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項羽,一直以來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失敗者自居,卻被後世之人視為英雄的人物,而漢高祖劉邦,雖擁有大漢萬里江山,成為“楚漢戰爭”中最大贏家,但人們卻常常以“痞子皇帝”的形象來看待他。甚至可以説,在”楚漢之爭“中的項羽與劉邦,他們二人抒寫的歷史簡直就是“人格”與“功rig0工業”上的互補,彼此都有點完美而不盡完美的缺憾。特別是霸王項羽的一生,他獲得了世人的稱頌,卻為何失了江山?
比拼人格魅力,項羽“霸王威名”絕對完勝劉邦“痞子”形象
對比劉邦,有人將項羽比作楚漢時期的“無冕之王”,而劉邦雖是“有冕rig1面之王”,而且在歷史事件中他是成功了,但是在人們的談論中劉邦的名聲卻是糟糕的一踏糊塗。
● 為何説項羽是中國古代最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之第一人?
在中國歷史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基本都會遵循着“以成敗論英雄”這一規則,而成王敗寇的鮮活歷史事件也不止一次的被驗證和説明。然而,當人們提到西楚霸王項羽時,這一規則的常規底線就開始被打破,後人對項羽的評説,都覺得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最不該以成敗論英雄的人物。
古往今來,眾多詩作都在為項羽在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以作明證。如唐代杜牧在《題烏江亭》中寫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宋代詞人李清照在《夏日絕句》中也寫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而近代柳亞子《太平天國戰史》更是如是提到“楚歌聲裏霸圖空,……莫將成敗論英雄。”等等,這些都給了楚漢人物項羽極高的評價。
在大家的是非觀中,雖然項羽在與劉邦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中最終敗北,但似乎這絲毫並沒有折損他在人們心目中的“真心英雄”形象。
特別是,當有人每每將項羽與劉邦放到一起來談時,讚揚項羽貶低劉邦的聲音立馬就會有。這不得不説,項羽,他以這樣獨特的方式鮮活於人們千古暢談不休的話題中,也是為世rig2是極為罕見了。就是説,不論後人如何評價是非曲直,項羽都是有着自己的“資本”立於不敗之地的。
● 今日視角:越來越多的電視劇開始流行“美化項羽,醜化劉邦”
我們再來看看今人對劉邦的評價,最直觀的反映是在一些影視劇的劇情演繹中。現在出現的一種趨勢是,越來越多的電視劇開始出現了“一邊倒”現象,大有“美化項羽,醜化劉邦”之勢。
影視劇中重點渲染“醜化劉邦”之“棄兒”事件
這説的是在“彭城之戰”中,劉邦與項羽兩軍交戰,劉邦大敗而逃,項羽狂追猛打,劉邦在逃命途中,為了減輕車子的重量來使得自己逃跑得更快些,他好幾次將自己的親生兒女推下車不要了。好在有大臣夏侯嬰硬rig3便是三番五次的又將孩子抱上車來,最後才沒扔得掉。
影視劇中重點渲染“醜化劉邦”之“羞儒”事件
這件事説的是劉邦在對待讀書人的態度上,蠻橫無尊,流氓氣派盡顯無遺。
一次,許多帶着儒生帽子的人來見他,劉邦卻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將尿撒在裏邊,談着話罵着人……
影視劇中重點渲染“醜化劉邦”之“烹爹”事件
項羽在與劉邦的對決戰中,兩軍對壘,項羽俘虜了劉邦的父親,並綁起來架到一口大鍋前威脅劉邦投降。而這時候劉邦的反映讓人驚訝無比,他不但不驚慌,反而面不改色調侃起項羽説到:“我們是結拜兄弟,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今天煮了我們的老子,我希望你分我一碗肉湯喝”。最後項羽拿他無奈只好作罷。
影視劇中重點渲染“醜化劉邦”之“屠臣”事件
劉邦在成功建立大漢天下之後決心殺掉一大幫臣子,如韓信、英布、彭越、陳豨等,一個個蓋世功臣都死於劉邦的各種屠戮之下。
尤其是,就連在“鴻門宴”和楚漢戰爭中多次幫助劉邦脱離險境的救命“大恩人”的樊噲,劉邦在臨死前都不忘要除掉他。
儘管,一些歷史事件可能會有一些深層次的原因,但不管怎麼説,人們總覺得,以前説項王坑殺二十萬秦軍殘暴,但回放歷史鏡頭,劉邦的薄情寡義和無情無義,還有過河拆橋的絕佳本領,哪一樣,都比項羽好不到哪裏去,只不過,劉邦的殘暴比項羽隱藏的更加深沉罷了。而且是先利用完後再一一收拾。也正因此,人們對劉邦的印象和感覺,大多都是十分的不爽快的。
總而言之,所謂“不見平地,不顯高山”,如此一來,在劉邦的反襯之下,這更加加深了項羽在人們心中的霸王地位,以及劉邦在人們心中的“痞子”皇帝的形象。總之不管怎麼説,不論從古人對項羽的評價上,還是今人在電視劇的刻畫上,項羽的霸王氣概都是值得後人所敬仰。
歷史觀陣:品論楚漢英雄西楚霸王項羽的“成與敗”!
