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的大學校園
劍橋、牛津,哈佛、耶魯,都是世界大學中的翹楚,你可能會疑問,為什麼頂尖大學都出自歐美?這難道是個巧合嗎?其實這幾所大學歷史上源出一家,它們繼承了共同的學術聲望、研究風氣和教育氣質,也就不奇怪為什麼會有不相上下的的名氣了!
一、博洛尼亞大學和巴黎大學:歐洲大學之母
中世紀歐洲最早的兩所大學是博洛尼亞大學和巴黎大學,這兩所學校一所出現在意大利,另一所出現在法國,都是當時經濟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由於兩地政治氣氛各異,兩所學校的組織形式也大不相同。在國王約束能力較強的巴黎,巴黎大學形成了管理嚴密、規制完備的學術共同體。而意大利當時的政治四分五裂,博洛尼亞大學的組織就相當鬆散,基本相當於學生和老師共治的自由團體。
巴黎大學是體制最完備的中世紀大學,同時也是標準的教師型大學。其前身是巴黎的聖母學院,傳説在查理大帝時期就已建立。8世紀末,查理大帝招徠了歐洲最知名的學者在此傳道講學,這所神學院開始成為“加羅林文藝復興”的基地。西歐教士在12世紀之前一直沿用的拉丁文《聖經》,就是由這些教師們翻譯的。
中世紀巴黎大學的神學課程
聖母學院在11世紀時成為培育法王宮廷參贊的基地,也越來越有了獨立於宗教的世俗學院味道。當時,學院已開始由教師和“校董”管理學校,學校開始面對貴族子弟、鉅富後輩等有身份、有背景的孩子們招生。13世紀初期,這所學校先後獲得了法王腓力二世和教宗英諾森三世的認可,成為正式的獨立機構。
有人認為,博洛尼亞大學最早的起源時間,應肇始於432年狄奧多西的一紙敕令。但其有證可循的真實起源,應算是1088年的一份師生誓約文獻。博洛尼亞大學的辦學模式與巴黎大學不同,並且顯著地影響了英國大學。英國隨後創辦的劍橋和牛津都沿用了“學生型大學”的構建模式。在當時的博城,聚集着一大批擅長法律、神學和金融等知識的大學者,他們有的已經是社會名流,但還是無私地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們。
博洛尼亞大學
和巴黎大學的情況類似,博洛尼亞大學的“學生”也都是些有頭有臉的人。他們非富即貴,與老師們有着或多或少的社會聯繫。很多人的父親可能是老師的僱主或朋友,這些學生也可能是老師的親戚。所以,當時的學校雖然有“大學”之名,卻無嚴格的師生關係。在學習之餘,學生和老師常常勾肩搭背,一同飲酒作樂。由此還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劍橋和牛津的誕生就與此相關。
教師和學生在公開辯論
二、牛津大學:國王怒了,我誕生了
牛津大學作為英國最高學府之一,自然也會有一段屬於自己的美好傳説。在希格頓編纂的《大事記》中就記載了阿爾弗雷德大帝在牛津創辦學院的故事,但此説法先後遭遇了各種質疑。人們並不滿足於虛構的歷史故事,因為就連牛津城最早的建城時間(912年),也比阿爾弗雷德的離世日期要晚個10來年。
牛津大學的校址坐落在泰晤士河和查維爾河之間,這座城市建立起來的目的是防禦丹麥人連續不斷的進攻。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裏,牛津當地出現了一批遷居者建立的修道院。這批修道院先後在12世紀中葉被城外奧森尼的大修道院吞併,並同久負盛名的阿賓修道院和恩塞姆修道院聯合起來。修士們“熱愛智慧”的傳統涵養了牛津城,也為她那座即將誕生的學院做下了鋪墊。
近代早期的牛津城
亨利一世十分喜愛狩獵,他在牛津為自己建造了一個獵舍和一個野生動物園。國王頻繁地來到牛津,隨他而來的宮廷學者同當地知識分子相互接觸,遂形成了良好的學術風氣。有時,國王甚至親自參與學術討論,他不惜下重金保護學術研究,並以王室權威庇護一些得寵的知識分子。由此,牛津的教學研究活動逐漸起勢。
