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8月6日,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季羨林,出生于山東省清平縣(現臨清市)康莊鎮官莊一個農民家庭。
季羨林幼時在私塾上學,考上初、高中後,開始學習英語、德語。高中畢業後,他進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方向是德文。在清華大學的四年中,他發表散文十餘篇,譯文多篇。1935年,季羨林留學德國,學習多種語言,並拿到哲學博士學位。
季羨林精通多國語言(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等),尤精於吐火羅文,吐火羅文是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季羨林也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1946年,季羨林留學回國,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創建東方語文系,其著作已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
在語言學領域,季羨林對印度中世紀語言(包括阿育王碑銘用語、巴利語、俗語和混合梵語)形態學、原始佛教語言和吐火羅語的語義研究均有開創意義;在文學方面,他直接從梵文翻譯了《沙恭達羅》《五卷書》《優哩婆濕》《羅摩衍那》等印度古典名著;他的散文作品有《季羨林散文集》等。
2009年7月11日,季羨林逝世,享年98歲。他被譽為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和國寶,與學者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