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此過程中要摒棄功利性目的,並破除各自為政的思維。
週末學堂——復旦大學拔尖學科高中先修計劃。圖/復旦大學官網
文|熊丙奇
“大學先修計劃”又來了。
據報道,今年3月,復旦大學將開展面向上海市所有高中一年級在讀學生的“週末學堂——復旦大學拔尖學科高中先修計劃”。該項目將為高中生們提供自由選擇、自主探索的創新教育機會。通過週末先修學堂,高中生可以走進復旦大學校園,與大學教授面對面學習交流。
此外,高中生還能以復旦大學先修學生的身份,享受復旦圖書館資源,參與復旦校園活動。而學生在週末先修學堂學習課程並通過相應考核獲得的學分,在學生進入復旦後,也可置換相應通識課程學分。
之所以説“大學先修計劃”又來了,是因為“大學先修課程”在我國並不陌生。
2013年,北京大學宣佈,將與中學合作試點開設“中國大學先修課程”。2014年,中國教育學會啓動中國大學先修課程(CAP)試點項目,計劃在年內聯合國內多所知名大學,在全國範圍內遴選100所左右中學組織實施。
彼時,高校自主招生正如火如荼進行,“大學先修課程”的主要賣點是,可以作為大學自主選拔錄取時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之一。
但好景不長,從“大學先修課程”推出之日起,輿論就質疑,這是大學在進行“掐尖”。
2016年,教育部下發文件,嚴禁將參加大學組織的先修課程、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與自主招生考核工作掛鈎,影響考核的公平公正。
失去了可憑先修課程成績參加自主招生這一“賣點”後,大學先修課程的吸引力也大為減弱。直至2020年,傳統的自主招生方式被叫停,我國推出“強基計劃”。
週末學堂——復旦大學拔尖學科高中先修計劃。圖/復旦大學官網
那麼,在實施“強基計劃”後,復旦開展的先修課程計劃與之前的大學先修課程有什麼不同?怎麼才能讓先修課程計劃,起到給高中生提供更多課程學習機會,培養高中生基礎學科興趣,做好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相銜接的作用?
其實關鍵就在於,先修課程不能和一所學校綁定,不能變為高校搶生源的途徑,應把課程資源開放給所有有意願學習的學生。
簡單來説,“大學先修課程”要聚焦人才培養,而非將招生作為賣點。
我國之前的大學先修課程只針對少數高中開設,且把先修課程與自主招生掛鈎,大學還明確只認可本校的課程學分。很顯然,這就對那些沒有機會學習先修課程的學生不公平,也影響先修課程的吸引力。
從去年推進“強基計劃”的情況看,由於不再給學生降分錄取優惠,而是實行高考成績和學校校測成績綜評錄取,加之試點高校是拿出基礎學科專業進行招生,並明確被錄取後不得換專業,因此錄取情況有些受限。
這不乏啓示:推進“強基計劃”時,需要大學提前介入高中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科專業興趣,擴大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鑑於此,開設先修課程顯然很有必要。
但需要明確的是,高校在此過程中要摒棄功利性目的,並破除各自為政的思維。唯有如此,“大學先修課程”或許才能達到其拓展學生視野、做好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相銜接的目的。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陸玖 校對:危卓
來新京報電商平台“小鯨鋪子”囤年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