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雞”到底是什麼鳥?故宮《鳥譜》有答案
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五柳七
本月初,應土耳其政府要求,聯合國將其外語國名從“Turkey”改成“Türkiye”。
“turkey”一詞,在英語中指“火雞”,又有“傻瓜”“笨蛋”等負面詞義。土耳其人不願國名被當作英語裏的雙關梗,合情合理。
火雞原產美洲,為什麼叫成“土耳其雞”?維基百科上提及兩種説法。一説是土耳其商人最早在歐洲引入幾內亞雞,又稱珍珠雞。歐洲人後來在美洲遇到火雞時,分不清兩者區別,於是把火雞稱作土耳其雞。另一種説法,英國人從中東商人那裏學會了馴養火雞,因此火雞被稱作了土耳其雞。莎士比亞在《第十二夜》中使用了“土耳其雞”一詞,“靜些!他已經痴心妄想得變成一頭出色的火雞了。瞧他那種蓬起了羽毛高視闊步的樣子!”這句話讓“土耳其雞”傳播開來。
歐洲國家多把火雞稱作“印度雞”。特別一例是葡萄牙人,把火雞稱為“秘魯雞”。明代比利時來華傳教士南懷仁,曾在《坤輿圖説》中記錄“白露國雞”:“亞墨利加州白露國產雞,大於常雞數倍,頭較身小,生有肉鼻,能縮能伸……”“白露國雞”是火雞,白露國指的正是秘魯。
土耳其人把火雞稱為“hindi”(印度雞),而印度人則選擇“秘魯雞”的稱謂。在土耳其語中,也有不少來自漢語的藉詞,如“ütü”一詞從漢語的熨斗音譯而來。
火雞被“羅圈式”冠名,並非特例。常見説,荷蘭人把荷蘭豆叫做中國豆,雖然這一説法不實,但是在英文中,荷蘭豆因為常見於中餐,被稱作了“中國豆”。
物種的命名,提供了文明交流和融合的線索。其間雖有誤會、傲慢與偏見,正是通過不斷校正,從而達成理解和共識。
《鳥譜》上的洋雞是火雞
乾隆可謂博物學愛好者,其在位期間,清宮先後繪製了《乾隆十三排地圖》《皇朝禮器圖》《獸譜》《詩經》及《鳥譜》等圖冊。古人所説的火雞,到底什麼樣?《鳥譜》提供了最直觀的依據。
《鳥譜》在故宮博物院文物檔案中注錄為《仿蔣廷錫鳥譜》。蔣廷錫在雍正時歷任禮部侍郎、户部尚書等職,善花鳥寫生。蔣廷錫曾畫《鳥譜十二冊》,今已失傳。幸虧乾隆命宮廷畫師餘省、張為邦仿繪一份,並讓傅恆等大臣書寫圖説,“凡名之訛者、音之舛者,悉於幾餘,披閲舉示。復詳勘釐正,並識其始末”。
《鳥譜》下了大功夫,至1761年完成,前後歷時11年。乾隆言明:“洵足為對時育物之資,博考洽聞之助。”
《鳥譜》第六冊中的“洋雞”和“雌洋雞”,就是一對火雞。《鳥譜》載:“北方向年所無,自俄羅斯人攜至內苑,孳生日繁,近民間亦或有之矣。粵志雲,西洋雞短足昂首,毛片如鱗……”由此可見,清宮中圈養的火雞是俄羅斯人進獻的。所謂“粵志雲”,與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一致。《廣東新語》成書早於《鳥譜》百年,説明火雞在明代已經從海上引入中國。
《鳥譜》上的“洋雞”,即火雞
《鳥譜》中繪有“火雞”,依圖判斷不是火雞,而是褐馬雞,古時多稱“鶡(hé)雞”。乾隆寫過一首《火雞詩》:“火雞特異雉,足觀不足食。修尾拖紳白,通身染黛黑。”詩中吟誦的,肯定不是火雞,火雞並沒有“修尾”。
《鳥譜》上的“火雞”,應是褐馬雞
鶡雞是珍稀鳥類,見於山西呂梁山區和河北西北山地。《史記》中記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好勇鬥狠,有流氓習性,“冠雄雞,佩豭(jiā)豚”。一説子路戴的正是用鶡羽裝飾的帽子,故稱鶡冠。古時傳説鶡雞生性好鬥,相鬥至死不休,如曹操在《鶡雞賦》序中所説:“鶡雞猛氣,其鬥終無負,期於必死。”
《鳥譜》中的“鶡雞”也不是鶡雞,實為“勺雞”。歷史上常見此類有趣的“張冠李戴”,明代《麒麟圖》上的“麒麟”,在永樂年間由榜葛剌國(今孟加拉)進貢而來,其實是長頸鹿。
乾隆為什麼重視“額摩”?
