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一個漫長且重要的過程,如何持續深化、鞏固學生的情感呢?

文丨孩童教育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怎樣才能持續、鞏固和深化學生的情感?

01創設感知意境,觸發學生情感?

在教學中應儘量利用直觀手段。

教學是一個漫長且重要的過程,如何持續深化、鞏固學生的情感呢?

退供看得見、聽得到、摸得着的感性材料,創設主體的感知意境,使學生多種感官並用,增強其感知的強度,從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產生某種相同的情感,達到“感之於外,受之於心”的境界,產生“觸景生情”的效果。

例如,對學生進行“愛英雄、學英雄”教育的好教材,然而讓10歲左右的學生真正理解英雄的崇高思想境界是很困難的,要突破這一難點,關鍵在於創設情境,啓發學生想象,觸發情感。

為了突出英雄大無畏的精神和光輝的形象,教學時,可把陳洪遠、陳光的幾個重要的戰鬥場面用幻燈打出來,把英雄的豪言壯語“一個革命軍人的天職就是保衞祖國、奮戰沙場”等錄上音。

教學是一個漫長且重要的過程,如何持續深化、鞏固學生的情感呢?

再配上戰場上“槍炮聲、嘶殺聲”的音響,製成錄音重放,這樣就把學生帶入教材的意境之中,使學生伴隨着視覺、聽覺的感受展開豐富的聯想。學生的情感得到了觸發,就自然地產生了“愛英雄、學英雄、做英雄”的願望。

02用教師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

小學生的情感容易外露,依戀與依賴老師之情格外明顯。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首先進入角色,動之以情,就能感染學生,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這種氣氛中學生的感知更敏鋭,想象更豐富,情感更充沛。

那麼教師在教學中怎樣來表達真情實感呢?

教學是一個漫長且重要的過程,如何持續深化、鞏固學生的情感呢?

語言要帶有感情色彩,思想品德課教材情感性都很強,教師要用生動、流暢、富有情感的語言把文中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體驗表達出來,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獲得相應的情感。教師的語氣要伴以不滿、氣憤和譴責,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憤慨、厭惡的感情。

讓表情、神態、動作傳情。表情、神態、動作是表達內心情感的“第二語言”,它具有傳遞信息、表達意思的功能。因此,教師要積極發揮神情、動作的傳情作用,學生回答後,老師要從鼓勵的角度及時給予評價,同時要把自己的歡樂情感融入學生的成功中。

教學是一個漫長且重要的過程,如何持續深化、鞏固學生的情感呢?

學生從老師鼓勵的眼神、肯定的手勢和讚揚中,產生不可遇止的激情,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成為學習的動力。

03創造實踐條件,豐富學生情感?

教師要為學生的實踐提供機會,創造條件:

運用小品、話劇等形式進行行為訓練。如《小猴子做客》(第四冊第三課)一課,將其內容編成兒童話劇,讓小學生扮演小花狗、小仙鶴和小猴子,戴上頭飾,模仿這幾種小動物的表情、動作進行表演,並讓學生評論誰演得好。然後再讓另外幾個小學生表演,小學生在表演中得到了充分的情感體驗,“做客要有禮貌、待客要熱情”的道德規範就會牢記心中,終身難忘。

教學是一個漫長且重要的過程,如何持續深化、鞏固學生的情感呢?

根據課文內容,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精心設計課後實踐作業。如《做媽媽的小幫手)(第四冊第七課)學後可佈置學生回家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當老師不在的時候》(第五冊第八課)學後,可開展“看誰守紀律”的紅旗競賽等。

積極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如組織"熱愛祖國”歌詠比賽,“兩史一情”教育演講比賽,開展“學雷鋒、學賴寧”活動。春節前組織擁軍優屬活動,暑假組織夏令營活動,“教師節”期間開展尊師活動等等。這些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能使學生在競爭和愉快中,受到高尚情感的感染,容易形成情感共鳴。

教學是一個漫長且重要的過程,如何持續深化、鞏固學生的情感呢?

加強日常行為習慣的訓練。因為小學生的情感是通過大量的日常生活、平凡小事逐漸培養的。因此,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教師要注意運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經常不斷地做好強化工作。這樣才能持續、鞏固和深化學生的情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4 字。

轉載請註明: 教學是一個漫長且重要的過程,如何持續深化、鞏固學生的情感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