人們都曾聽説過,人們在評價韓信的一生時往往會這麼説“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也就是説韓信的成功從蕭何而起,而敗亡也是從蕭何而終。那麼,面對比韓信更有名氣的歷史人物項羽,我們又該如何評論他風雲跌宕的一生呢?
在此,筆者也可以送句總結性的話,那就是:“成也奇戰,敗也奇戰”。也就是説,項羽成就於兩場以少勝多出奇制勝的戰役中,最後也敗亡於以少勝多,而這次出奇卻沒能制勝的戰役中。
● 項羽的成就時刻:項羽一人打贏中國歷史上兩場“以少勝多”著名戰役 霸王威名一夜乘風而起
項羽,大家都知道,他在中國歷史上有個很響亮的名號,叫做“霸王”,當然,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獨號”,除此之外,沒有人再可以這麼稱呼得起。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中國歷史上兩個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都是項羽創下的。一個是項羽對戰暴秦的“鉅鹿之戰”,另一個是項羽對戰劉邦的“彭城之戰”。
項羽對戰暴秦的“鉅鹿之戰”:
在“鉅鹿之戰”這場戰役中,“及楚擊秦,諸將皆作壁上觀”,項羽“破釜沉舟”以5萬楚軍將40萬秦軍打得落花流水,其中的戰比為1:8。也正是這場戰役,不僅徹底摧毀了秦軍的主要戰鬥力和軍心士氣,而且讓項羽登上了諸夏聯軍的盟主。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項羽擁有了“霸王”的威名,威震四方。
項羽對戰劉邦的“彭城之戰”
在“彭城之戰”這場戰役中,項羽以3萬大軍大破劉邦56萬聯軍,而且打得劉邦落荒而逃,甚至逃亡路上幾乎連孩子都扔掉了不顧。這次在兩軍對壘的人數上,項羽對劉邦的比率約為1:18.7。戰績可謂壯哉。
當然,也正是這麼兩場著名戰役,項羽天才的軍事指揮家才能彪炳史冊,“西楚霸王項羽”這樣的稱呼從此永載史冊!在後世為人所不斷稱揚。
● 項羽的敗亡人生:一曲“十面埋伏”與“四面楚歌”道盡霸王“奈若悲歌”!