“嘎拉巴之鳥,其邦覯已難。忽隨番舶到,因命繪形看……”乾隆曾作《詠額摩鳥十韻》,在《鳥譜》完成的十三年後,乾隆皇帝仍堅持把詩中的“額摩鳥”補入書中。就《鳥譜》所繪來看,“額摩鳥”指的是產於澳洲和新幾內亞等地的鶴駝,又名食火雞。
《鳥譜》上的“額摩鳥”,即鶴駝,又稱食火雞
乾隆特意找來一本路易十四時代的西洋畫冊,找人翻譯其上的額摩鳥圖説。據學者賴毓芝考證,這本西洋圖冊是盧浮宮的設計師克勞德·佩羅在十七世紀七十年代著作的動物解剖論文集。《鳥譜》中不乏外來鳥種,如洋綠鸚鵡、洋雞、洋鴨等。乾隆為何對“額摩”另眼相待?或許因為知道路易十四飼養了此鳥,“物癖”相惜。
“大鳥”“鴕鳥”見諸史載的時間極早。《史記》中載有“條枝大鳥”,條枝位於今天的土耳其附近。《魏書》中提到在波斯國(今伊朗)有“形如橐(tuó)駝”的大鳥,可以食火種。鶴駝偶爾吃木炭、石塊一類到胃裏幫助自己消化食物,因此古人誤會以為它可以吃火炭。
因為吃木炭的習性,明人把鶴駝稱為“火雞”。明代《吾學篇》載三佛齊國(位於蘇門答臘島的古國)曾進貢鶴駝:“大於鶴,頸、足亦似鶴,鋭嘴,軟紅冠,毛色如青羊。利爪,能傷人腹致死,食火炭。”馬歡曾隨鄭和下西洋,在《瀛涯勝覽》中也記錄了“食麩炭”的鶴駝,內容大同小異。
“額摩”是以鶴駝的鳴聲而命名的。乾隆可能不知道,明代利瑪竇在《坤輿萬國全圖》中,根據鶴駝的鳴聲,已經起過一個名字,叫“厄蟇”。“大泥(馬來半島古國)出極大之鳥,名為厄蟇,有翅不能飛,其足如馬行,最速,馬不能及。羽可為盔纓……”
鶴駝生性兇猛,不易馴服,明代所記確鑿。和褐冠如出一轍,法國聖西爾軍校學生用鶴駝的羽毛來裝飾軍帽。不知為何,《鳥譜》載“額摩鳥性極馴,以手撫之輒依人而立”,清宮比盧浮宮會馴鳥?
啄木鳥什麼時候成了火雞?
火雞在生物學上被歸為吐綬雞科,不少辭書認為吐綬雞俗稱火雞。在古代,吐綬雞有很多別名,但並無把吐綬雞稱為火雞的史料記述。
《鳥譜》上的“吐綬雞”,即紅腹角雉
吐綬雞原產於中國,學名為紅腹角雉和黃腹角雉,不是外來物種。當角雉處於發情期時,雄鳥將空氣吞入口中,壓入肉裙和肉角,讓它們充氣膨脹,看上去像是從口中吐出了一塊色彩鮮豔的絲綢。“綬”是古人用來系印的絲帶,因此有吐綬之謂。
南朝梁任《述異記》最早載吐綬之名。“吐綬雞身大如鸐(dí),五色,出巴東山中。毛色可愛。若天晴淑景,即吐綬,長一尺,須臾還吞子。陰滯即不吐。”“鸐”意為山雞,不少引文誤作“鶴”字。
吐綬雞古稱眾多。《食物本草》稱為吐錦雞,《古今注》稱為錦囊,《蔡氏詩話》稱為真珠雞,《倦遊録》稱為孝鳥,《酉陽雜俎》中稱為避株鳥。李白有詩“秋浦錦駝鳥,人間天上稀,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宋人葉庭圭認為錦鴕鳥指的是吐綬雞。
《詩經》中有“邛有旨鷊(yì)”之句,唐代孔穎達釋意為“美草多生於高丘也”。如果逐字來解,古代邛又指四川,鷊又指吐綬,恰是“四川有美麗的吐綬雞”,是不是也通?
