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現在我們談起隋煬帝,很多人的印象都是暴君,他不但導致了隋朝二世的滅亡,而且給當時百姓帶來了無盡的災難。首先隋朝的短命與隋煬帝分不開的,但是我們不禁要反思一下,他算不算合適的CEO呢?歷史上隋煬帝戰略堪比秦皇漢武,認清了整個國家的戰略形勢,但是卻在實施過程中,操之過急,使隋朝功業功虧一簣。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的戰略眼光

其實隋煬帝有極強的前瞻性,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卻又急功近利。前瞻性在哪兒呢?很多人説修建隋唐大運河是為了去江南尋花問柳,完全沒這個必要,當年秦始皇巡遊不也是坐馬車去的嗎?而且還可以“自駕遊”不受路線控制。遊玩都只是站在底層視角的猜測,而隋煬帝所看到的是整個國家的宏觀經濟戰略轉移。

中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北方的經濟絕大部分時間是領先南方的,直到近1000年宋朝開始,經濟中心才轉移到南方。你看三皇五帝,堯、舜、禹、夏、商、周都是北方黃河流域的事,幾乎沒有長江流域什麼事。但是從三國特別是南北朝時期,這樣的格局便發生了改變。我們在《三國志》裏看到對當時孫吳的描述:“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無飢歲。所謂金城湯池,強富之國也。”可見南方十分富庶,從這個角度看,赤壁之戰曹操輸的並不冤枉,畢竟戰爭拼的是經濟。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從東漢開始,整個北方人口急劇減少,從東漢末年的6000多萬減少到三國時期的2000萬。災荒加上瘟疫,最要命的是平均每年都有一場大型戰役,更不用説小型戰役了。因此大批的亂民為了躲避戰爭,逃到了南方,他們把北方先進的種植經驗帶去南方,給南方經濟帶來了繁榮。《三國志》中對南方的描述主要還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安徽、江西等地區還是欠發達的,所以這裏的南方並不是指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南方,也不是指整個長江流域。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根據張家駒先生寫的《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他認為經濟重心的南移直到南宋才算完成。但是隋唐是經濟重心南移的起點,隋煬帝敏鋭的觀察到整個國家經濟中心正在悄然往南方移動,雖然當時北方人口眾多,人均產值要比南方高,但是南方經濟發展速度要北方快了很多。因此他修建大運河目的就不言自明瞭,為了打通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

為什麼我們的政治中心要建在北方呢?

隋唐時期國家的政治中心在北方,主要在西安以及洛陽,除了南宋形勢所迫把政治中心遷往南方,可是同時期的遼與金依然是北方。後面的元朝、明朝一直到清朝,都不約而同的把政治中心放在了北方,這個不是巧合。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我們知道古代政治中心-國都,一般首先選擇建在經濟富庶地區,因為利於收税,以前的税主要是糧食,運輸成本非常高,如果離經濟中心太遠,無形中增加社會成本。比如殷商多次選擇遷都,從亳遷藩,又從藩遷到砥石,直至遷到殷墟也就是今天河南安陽,主要原因就是經濟問題。另一個選擇國都原因是地勢,選擇在軍事上易守難攻之地,像漢朝劉邦把長安定為國都,目的就是關中地區,退可守,進可攻。

另外一個選擇國都目的是為了戰略。比如西周把自己的國都從寶雞遷到西安,主要原因是文王開始謀劃攻打殷商,需要把自己的都城遷到離殷商更近的地區,利於戰爭物質的準備。還有戰國時期的魏國,為了攻打齊國,把都城從從山西遷到開封。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還有一種是把國都定在自己起步的地方,或者説自己勢力最強的地方。比如三家分晉時候,韓、趙、魏都把國都定在自己家族所在地,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後梁的朱温把開封定為國都,這裏是他勢力最穩固,最強的地方。也有為了擺脱舊勢力的影響,選擇遷都的,比如北魏孝文帝,把國都從山西大同遷移到洛陽。武則天把國都從西安遷到洛陽,也是為了擺脱原有勢力的影響。原有貴族根系發達,一時之間很難剷除,只能選擇遷都換個戰場,但是孝文帝遷都玩大了,大同老貴族與洛陽新貴族之間產生矛盾,最終導致國家的分裂。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北方的魔鬼

當然很多朝代把國都定在北方主要原因是對抗北方遊牧民族,中國是一個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持續對抗的二元國家,由於遊牧民族生活的地方氣候惡劣,如果遇到乾旱或者極寒天氣,導致牧民解決不了温飽問題,從而南下對農耕民族進行搶劫,我們看到從秦朝開始就北修長城,對抗遊牧民族,只要北方有遊牧民族,這個問題就一直無法解決。這也是我們看到朱棣放棄南京,固守北京的原因,也是為了對抗逃往北方的元蒙遊牧民族。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如果按照二元結構畫一條線,你會看到這條線兩邊有西安、洛陽、開封、北京、安陽。特別是宋朝一直死磕的“燕雲十六州”剛好處在遊牧民族與農耕文明之間,如果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燕雲十六州是一個很好的緩衝地帶,宋朝割讓“燕雲十六州”等於把自己的腹部暴露在對方刀下。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隋唐大運河

國都在哪兒,戰略重心就會放在哪兒,隋煬帝意識到經濟重心的南移,但是戰略重心依然在北方,那麼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修建大運河。為什麼要修建大運河而不是其他的方式呢?我們拿漢武帝時期為了抗擊匈奴,後勤補給送到前線是1/10,也就是説路上要消耗掉90%。再看看唐朝時期糧食的運輸,30艘大船隻要1000人的運輸隊伍,能運送200萬公斤糧食,如果採用陸地運輸需要7000輛馬車,運送隊伍至少需要一萬人以上,因此我們能看到這中間效能差距非常之大。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想通過這種大運河的方式聯通戰略重心與經濟重心,讓南方的戰備物質能夠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北方。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隋朝修通的大運河,在唐朝時期發揮了它巨大的作用,唐朝皮日休曾説:“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另外《汴河懷古》中描述:“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可見隋唐大運河對於唐朝的重要意義。

在京杭大運河之前,隋唐大運河一直是重要的航運通道。隋煬帝在修通大運河以後,把都城遷到洛陽,為什麼要從長安遷到洛陽呢?我們看到唐朝時期,當糧食運送到洛陽後,再通過黃河轉運到長安,但是這段運輸水域兇險無比,特別是三門峽段,落差大,暗礁多,中間耗損特別大。在唐朝中後期,每當洛陽糧食不能供應到長安時候,朝廷貴族都來洛陽,因此洛陽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唐陪都。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我們看隋唐大運河,為什麼還要修到北京呢?經濟中心與政治中心相連不就可以了嗎?上面我提到,戰略重心。因為北方有高句麗,這個曾經讓隋煬帝夜不能眠的國家。楊廣曾經三次遠征高句麗,動用了幾百萬人,而且這些主要的戰備物質都是來自南方,甚至兵源大部分也來自南方。現在很難説清楚,是因為修大運河導致隋朝的覆滅,還是攻打高句麗導致隋朝覆滅。但是煬帝楊廣的戰略眼光卻是獨特的,能看到大的宏觀形式變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操之過急,而且公關能力很差。隋煬帝楊廣三下揚州,本來是為了拉攏江南士人,但是在江南士人看來是極盡奢欲。就這樣,隋煬帝楊廣本來可以建立與秦皇漢武一樣偉大功業,但是因為這個CEO制定戰略太急功近利,導致整個隋朝的覆滅。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74 字。

轉載請註明: 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隋煬帝楊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