前面説過,“鉅鹿之戰”與“彭城之戰”的著名打法成就了項羽霸王威名,使得他成為天下名副其實的霸主,此時的劉邦對於霸王項羽來説,對付他,應該也只屬於小兒科。
然而,項羽正是在這樣輝煌的人生歷史時刻,一場“楚漢戰爭”的關鍵對決戰役“垓下之戰”,項羽用了相比前兩場戰役更強的兵力,以10萬大軍對劉邦60萬人,佔比只是1:6的情況下,最終卻遭遇“十面埋伏”敗得一敗塗地。而且,最後在“四面楚歌”聲中又落了個烏江自刎的悲慘結局。
對此,宋代詞人李清照評價的筆觸極盡悽婉: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當然,既表達了對項羽戰事失利的惋惜,更表達了對項羽這樣英雄人物的思懷之情。這裏只能説,項羽雖敗尤生。因為有人懷念他,至少,仗打敗了,而威名並沒有隨之在人們的心目中消除。乃至於今天,大家依然還是那麼稱呼他:霸王項羽,霸王項羽!歷史沒有之二。
歷史問政:項羽擁有霸王威名 卻為何在最後一場戰役中輸給了劉邦
當然,在長達四年之久項羽與劉邦對決的“楚漢戰爭”中,人們覺得,如果單憑實力,項羽是絕對的贏家,而且,項羽確實在獲得霸王威rig4為名的那陣子已經成為大家公認的天下霸主,離天子的地位實際也就只有一步之遙。而劉邦,不論從軍事指揮、出謀劃策、個人威望上都還遠不及項羽。
但歷史的劇情往往也和生活一樣,也常常會遭遇反轉。“垓下之戰”,這個原本令人看着不起色的劉邦,竟然鹹魚翻身消滅了項羽,從此入主中原而為天下主。
● 項羽人生之敗:殘局老早鋪設 而非此“垓下“一役
細追歷史的細節,人們認為項羽的人生失敗僅僅是“垓下之戰”一役沒有把握好而造成的結局。而且,最主要的原因是,“垓下之戰”的指揮者是很會打仗的韓信,而非最不會打仗的劉邦。當劉邦加上韓信,這兩人合作在一起,於是項羽就敗了。
當然,如上只是從戰爭的表面去分析,項羽為什麼會敗於“垓下”。如果要嚴格來講,其實,韓信曾經也是項羽的手下敗將,如果只是説“垓下之戰”僅僅只是因為韓信的主帥運籌功夫佔據了項羽上風,此種説法就有點顯得偏頗了。
筆者認為,項羽之敗,並不是僅在垓下一役,垓下一役只是收局。因為項羽之敗實際在之前的一些歷史細節中就已經為其埋下伏筆,以至於最後陷入孤軍奮戰、孤掌難鳴中。
● 世人認為的項羽之敗:“勇武而不諳機謀”和難成氣候的“婦人之仁”
這類評價主要的依據來源是,基於項羽力拔山兮氣蓋的勇武,且只會在用武上下蠻力,如那前兩場打得曠古未有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鉅鹿之戰”和“彭城之戰”);另外還有,做事不動腦子“不諳機謀”(如“垓下之戰”中楚大司馬周殷被誘降,項羽又在逃亡途中遇到一位種田的老頭誤指道路令其陷入沼澤地而迷路);再一個就是“婦人之仁”,韓信也曾在給劉邦分析項羽弱點時説項羽的缺點是“婦人之仁”(後來在鴻門宴放走劉邦似乎也正好驗證了這一點)。
當然,對於此種觀點,依本人所見,既不批判,也不完全繼承。
● 項羽錯失天下的主因: “兩容三不容” 胸中“器量”不足以入主天下
項羽之所以稱得上霸王,霸在他的“人傑”和“鬼雄”。項羽之所以沒有取得天下,敗在垓下,並不是單純敗給他的“有勇無謀”和“婦人之仁”,恰恰相反,這兩個他都不佔。而是敗在他的“器量”不夠,還有他的自負。
古人曾説過這麼一句話“肚量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如果容得下一家人,就可以做家長;容得下一村人,就可以做村長;容得下一國人,就可以做國君。
如上話,正説的是由一個人的“器量”看他未來可以發展的高度!
那麼,項羽的“器量”如何?