《本草綱目》中説吐綬雞“養之禳火災”,被認為能避火災的吐綬雞,這麼説該叫“防火雞”。
清代李元在《蠕範》中,認定啄木鳥的俗稱也是火雞,源自《博物志》中説啄木鳥“頭上有赤毛,野人呼為火老鴉,能食火炭”,李元誤以為吃火炭的就是火雞。
魯迅先生曾自比“土耳其雞”:“土耳其雞的雞冠似的彩色的變換……,隨便看看,實在是有趣的。”又曾自比“火老鴉”:“不知怎地我這幾年忽然變成火老鴉,到一處燒一處”。由此,啄木鳥是不是該叫“放火雞”?
“火雞”味道怎麼樣?
練鵲在古時被稱作“綬鳥”,不是因為嘴大,而是因為尾巴長。古代綬鳥圖,多畫的是練鵲,而不是吐綬雞。第四套人民幣中貳元券上有“綬鳥翠竹”圖案,畫的也是練鵲。
吐綬雞有個“官稱”,叫“錦帶功曹”。明時張岱在《夜航船》中記述:“(吐綬雞)頷下吐綬,方一尺,金碧晃曜,花紋如蜀錦,中有一字,乃篆文‘壽’字,陰晦則不吐。一名‘壽字雞’,一名‘錦帶功曹’。”《幼學叢林》中同樣有“鶯呼金衣公子,鷊號錦帶功曹”的説法。
綬的顏色象徵身份與等級。綬帶意味加官進爵,又因“綬”與“壽”同音,寓意長壽。“嘴巴有綬”的吐綬雞和“屁股有綬”的練鵲,都是寓意吉祥的富貴鳥。
錦帶功曹的稱謂從何而來,記載不詳。《晉書》中有一則“羅含夢鳥”故事:
(羅含)少時晝卧,忽夢一鳥,文色異常,飛來入口,含因驚起。心胸間如吞物,意甚怪之。叔母謂曰:“鳥有文章,汝後必有文章此吉祥也。”含於是才藻日新。
羅含夢的是雞還是鵲?更支持夢的是吐綬雞。功曹是官名,主管人事考勤,蕭何輔佐劉邦之前,在沛縣任職功曹。羅含人稱“江左之秀”,也是從功曹這一職位一步步幹起來的。再者,古人是吃吐綬鳥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説,吐綬鳥“甘温微毒”“食之令人聰慧”。
杜甫有詩“滑憶雕胡飯,香聞錦帶羹”,雕胡飯指菰米飯,錦帶指蓴菜,蓴和菰均生於水邊,就詩言詩,“錦帶羹”明擺着指的是蓴菜羹。這麼膾炙人口的一句詩,卻被宋代一個吃貨帶歪了。宋代林洪著《山家清供》,認為“錦帶羹”是用吐綬鳥做羹。他在錢塘名士錢舜舉家做客,吃了一道“鴛鴦炙”,從做法看是一道紅燒鴛鴦,林洪想起自己並沒吃過杜甫詩中的“錦帶羹”,還有點不忍心,因為“吐綬能反哺,烹之忍哉?”
冒名頂替過火雞的,還有鵝。眾所周知舟山特產是帶魚,其實還有火雞。清代《古今怪異集成》記載:“道光時,英人佔舟山,攜火雞以來,遂有遺種。今定海人豢之者甚眾,歲由甬舶載以至滬,供西人之食者,不可勝數。”
民國時,火雞一度風靡上海,火雞多從舟山運來。據説當年宋美齡宵夜要吃鹽煮火雞,不過更喜歡啃骨頭,火雞肉則分給下人。火雞價格昂貴,老上海不少飯店弄虛作假,用鵝來頂替火雞。
火雞在中國人的餐桌上,一直也沒有普及開來,原因無他,大多數人覺得不好吃。動畫片裏的麥兜,第一次吃火雞時盼了又盼,真吃到後才發現盛名難副,一隻火雞,一家人一年沒吃完。
最後一個問題,《芝麻街》中的“大鳥”是什麼鳥?節目官方曾説它是披着一身火雞羽毛的金絲雀,大鳥在節目中卻一直説自己是金色禿鷲。(責編:沈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