了改進,最後統一成現在的,也就是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會上邰麗華老師表演的這一版。”負責學生們文藝匯演的表演老師劉彥説。
孩子們用方言“聊天”老師還得查字典
“有些學生學了十幾年手語國歌,從小就學,表現很好。”劉彥告訴新時報記者。17歲的李葉便是劉彥老師口中所説的表現很好的學生,文藝匯演表演手語歌時,她總是站在中間的位置。觀眾一眼就可以看到這個表現優異的女生——節拍準確,表情自信,老師們對她稱讚最多的就是“手語歌打得最好”。
新時報記者初次見到李葉,是在她所在的高一班級。特殊學校實行小班教學,一個班裏平均有7-8人,她和同桌的女生拿着手機在討論明星,她喜歡王俊凱,對方喜歡肖戰,兩個人靠着手語加一點簡單的“咿咿呀呀”,比劃得飛快,不時露出大笑的表情。
“有些手語只有她們自己懂,我們當老師的也看不懂。”劉彥是李葉的班主任,同時也是一名英語老師,但她與學生的關係並不僅限於師生,更像是一羣朋友。她自嘲自己雖然精通手語,但學生們各種奇奇怪怪的“手語方言”還是讓她哭笑不得。
像語言分各地方言一樣,手語裏也有方言,簡單的“謝謝”手語就有很多打法。山東各地都有自己的手語,再加上外省學生的“方言”,“他們之間的溝通很微妙,很快就能互相懂,我們當老師的還得查字典。”為此,老師們人手必備一本現代手語大全,用來糾正一些有規定標準的方言手語。“一些不常用手語的來歷也很有意思。”劉彥説,手語沒有想象得那麼難,畢竟所有的語言知識都是為了更好地交流而起輔助作用的。但就像普通話和方言的關係一樣,學生們儘可能地掌握“官方”語言,在步入社會時才能更好地融入進去。
他們總是有“説”不完的話題還很懂事
其實在聾啞學生小時候,老師上課主要是用聲音去表達。在課業增加以後,聲音的表達效率低,才輔以手語教學。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儘量地訓練學生們和健全人交往的能力。
在這裏,高一的課程相當於普通學校初一課程的難度,學生們的課業負擔不大。他們有語數外等基本課程可以豐富自己,走學習路線的可以從學前教育一直升入大學,走職業路線的可以選擇烹飪班、維修班、按摩班等技能教育,美術課堂也讓一些有藝術理想的學生可以實現自己上大學的願望。
星期五的下午沒有課程,李葉和小夥伴們圍坐在教室裏聊天,有的同學會牽手在校園裏散步,還有的去操場上跑步鍛鍊身體。“這週末你打算幹什麼?”“聊天”“為什麼不畫畫?太累了是嗎”“太累,7天畫了14幅畫。”李葉和同桌你來我往地討論着怎麼度過這個週末,討論完這個,兩個女生又聊起了晚上吃什麼,交流總是伴隨着純淨的笑意。這種輕鬆的時候,老師通常也會加入她們,聊一些有趣的話題。
李葉正在上高一,有一個弟弟,每隔一個月,父母會來接她回家,平時則以和老師、同學相處居多。即便親人在身邊陪伴的時間不長,但在老師的眼裏,他們的學習能力與普通學校的學生無異,性格上甚至更加開朗。“他們總是有‘説’不完的話題,在我們老師眼裏,他們和普通孩子一樣,還很懂事”。還沒和新同學見面就“自來熟”了
“新同學在路上了。”李葉用不清晰的普通話興奮地對老師説。幾天前,她就通過老師給的聯繫方式加上了從西藏轉學而來的同學的微信。他們討論着新同學可能會穿民族服飾,期待着和他們一起學習。每天一通微信視頻,還沒見面,這羣小夥伴兒彼此之間已經有了一些瞭解。
“現在學生們最期待的就是這件事,一天問好幾遍。好在藏族學生的到來就在這兩天,很快就能見面。”劉彥打趣説,“方言手語”的新挑戰又要來了。
“用手語演唱國歌的時候什麼感受?”新時報記者問。
“內心很驕傲。”李葉兩手豎起了大拇指朝自己指了指。
在不久後,李葉和同學們就要離開學校,奔向不同的人生道路。作為一位從業11年的特殊教育老師,劉彥對學生們有着更多的期望,“雖然他們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但是我希望學生們能像健聽人士一樣,通過在學校中獲取的知識,慢慢地適應外面的社會,鍛鍊本領,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文中李葉為化名)(濟南時報 記者:郭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