從歷史角度來看,在項羽的心中,他只容得下並對“江東父老”和“兄弟”展現仁慈,而對天下人卻不等同,反而展現出更為殘暴的一面。另外,還有他的自負。總歸一句,在收攬人心方面,相比劉邦,項羽做的有點不夠。
《太史公自序》如是評價項羽:
秦失其道,豪桀並擾;項梁業之,子羽接之;殺慶救趙,諸侯立之; 誅嬰背懷,天下非之。
從歷史事件來看,項羽有“兩容三不容”。
(1)兩容:
其一、項羽的心裏可以容得下“江東父老”。其二、項羽的心中容得下他之前自認為的兄弟劉邦,以至於鴻門宴都不忍心殺他。
這是他器量中可以容下的人。所以,項羽成就霸王威名,十分恰當。
(2)三不容:
其一,項羽的心裏容不下秦降王,殺秦王子嬰。劉邦先入關中,秦王子嬰主動請降,劉邦沒有處死子嬰,而是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後來項羽來了,他一進入咸陽城,立即就把子嬰給殺了,而且展開屠城模式,火燒阿房宮,秦朝累代之積至此一炬而盡。在這一層上,項羽在拉攏人心方面,又輸給了劉邦。
其二、項羽的心裏容不下義帝楚懷王,將其殺之。對於項羽殺楚懷王一事,人們的評價是,如果當時項羽不殺楚懷王便會被楚懷王所殺,也是無奈之舉。當然,也正是項羽自己唱了這麼一出,才為後來善於收攬人心的劉邦抓了一個大大的把柄,這也成了“彭城之戰”劉邦向項羽開火的由頭,以項羽殺義帝楚懷王為口實,分派使者向諸侯傳檄宣稱:“天下共立帝,而項羽竟殺害他,真是大逆不道。願盡發關中之兵,與諸侯共擊項羽,為義帝報仇。”,結果,經過兩場戰役後,劉邦徹底將項羽最終給扳道了。
其三、項羽的心裏容不下秦之降兵,“新安殺降”。這主要體現在“鉅鹿之戰”後,章邯投降,項羽“新安殺降”事件。一夜之間,項羽將秦軍二十餘萬降兵擊殺坑埋在新安城南。其實這已為之後的“垓下之戰”劉邦人心所向,項羽孤立無援,“四面楚歌”埋下伏筆。
至少,通過如上項羽的“三不容”事件來看,説項羽是“婦人之仁”一點都沒看出,相反還是相當殘暴的。就僅“新安殺降”一個不容,一夜坑殺二十餘萬秦軍降兵。
首先,僅“新安殺降”一件,這要讓多少家庭魂斷愁腸,首先不得秦軍將士及其家屬所支持。而且這一出,項羽無形中不知已經得罪了多少人,而且也在向天下宣告“項王殘暴”這一不爭的事實。
何況,自秦以來,人民水深火熱,已經被暴秦虐的不成樣子,自然,作為人民大眾的角度出發,沒人希望下個君主也是個殘暴之人。因此,在“垓下之戰”中説項羽遇到“田父欺騙”是因為不諳機謀造成,實則並不盡是,大多也和他的殘暴不得人心有關。
再者,自古殺降不祥,從此無人敢降項王。如此虐待俘虜,以後還有誰敢再投降的呢?在敵方士兵看來,自然,是寧可戰死也絕不能再降項王。因為不投降是死,投降也是死,那麼不降終歸還可以落得個忠君的名節,就算愚忠也比降了又被殺好。
而劉邦與項羽相比,他在“得人心”方面可就相比項羽要受歡迎許多了。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即: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結語:
在帝王權術中,不管你多麼有能耐,要想得眾星捧月,必須首先得其人心。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因此,打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在“垓下之戰”最後一役,劉邦最終完勝是早就奠定了的事情。或者有人會説,如果當時在鴻門宴中,項羽再狠一把殺掉兄弟劉邦,他就可以入主天下。其實未必,如果殺掉劉邦,以項王之前的“三不容”,他既然心裏只“容兩”,不“容三”,也就是容不下天下,自然還會有另外一個容得下整個天下的人出來繼續代替劉邦的位置。
參考文獻:《史記-項羽本紀》、《太史公自序》
『文/淳幀通安,筆名宏羅,本文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留言、探討,感恩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