1167年,英王亨利二世與法王腓力二世產生矛盾,英法關係降至冰點。亨利遂開始從巴黎撤回一大批重要的學者和官員,國王發佈命令,嚴禁英國人再次前往法國留學。這些歸國的名流學士們被王室安置在牛津,以他們為基礎,牛津城正式變為了學者們的聚集地,之後迅速發展成英國國內首屈一指的哲學、神學和法學研究中心。
屹立百年的牛津大學
三、劍橋大學:對不起,我不願做壞孩子
牛津人常説,劍橋與牛津的關係,就像夏娃和亞當的關係一樣(夏娃是用亞當的肋骨創造的),這話一點不假。
一定有人好奇,牛津大學辦得好好的,為什麼沒過多久就在附近的劍橋又出現了一所新的大學呢?牛津大學的確蒸蒸日上,但仍舊遇到了一些困難。牛津城的發展太過迅速,吸引到了潮水一般的外來户。俗話説得好,人多嘴雜,人心也複雜。牛津城本身就不大,再加上“割席販履、屠豬宰狗”的販子一多,城市的氣氛不免變得浮躁。
中世紀的城市沒有那麼多規矩,也沒形成負責任的管理大學的機構。在城市的小酒館裏,隨處可見大學生飲酒作樂的身影。在幽暗的小巷和小河邊,火氣正旺的學生們也常將戀愛作為一種慣常的消遣。總之,古人也和我們一樣,沒人管的孩子還是缺乏些自覺性。久而久之,愛玩的人多了,惹事的人也不會少。
中世紀城市:維持秩序的治安官無處不在
進入13世紀之後,牛津城的大學生鬥毆事件頻發,以至於擾動了城市治安官。1207年,該城就明文立法,“鬥毆致人受傷者要接受審判,並面臨被永久驅逐的懲罰。”1209年,牛津的一位學生在練習射箭時誤殺了鎮上的一名婦女。由於審判時治安官明顯偏向市民,最終竟導致了一場惡性鬥毆事件,有兩位學者竟被當眾活活吊死。
就這樣,牛津城的一些人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學習環境。他們選擇逃離牛津,來到更加幽靜的劍橋創建了自己的大學。在和當地教會與市政機構的合作下,劍橋大學逐漸發展起來,併成為了另一顆耀眼的“學界新星”。
今日劍橋
四、哈佛耶魯:美國高教雙子星
哈佛和耶魯這兩顆美國大學教育的雙子星淵源很深,正所謂“先有哈佛、後有美國”、“沒有哈佛、哪有耶魯”,這兩句廣為流傳的“順口溜”印證了哈佛大學在美國高等教育史上的“獨尊”地位。哈佛與耶魯的關係可謂是相愛相殺,英雄相惜,卻絲毫不願相讓。
哈佛大學
創辦於1636年的哈佛大學的確比美國的建國時間還早,而耶魯大學是在1701年從哈佛分離出來的。哈佛最初由一羣從歐洲遠渡重洋赴美的清教徒們建立的,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曾在牛津和劍橋受過高等教育。與歐洲的精神聯繫使這批人同樣以“宣揚神學”為己任,哈佛的最初幾個系中,神學系是最受人關注的。
耶魯的創始人是哈佛的校友。他們離開哈佛、創辦耶魯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哈佛逐漸開始向社會上的所有人開放,而且還允許新教徒擔任高等教職。這批“信仰純潔者”立刻召集同道拂袖而去,他們希望建立一所能恪守傳統、遺世獨立的新學院,耶魯大學便由此誕生了。
古色古香的“耶魯風格”
文史君説
關於耶魯和哈佛,還有個感人的故事。學界一直對耶魯的辦學精神評價甚佳,這與其堅持己見的勇氣和毅力有關。在20世紀60年代的越戰期間,美國政府下令禁止“宣誓反戰者”領取聯邦政府發給的獎學金。一時間,美國的各所名校均未提出異議,但耶魯獨獨不予理睬,仍舊按單純的學術指標評定獎金。耶魯雖然贏得了名聲,但卻受到政府的打壓,此後連續失去兩屆政府基金的資助,一時間就連辦學都陷入了困境。或許這就是名校氣質,歐美大學之所以強大,與其敢於堅持傳統的過人氣節和氣質傳承不無關係啊。
參考文獻
呂埃格:《歐洲大學史(第一卷)》,河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周雁:《耶魯大學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瓷國垃圾堆)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